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返回目录
选择字体: 宋体 楷体 黑体 微软雅黑
字号: A+ A-
颜色:
恢复默认
收藏该书

第6章  孟定赶摆

赶摆,原是傣族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仪式”。

傣族历史悠久,从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哀牢”“金齿”“绣面”等,唐宋时期称“乌蛮”“白蛮”“白衣”,元朝时称“白夷”“僰夷”“摆夷”,明清开始将傣族分为“旱摆夷”“水摆夷”“花腰摆夷”。

傣族自己从来没有水傣、旱傣的说法。傣族自称为“傣”,如傣泐、傣讷、傣亚、傣绷、傣格等;他称为“泰”,如黑泰、红泰、水泰、旱泰、花腰泰等。新中国成立后,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依照广大傣族人民的意愿,根据傣族自称发音发明了“傣”字,正式更名为“傣族”。

“水傣旱傣”之说,来源于明代文学家杨升庵的《南诏野史》:“白夷,又名摆夷,性耐暑热,居多棘下,本澜沧江外夷人,有水旱二种。水摆夷,近水好浴,以后发蓄前,发盘如瓢,故又称瓢头摆夷。旱摆夷居山耕猎,又名汉摆夷。”这是不准确的。傣族崇尚的自然神灵是“水”,每年都要过泼水节。如果将傣族分为水傣旱傣,是不是意味着“旱傣”就不过泼水节?这显然违背傣族信仰的。

“花腰摆夷”之说则始于清嘉庆李祜《诸夷人图(稿)》:“花摆夷,普洱,属威远猛戛地方。性柔软,红白布包头,身穿白布短衣,女穿青花布筒裙。每年三月,男女混杂,敲梆打鼓,采花、堆沙、担佛。好食生酸之物。”之后,这种叫法就陆续见之于史籍文献中。这种分法也是错误的。如果以腰部服饰来划分“花腰傣”,照此类推,是不是还可分出花衣傣、花裙傣、花头傣、花脚傣吗?这是傣族不能接受的。

所以,“旱傣”“水傣”“花傣”之说,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一种错误的认识,是“以客为主”,他人强加给傣族的,傣族自己从来不承认,而且还非常反感这样的称呼。傣族就是傣族,不能沿用旧时语义不明、歧义颇多且极不科学的说法,硬把傣族分为几种“傣”,造成混乱。但是,傣族支系是客观存在的,是按照“以主为主”原则划分的。所谓“以主为主”,即以傣族自己的分法为主,参照周边同语的泰、老、掸诸族对傣族的分支认同决定。支系名称也以自称为主,用傣文记录,比较接近实际。

孟定的傣族属“傣绷”支系,信仰小乘佛教,其众多节日无不与宗教活动有关。傣族有许多民族节日,他们把举办民族节日活动叫做“摆”。比如泼水节,傣语叫“摆爽南”。

“摆爽南”的主要内容有采花、浴佛、泼水、赛龙舟和赶摆。前几项内容一看便知,唯“赶摆”难懂。许多人认为“赶摆”大概就如同汉人的赶集、赶街或庙会吧,只不过傣族人叫“赶摆”而已。其实,傣族“赶摆”的涵盖面,远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得多。傣族的节日,尽管名目繁多,但都离不开“摆”。如:摆爽南、摆干朵、摆帕拉、摆拉罗、摆汗尚、摆奘、摆斋等等,参加这些活动,叫做“赶摆”,而不是仅仅单指赶集或庙会。当地汉人却不管三七二十一,认定赶摆就是赶街。以讹传讹,“赶街”就变成“赶摆”,想扭都扭不过来。不过,用孟定话说“赶摆”,的确有味。不但好听,而且时髦。

“赶摆”的地点在孟定街。

孟定街约一里长,既是路也是街,两边的房子高矮不齐,中间两排油棕树却整齐划一;街是石头泥巴路,晴天灰,雨天泥。不管刮风下雨,七天赶一次摆。每逢“赶摆”日,孟定街人满为患,说是“节日”也不为过。准确的说,每个赶摆日都应该是傣族人的“节日”或者说是傣族的“聚会”日。因为,汉人买了东西就走,街上大多数为傣族:一大早,傣族妇女身着民族服装,腰系芭箩,肩挑竹箩,走在马路上,芭箩、竹箩随身摇摆、起伏,有节奏地发出吱吱声;仆冒(少男)戴着军帽(当时一顶军帽可以换傣族一只老母鸡)、骑着单车,衬衣的依角扎在腰间,穿梭在乡间小路,像“敌后武工队”;仆哨(少女)身着色素鲜艳紧身衣、筒裙,头插野花,打着小花伞,叽叽喳喳,像蝶像雀又像凤凰。来到街上,傣族妇女们沿街把自家的农产品摆在地上出售,仆冒、仆哨则三五成群,沿街游荡、嬉笑,不时发出“水水水”的欢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对仆冒、仆哨来说,根本不适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少数民族的体型普遍较好,尤其是小仆哨,身材窈窕,步履袅娜,亭亭玉立,仪态大方,素有“金孔雀”的美称。所谓的“傣族风情”,可以说一半是“仆哨风情”。所以,“仆哨美”被纳入孟定“三美”之首。

傣族妇女衣着比较讲究,仆哨与已婚妇女,从衣着上一眼就能分辨。仆哨内穿色泽淡雅的胸褂,外穿无领(三无之一:衣服无领)色彩鲜艳短衣、筒裙,脚靸拖鞋(三无之一:鞋子无邦);短衣及腰,长裙及地;长裙打折,多用银带系于腰际,该显则显,当敛则敛,使女性曲线分明,显出亭亭玉立的苗条身姿;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妇女的穿戴比较素雅,内穿白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浅绿、雪白、天蓝等素色;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似乎根本没有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下摆宽大。傣族女性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赶摆”日,傣族妇女都是卖自家的农产品。她们卖东西很特别,一般不用秤。鸡蛋、甘蔗、竹笋、韭菜都是捆着卖;酸肉、酸笋、酸菜、酸瓜都是打包卖;地瓜、黄瓜、芒果、番石榴都是论堆卖,只有红糖、砂糖、丝糖等少数东西使用秤。傣族人卖东西,说多少钱就是多少,不讨价还价。给少了不行,给多了也不行。而且特别认死理。比如一堆地瓜10个卖1角钱,如果买5个,就是给1角钱也不卖;甘蔗、地瓜、黄瓜,在地里的时候,熟人生人可以随便吃,一旦拿到街上就不行了,熟人也不行。必须付钱,而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赊账。

鸡蛋如何“捆着”卖?这就是十八怪中的“鸡蛋用草捆着买”。听着玄乎,其实简单,用一把40公分长的稻草,两头扎住,把鸡蛋塞在中间,五个一捆。就这么简单。至于一捆为什么是五个?应该是约定成俗吧。如此包装,既方便储存,又方便运输,挂在墻上还可以当艺术品欣赏。

花生如何“论堆”卖?这就是十八怪中的“花生蚕豆数堆卖”。将花生、蚕豆、地瓜等堆在地上,数堆卖,不用秤。云南旧时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讨价还价,故花生、黄瓜、地瓜等物品都是数堆卖,人心便如称一般。


蓝天白云下,李俊、喜鹊、老夫子用自行车载着月儿、燕平、小芳来到街上,随手把车停靠在路边,便顺着街上闲逛。孟定虽然原始落后,但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根本不用担心自行车丢失。事实上,也从未听闻谁的自行车丢失。

李俊、月儿一行人边走边买东西吃。

街上热带水果、蔬菜品种很多,价格也香因。不过,个头都不大,番茄只有鸭蛋大,黄瓜只有一扎长。捆着卖的都是1角钱一捆,堆着卖的都是1角钱一堆。水果主要是香蕉、菠萝、木瓜、地瓜、黄瓜、甘蔗、绣球果、黄泡;蔬菜主要有辣椒、茄子、番茄、白菜、小苦菜。孟定有很多水果和蔬菜是根本分不清的,比如木瓜、地瓜、黄瓜、番茄,既是水果,也是蔬菜;既能生吃,也能熟吃。

青年们看到熟透了的绣球果、黄泡,非常眼馋,只有老夫子装斯文,不愿逛街吃东西,大家便把买的东西交他抱着。一行人啃着甘蔗、菠萝,吃着绣球果、黄泡,满嘴果汁,旁若无人。几人中只有李俊略懂傣语,他自然不忘炫耀,不时用傣语与小仆哨打情骂俏,引得仆哨们咯咯笑不停。

燕平看见卖番茄,便吃着黄泡走过去买。

番茄有好几堆,一角一堆。燕平不知道如何选,喜鹊掏出一角钱说:“都差不多,随便选一堆。”李俊卖弄道:“差别可大了。番茄分公母,屁股园的为公,尖的为母。公番茄甜,母番茄酸。买这堆,公番茄多。”燕平认为有道理,叫喜鹊按李俊说的买。喜鹊不屑一顾,众人也觉得好笑,谁听说过番茄分公母的?老夫子更是头摇得像拨浪鼓。

月儿看见卖砂糖,便啃着甘蔗走过去买。

傣族妇女拿起自制的秤给月亮称糖,秤陀居然用一个石头替代,让人匪夷所思。这就是孟定“三怪”中的首怪:石头当作秤陀用。更让人头疼的是,傣族的秤不是论“斤”,而是论“拽”。一拽等于三斤。

燕平问:“你的秤准不准呀?”傣族妇女底气十足:“准哦。骗你不得的。” 傣族人除了一些老年人,一般都能说一点汉语,但是说话有点像英语,常常倒着说。比如,问去哪里看电影,他们不说“哪里放电影?”而是说“电影哪里?”

燕平向小芳伸舌。小芳说:“傣族人心地善良,不会骗人的。”

月儿笑笑,付了钱,然后带领大家去供销社买生活用品。

街上只有一个供销社商店,销售各种生活用品,主要是锅碗瓢盆,最多的是解放鞋。因为物资短缺,内地的一些常见物品很难送到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特别是知青喜欢吃的红绕肉罐头,很少能见得到。很长时间,别说红绕肉罐头,就是青年们喜爱的皮鞋、回力鞋,都是紧俏物品。刘踅孀喜欢登山,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双登山的翻毛皮鞋,可是直到他牺牲也没有实现。还好,孟定虽然物品短缺,但只要有,除了粮票、布票和自行车票外,其他都不要票的。不像内地,各种各样的票证,林林总总,而且被发挥到了极致,除了肉票、油票、煤票,听说还有水票、板凳票、饲料票、草纸票等等“奇葩”票证,一些地方甚至还有“觉悟票”:对劳动好、干劲大的人发红票;对劳动差、没有干劲的发绿票。真替内地人难过。政府也真是不容易啊,管天管地不说,还要管吃管屙。

难得出来一趟,一进供销社,大家忙着购买自己急需的物品。因为刚开始独立生活,需要的物品很多,口袋里钱又有限,众人七嘴八舌询问盐、火柴、酱油、雪花膏、草纸的价格。李俊不关心价格,首先买了一把锁、一管牙膏、一个盆、一条烟、两条肥皂。

售货员是个中年汉族妇女,懒洋洋地说:“洋火两分钱一盒,酱油八分一斤,醋也是八分一斤,蛤蜊油一毛钱一盒,草纸一毛一刀,好一点的一毛五。”然后按大家的需求把火柴、草纸、雪花膏、牙膏、蛤蜊油拿出来摆在柜台上,问道:“酱油瓶、醋瓶、盐罐子拿来。”

“整哪样?”小芳不解。

“你不拿瓶子,我怎么给你打油打醋啊?”售货员不耐烦地说,“谁家来打酱油不拿酱油瓶?酱油和醋是散装的,盐也是。盐倒是可以用纸给你包起来,但是酱油醋不行。除非你买一级、特级的酱油和醋,那个有瓶子,但这些不香因。一级的一块,特级的一块五,摆在柜台里很久了都没有人买了。给要?”

月儿虽然看不惯售货员的态度,还是忍住气说:“一级的特级的一样来一瓶。”听了这话,售货员脸色有了好转,没想到老夫子的一句话又让她晴转阴了。老夫子说:“我还想买一颗针。”售货员大声说:“一颗针你让我怎么卖?有病。”

月儿终于忍不住了:“你才有病。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售货员。什么态度?不买了,一样都不买了。”

在物资极度短缺的年代,售货员、驾驶员的地位是很高的,一般没有人敢得罪,因为他们有特权。售货员本想发火,但看看眼前这几位的打扮、气质,不知道是哪路神仙,终于忍住了,但还是低声说了句“爱买不买”。月儿不依不饶:“你说哪样?莫非你是不想干售货员了?”听了这话,售货员终于归阴服法不吭声了。

结果,大家的气虽然顺了,东西却什么都没买到。特别是是李俊,为了捧泡月儿、讨好大家,竟然把自己已经付了钱的商品全部给退了。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逛到中午,大家都感到累了,李俊说:“难得出来一趟,中午我们在街上随便吃点米干凉粉,然后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下午我带你们去下坝傣寨我朋友家好好整一顿饭吃。”

大家听说去傣家吃饭,都说整的成,不但可以改善伙食,还能吃到傣家的糯米饭、烤鱼什么的。想到傣家的糯米饭和烤鱼,大家都快要流口水了。饥饿的年代,能混到一顿像样的饭吃,的确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天大地大肚子为大。民以食为天嘛。

月儿说:“要得。不过,中午我请客,不吃米干,去饭店甩一顿,去去霉气。再说,好长时间没有进过饭店了,莫非我们进不起馆子?”李俊说:“好吧。不过好人做到底,还是我请大家甩吧。”

李俊请客,众人自然同意。在同学中,李俊是最有钱的,他父母每个月都给他零花钱。一般的家庭,除了学费,父母是不会给孩子零花钱的。何况,他们的确好长时间没有去馆子“甩”了。

说到“甩”字,不得不提一个比较“经典”的云南方言笑话:


几个云南人去北京耍,神头二五地走进一家烤鸭店,一人大拽拽地操着云南马普说:小妹,整一只烤鸭来甩甩。服务员一愣,她根本不知道“甩”是“吃”的意思,又不敢问,随即提了一只烤鸭来甩了几下,又提回去。云南人很高兴,以为烤鸭拿来确认后提回去加工了。所以,云南人一边等烤鸭,一边冲扩子。哪知等了一个多钟头都没有等到烤鸭。云南人鬼火绿,怒气冲冲找负责人评理,说服务员不辣操,欺负外地人。服务员委屈地说:他们不点菜,只叫我拿只烤鸭甩甩,我拿烤鸭来甩了好几下,他们也不点菜。


都是方言惹的祸。不过,云南人的“甩”,也太蛮了。叫什么不好?非要叫“甩”。难怪有人称云南人为“云南蛮子”。怨不得别人。

李俊带众人走进唯一一家国营饭店,不但饭店大,名字也很“大”,叫“东方红饭店”。此时正是午饭的时候,饭店里的人却不多,只有七八个知青在埋头吃饭,而且一人一碗红烧肉。看见他们进来,知青像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似的,匆匆吃完饭,一个人提了一袋馒头就离开了。

知青们走后,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女服务员走过来,笑容满面地说:“为人民服务。几位吃点啥子?”她的态度比供销社的中年妇女好多了,只是开口就是语录,而且语气还有点南腔北调,让青年们非常反感。毕竟现在已经是1977年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俊熟练地对上语录,扭头请月儿点菜。

月儿听女服务员报完菜名,看到服务员很热情,心里好受多了。由于菜品不多,荤菜只有红烧肉、回锅肉、小葱炒肉、酸笋炒肉,蔬菜只有番茄、豆芽、白菜、地瓜。月儿说,全部都要,而且要双份,再加一碗苦菜汤、六个馒头和六碗饭,然后问李俊给差不多了。众人听她点了这么多菜,还是双份,心中暗喜,但心里还是觉得月儿的心太“黑”了,李俊再有钱,也经不住这样宰啊。于是,望着李俊。李俊绅士般笑笑,说:“差不多了。再要,我就成穷光蛋了。”他说的一点不夸张。他们一个月工资26元,扣除伙食费,只有十多块钱。何况,第一个月的工资都还没有到手,完全是“吃老本”。

服务员笑眯眯地记下来,笑眯眯地道:“好的,请到窗口处交钱和粮票,总共12块、三斤六粮票。地方粮票全国粮票都可以的。”

听到报价,众人都吃惊,要知道他们一个月每人的伙食费才7块。12块,差不多够两个月的伙食了。李俊也没有想到这么贵。他虽然有钱,但一顿饭就吃掉一个月的伙食,还是有点心疼。但是,他心里虽然不滑刷,在同学面前却表现出无所谓。他朝服务员挥挥手说,饭后再付钱,如果不够吃,我们还要加菜。服务员做不了主,转身去窗口处问收银员。收银员是个老婆娘,她起身懒洋洋看了一眼李俊一行人,按制度应该先付钱后上菜,可能是看到李俊一行的穿戴不像骗吃骗喝的人,也就破例同意了。

半个多小时才开始陆续上菜。菜的数量虽然不算少,由于分量少,加上大家实在太饿太馋,几乎是上一盘吃光一盘,而且是一会而就一扫而光。最后,就连红烧肉、回锅肉的盘子都被喜鹊用馒头搽干净吃了,汤也一滴不剩。只有燕萍嫌碗底不干净,剩了半碗饭。如果放开肚皮吃,他们一人可以吃一斤饭一碗红烧肉。在高中时,为赌一块钱,一男同学曾经一顿饭吃过两斤饭,而且还一点事没有。

吃完饭,李俊去结账。李俊本来可以筹齐12块的,由于心理不滑刷,故意拿出两张10块的钱叫收银员找补。收银的老婆娘叫李俊拿2块零钱退他10块。李俊说没有零钱,叫她找补。老婆娘懒得找补,故意说没有零钱补不开。双方僵持不下,月儿掏出2块零钱递给老婆娘。老婆娘收下后故意退给李俊10张1块的零钱。看到手中的10块零钱,李俊更是不滑刷。刚才不是说没有零钱吗?这不是明显欺负人吗?他灵机一动,计上心头: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他从身上摸出2块加上老婆娘退的10块共12块,对老婆娘说,我给你12块,退还我的20块。老婆娘一愣,心想,刚才已经收了12块,现在又收12块,退还他的20块,不是还赚4块吗?于是,毫不犹豫退还了李俊的20块,心中窃喜:想占老娘的便宜,你嫩了。她忘记了李俊第二次给的12块中有10块是她的,而且连粮票也忘记收了。

李俊更是窃喜:想占老子的便宜,你老了。于是拿着他的20块,带领众人快速离开。一路上,多数人一时也没有整明白到底是谁赚谁亏,只有当事人李俊和头脑灵活的喜鹊心中明白,李俊今天赚了。李俊今天应该支付12块钱三斤六粮票,而他只付了2块钱,加上月儿付的2块,实际上一共付了4块钱。如果算上粮票,李俊今天等于一分钱都未出。赚大了。

李俊赚了。不过,相比他的战友,李俊赚的那点钱,简直不值一提。


饱汉不知饿汉饥。李俊一行根本想不到,在他们大快朵颐、美美地享受午餐的时候,离他们仅几十米远的废品收购站,他们的战友眼镜和刘星正饥肠辘辘苦苦地寻找“精神食粮”。

四川知青眼镜,初中还没毕业就报名当了知青,因为身体瘦小,被照顾在生产队食堂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后来专门负责种菜。他爱动脑筋,凡事爱问个为什么。比如喂猪,当地人习惯放养喂生食,虽然省事省力,但猪长得干精骨廋嘴尖毛长且不上骠,平时到处跑,到吃饭的时候自己就回来了。他偏偏要圈养喂熟食,虽然费力费时,效果比放养好多了;比如种菜,对虫害当地人习惯听之任之,与虫“和睦相处”。他不信邪,自己发明农药,一桶水放10个辣椒10粒大蒜泡一夜,喷撒后效果还不错。他虽然没有想到国家这么快恢复高考,也不奢望能上大学,但始终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他觉得凡是不正常的事物总有一天会恢复正常的;喊口号搞运动,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知青应该有个“知青”的样子,不能随波逐流。所以,来到农场后他一直坚持顶着压力自学。没有书,他“酸冷不忌”,找到什么书看什么书。大批“孔孟之道”,从某种意义上看,反而普及了一些古代经典读物。比如《水浒传》《三字经》《千字文》等“腐朽”作品,被作为批判书籍、反面教材大量印发。对于他们这些没有完成学业知青来说,恰好补了古典文学知识的课。日积月累,几年后,不知不觉中他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与同样喜欢读书的周国平、马儿、蔡儿成了九队的“秀才”。所不同的是,国平成了代课教师,马儿成了书记,蔡儿成了文书,他由于性格孤僻,且不善交际,依然种菜养猪,顶多算“猪官”。由于基础差,缺乏学习资料,在学习中碰到问题,除了国平可以探讨、沟通,很难找到请教的老师。所以,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比如,学生问国平“买东西为什么叫‘东西’而不叫‘南北’”?国平回答不了,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有学生找到他问“成语车水马龙,为什么把车与水、马与龙连在一起?”他知道车水马龙是门庭若市、络绎不绝的意思,但为什么、出自哪里,他不知道,国平也说不清。他是个遇事较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遇到这类回答不了的问题,非常苦闷。日积月累,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回乡青年们来后,他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他也从心底看不起这群“娃娃”。没想到,第二天他随口问刘星知不知道“东西”的答案,刘星居然“随口”从“五行”中给出了答案: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方属土。木和金代表有价值的物质,火和水则是“水火无情”,所以叫买“东西”而不能叫买“南北”。他与刘星性格相近,“臭味相投”,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很快成了好朋友,所以才会出现菜地那一幕。

天道酬勤。事实证明,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抓住机会的知青,恰恰是像眼镜这样一些求学之梦尚未彻底泯灭的人。“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不假。

眼镜缺几本中学课本,向刘星借。刘星手头也没有,于是就利用休息日陪他到小镇去寻找。他俩都没有自行车,两人又都属于不愿随便开口求人的“闷葫芦”,所以完全靠步行。两人清晨出发,来到孟定街差不多中午了,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就先到新华书店找书。眼镜多次来过书店,明知没有还是想再碰碰运气。新华书店门可罗雀,不但人少,书籍也少,书架上除了常见的《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金光大道》等革命文学书籍,几乎都是各式各样的《毛主席语录》及马列主义的书籍。

眼镜非常喜欢毛主席的文章,对《毛主席语录》也很有研究,很多语录可以倒背如流,曾经还被评为农场学习“毛选”的标兵。他持有的《毛主席语录》至少有十几种版本,收藏的像章也至少有几百枚,说起语录像章如数家珍。可以说是农场研究语录、像章的“奇才”。

《毛主席语录》的“发明”者是林彪。1961年4月,林彪授意《解放军报》选登毛主席语录,该报即从5月1日开始在每天的报眼上刊登。1964年5月总政治部出版第一版《毛主席语录》,共摘编语录366条,分为30个专题。1965年8月出版第二版,共收语录427条,分为33个专题。总政版《毛主席语录》第一版有52开本纸面平装、64开本精装加红色塑套两种装帧,第二版起全部为64开红色塑套装,以后又出版了各种开本。最大的开本与《参考消息》一样大,方便阅读;最小的只有火柴盒那么大,放进衣兜便于携带,随时取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民间称之为“红宝书”。而国外的报道和著述则习惯称之为“小红书”,既反映了没有崇拜心理的色彩,亦不无讽刺意味。

“红宝书”共出版汉文版4种,少数民族文字版8种,盲文版1种,外文版37种,还有几十个国家翻译出版,被称为“二十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据说,还是全球历史上印量仅次于《圣经》的出版物。在中国,“红宝书”不仅人人有至少一本,而且还要求能结合实际运用。“红宝书”也被当作毛泽东思想的象征符号,供崇拜者握在右手举过头顶频频挥动,以示欢呼或声讨性呼喊的辅助物。这一呼喊口号时的“规范动作”,发明创造者也是林彪。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旁边的林彪右手挥舞“红宝书”,最早创造性的使用这个动作。所谓,“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

关于毛主席像章,最早于1932年出自上海,是当时上海地下党组织为了祝贺毛主席在江西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而制作的。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出现毛主席像章,一次是1943年,制作者是新四军浙东抗日根据地地下工作者,一次是1945年的延安,设计者是一位电影导演。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上海出现了一枚22K金质毛主席像章,是由老凤祥银楼制作的。1966年前,佩戴毛主席像章的人寥寥无几,如“星星之火”,因为那时像章数量很少,要有一点门道的人才能搞到一两枚。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一位红卫兵亲手献给了老人家一枚像章。此后,制作主席像章进入了鼎盛时期,保守估计,至少10000种。至于数量,就根本无法估计了。

像章多起来后,几乎每人都有几枚。佩戴像章,上级并无指令,可是几乎人人佩戴。佩戴的数量多少不一,最少一枚,最多的十几枚。有一位战士在参加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时,军帽和军衣上挂满了像章,大概有一百多枚,创造了佩戴像章的最高纪录。更有甚者,有人为显示忠诚,竟脱去上衣,把像章直接佩戴在胸前的皮肉上。像章的形状、规格、重量,千差万别。有圆形、方形,也有扁圆形、五星形;直径最小的0.48厘米,最大的1.2米;最轻的只有1克,最重的据说有50公斤。像章的材质,也是五花八门,有铝、瓷、铜、铁、有机玻璃的,也有胶木、塑料的,甚至还有竹的、木的。绝大多数还是铅合金的。像章正面的主体是毛主席像,陪体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如韶山,井冈山,遵义会议会址、延安宝塔山、北京天安门等,此外还有红太阳、大青松、梅花、向日葵、国旗、党旗等。陪体还有毛主席语录或诗词或口号,陪体上往往还能见到一个“忠”字。一些人专门收藏毛泽东像章,每见有新样式的像章,想方设法也要弄一枚到手。其中,以叶群收藏全国各地“敬献给林副主席”的近1万枚主席像章为最。

在特殊年代,“红宝书”及主席像章还被作为特殊的礼物,相互赠送,甚至作为祝贺新婚夫妇的贺礼。特别是像章,一些人胸前佩戴几个甚至十几个。一段时间,见到佩戴一个以上像章的人,其他人可以公开“抢”,不但不犯法,而且还被视为“好汉”。

过犹不及。大量拥有“红宝书”、像章后,烦恼接踵而来。很多人家里由于大量存积,箱子放不了,下雨担心水,刮风担心灰,无处堆放又不敢随意处置,成为一种精神负担。因为哪怕是无意中污损了,都有可能被冠以“恶毒攻击伟大领袖”的罪名,受到严厉惩处。


“为人民服务。同志,买啥子书?”正在擦拭红宝书的书店女售货员看到刘星和眼镜进门,手拿红宝书,上前招呼。

眼镜是为买学习课本而来的,见售货员很热情,为了不得罪售货员还是掏钱买了一本最小的红宝书,然后小心翼翼地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志,我还想买几本中学的课本。”

售货员点了点头,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课本没有,不过我好像记得有一套什么自学丛书。我帮您找找看。”一会儿,售货员从书库里找出一套落满了灰尘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从介绍看,应该有《代数》《物理》《化学》《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六册,但只找到其中四册。虽然如此,眼镜还是大喜过望,赶紧掏钱买了下来,还千恩万谢。

看到眼镜对书如饥似渴,对她千恩万谢,售货员动了恻隐之心,她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你可以尅废品收购站吼吼(看看),那里收破烂,除了破铜烂铁还有不少旧书,难说会有你要的。”

此前,眼镜、刘星从没有想过去废品收购站找书。“人民万岁。谢谢你阶的指点。”眼镜绞尽脑汁就想了这么一句,问清废品收购站在那里后,便与刘星匆匆离开了。

两人乐颠颠地跑到废品收购站,眼镜现学现卖,开口就对那里的工作人员道:“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同志,我想问问这里有没有中学的旧课本?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收购站的工作人员是一位留着短发的中年妇女,她明显不喜欢眼镜的“油腔滑调”。她瞟了眼镜一眼,打开废品仓库,站在门口说:“都在里面,要哪样你们自己找。找出来之后过秤,旧书和废纸一样的价钱,两分钱一斤。”

眼镜又是大喜过望,赶紧点头弯腰道谢。

踏进仓库,两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喷嚏。仓库里面乱七八糟堆了不少废品,门一开,空气里的灰尘直往鼻子钻。好在废品虽然多,但大体分了类,破铜烂铁一堆,旧书旧报一堆,纸箱纸板一堆,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堆。

在书旧书旧报里,眼镜很快就找到了几本急需的中学课本及《红岩》《青春之歌》等“禁书”,而且还意外地发现了几幅残缺的字画。眼镜的爷爷喜欢收藏,受爷爷的影响,他略董一点字画的鉴赏知识,平直觉认为价值不菲。刘星更是意外地找到《红楼梦》等几部古典文学名著和一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周易外传》。两人抱着书籍、字画,爱不释手。然而,转眼又忧心忡忡,因为这几本书和字画都是绝对的禁书,担心带不出去。刘星想了一会,大着胆子找了几本革命书籍和一些小画书、旧报纸、旧画报,把书和字画与旧报纸旧画报裹在一起,大概有十来斤。两人都是老实巴交的读书人,从没有干过这样违背良心的“坏事”。所以,两人抱着藏有“禁书”的旧书旧报,提心吊胆地去过秤,根本不敢正眼看过秤的工作人员。

然而,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废品收购站的妇女根本无所谓,随便看了一眼,说,不用过秤了,全部就给两毛钱吧。两人心里高兴得想给工作人员下跪,表面上却装得很平静。刘星递给工作人员1块钱,说不用找补了。乘妇女惊愕,两人急忙脱身,出门转过一道弯后,立即小跑起来,生怕妇女后悔或者退给他们多付的8毛钱。买东西多付钱,不稀奇,但无缘无故多付5倍,就稀奇了;还提心吊胆生怕担心别人退还,不仅稀奇而且奇葩或者说咄咄怪事。也只有刘星眼镜这样“奇葩”人干得出这样“奇葩”的事吧。两人跑出老远后,两颗心还在激动,且激动得连午饭都没有吃,像捡了个金元宝,又像做贼似地匆匆跑回生产队。

做贼心虚。这话一点都不假,用在两个正人君子身上更是贴切。眼镜兴奋得连晚饭也没有吃。他后来说,那天饿两顿饭太值了。的确,这些书不但助他几个月后考取了大学,更重要的是,20年后他与刘星“偷买”的几幅字画,价值居然可以买一栋楼。所以说,李俊赚的那几块钱简直不值一提。

眼镜是正人君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离开农场时,没有能力好好“感谢”刘星,后来有能力了,老天又不再给他报答刘星的机会了。他因此而终身遗憾。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生活中,常听人们这样说。这句话,似乎有点问题。“报仇”,时候未到,可以等待;“报恩”,一定要趁早。很多人终身遗憾的事情,不是因为没有机会“报仇”,而是没有机会“报恩”。比如,眼镜。


傍晚时分,李俊带领众人来到他朋友所在的傣寨。

寨子隐蔽在绿荫丛中,一条清澈的小河,欢快地从寨边流过,河的另一边是一片白茫茫的水田。“有林就有水,有水有田就有傣家人。”因为气候的原因,小镇的傣族基本上保留着祖先“傍水而居”的习俗,无论村寨大小,寨旁均有河流小溪,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如同佤族有“山的民族”、彝族有“火的民族”美称一样。所不同的是,相比佤族彝族,傣族的“水的民族”之称,更贴切,更准确。

的确,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傣族这样喜欢水、亲近水、离不开水。耙田栽秧自不必说,拿鱼摸虾更不必说;过节有“泼水节”,比赛有“赛龙舟”,选美有“水姑娘”,洗澡有“一日三浴”;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连嬉笑、祝福都离不开“水”。在傣乡行走,随时随地能听到“水、水、水”的欢呼、祝福声。外地人咋一听,还以为是喝倒彩呢。可以说,傣族一刻都离不开水,称之为“水的民族”恰如其分。所以,傣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广习水性,都喜爱在河里洗澡。说“一日三浴”虽然有点夸张,但一日一浴是必须的。傣族人懂水,也离不开水,特别是男子,没有不会游水的。故在傣乡流传着“见水笑眯眯,必定是摆夷”和“不会水不充汉子”之说,并把那些“不会水”的人称之为“旱鸭子”。

傣寨叫下坝。为什么叫下坝?难道还有“上坝”不成?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上坝”,有这种想法的人,完全是汉人思维,是庸人自扰。事实上,傣寨的命名毫无章法可言,难怪汉人摸不透。什么莫牙、弄养、遮罕、曼娜囡、四方井等寨名,都让汉人感觉怪怪的。你说是傣语吧,“下坝”“四方井”又怎么解释?甚至还有“下鸡笆村”、“下岗村”。“下鸡笆村”,汉人根本叫不出口;“下岗村”,莫非他们的祖先未卜先知,能预测到20世纪末的经济大开发,村民全部搬迁“下岗”吗?真是咄咄怪事。

下坝寨子是个普通的傣寨,不大不小,大概有三十多栋竹楼,每栋竹楼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家自成院落。竹楼有新有旧,最显眼的是寨边的一座残缺“白塔”。由于众所周知原因,塔身年久失修,“白塔”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用云南话叫“捣廊扩蔽”。

寨内,竹楼鳞次栉比,芒果树、木瓜树、马栏干树在竹篱墙内探头探脑;牵牛的汉子悠然自得……

寨外,龙竹遮天蔽日,大榕树、铁力木、牛肚子果树在夕阳中眉开眼笑;挑水的妇女婀娜多姿……

河边,凤尾竹眉开眼笑,在晚风中轻柔曼舞;河中,戏水人发出“水水水”欢笑,泼出道道彩虹……

晚霞映水波光粼粼,与天空的彩霞珠联璧合;凤尾竹摇曳婆娑,与挑水的妇女相得益彰。好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旁有小河水则有灵气,庙旁有观音竹则有仙气,傣寨有凤尾竹则有傣气”。难怪“画卷”这么美丽,原来沾了“灵气”“仙气”“傣气”。

凤尾竹,又称观音竹、蓬莱竹、慈孝竹。因为形状优雅、姿态秀丽、风韵潇洒,获得人们青睐,特别是傣族。其实,凤尾竹除了名字好听、样子好看,其他基本上“一无是处”,而且“身份”尴尬:样子,既不像竹也不像苇;竹茎,既不空心也不实心;属性,既不是草本也不是木本;用途,既不能当竹用也不能当木用;实用,竹叶不能包粽子竹笋不能作酸笋……整个“不伦不类”,因此最终沦落为传统“观赏”植物。当地人把竹茎略空心的称为“凤尾竹”,把竹茎近实心的称为“观音竹”,把移栽花盆的称为“蓬莱竹”。

傣族为什么对凤尾竹情有独钟?可能与信仰、传说有关。

“观音竹”的传说:


很久以前的-年夏天,孽龙肆虐,兴风作浪,让洪水淹没了“勐卯王国”,人畜死伤无数。观世音菩萨架云而来,先从天上放下-口大钟,把孽龙扣在钟里,打入深潭,让它永世不得作乱。接着抛下-枝竹子,竹枝扫去洪水后,竹杆入土生根,长出竹林。竹林保持水土,保护堤岸,调节气候,使人民免受水的危害。为了感谢观世音菩萨,祖先把这种竹子称为“观音竹”。


“蓬莱竹”的传说:


传说,人间“蓬莱仙境”,开始的时候寸草不生,弥陀在此开园建寺,种树种草植被,汗水感动了“八仙”,仙手一挥,让荒岛变成人间仙境。后来,不但“八仙过海”的美丽传说源于此,而且随着八仙出海,带走众多植物,其中就有凤尾竹。由于凤尾竹的源头在蓬莱,故称之为“蓬莱竹”。


“慈孝竹”的传说:


三国时,孟宗母亲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可治。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凤尾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人们于是将凤尾竹称之为“慈孝竹”。


传说美丽。有灵气仙气傣气的傣寨,在晚霞中更别有一番风味。

孟定的晚霞特别迷人。

特殊的气候,造就特殊的晚霞。孟定的晚霞,不但千奇百怪变幻无穷,而且多姿多彩,美丽、壮观、迷人、梦幻。所以,“晚霞美”被列为孟定“三美”之一。

你看,晚霞开始是浅黄色的,染黄了一大片的云彩,整个天边都变成黄色了。紧接着,浅黄色的云彩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红点,慢慢的,红点越来越大,像个染料包,一下子就把天空染成了橙色。最终,橙色与红色、黄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抽象画。

孟定的晚霞特别神奇。

有的时候,晚霞像一个俊俏的少女,任性的时候,挥舞着长裙在云雾中舞动着腰肢,肆无忌惮,随意游动;羞涩的时候,蒙着纱巾在天空中自由漫步,千娇百媚,婀娜多姿;有的时候,晚霞像一个奢享的皇帝,在金碧辉煌之中聆听优美旋律,光洁的玉盘,在云海之中放射着光芒;多情的舞女,在宫殿中翩翩起舞。

更多时候,晚霞像神奇的魔术师,让天空变化无常;像金黄色的骏马,不知疲倦地奔腾在空中;像金红色的雄鸡,在报晓黄昏的到来;像绵羊,奔跑在辽阔的草原上;像鱼鳞,一片一片严丝合缝;像团团棉花糖,含苞待放;像团团燃烧的火焰……

总之,孟定晚霞的迷人,在于色彩鲜艳;孟定晚霞的神奇,在于变化无常。鲜艳、美丽、自然、迅速、奇妙,美得不像话,奇得让人永远充满期待。

今天的晚霞,起初,样子像燃烧着的火凤凰,展翅、昂扬、潇洒、燃烧;颜色像火红的攀枝花,鲜红、鲜艳、鲜嫩、粉红、橘红。一会,晚霞由点到面,扩大到半个天空;颜色五彩缤纷,形状变幻多端,像山峰、像海洋,像奔马、像狮舞,像帆船杨帆、像鱼儿扩散;稍远的云彩,像矜持的少女,轻描淡妆,含情脉脉。用一组成语形容:千姿百态、变幻莫测,霞光万道、彩霞缤纷,朱霞烂漫、落日余辉,夕阳似火、血色残阳;用一首古诗形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晚霞中,一条条老水牛迎着霞光,随意地甩动着尾巴,悠闲地摇晃着脑袋,好似醉了一样,懒洋洋地迈着方步向村里走去。三三两两的傣族妇女踩着夕阳,挑着水桶,在河边与寨子的小道上来来往往,有说有笑,一派祥和、惬意的气氛:

去的,挑着空桶,摇摇晃晃,有说有笑。“摇”到河边,然后放下水桶,开始沐浴。傣族妇女洗澡与众不同,一般都不在家里洗澡,而是在河里、井边沐浴。沐浴时,大方、大胆、公开。她们穿着拖鞋,站在河边先弯腰洗头,然后慢慢地走进河里,边走边把筒裙朝上卷,最后裹在头上,将整个身子泡在水里用手搓洗。傣族妇女平时是不系腰带的,就是十八怪中“姑娘不系裤腰带”。可能就是为了沐浴方便。沐浴后,边上岸边放下筒裙,最后把筒裙对折别在腰里即可。在井边沐浴更简单,她们脱掉短衣,用筒裙围住胸部以下,直接打水冲洗,又方便又美观。沐浴后,从水井塔挑水回家。可谓,洗澡挑水两不误。这样的风俗,在当地成了一幅幅靓丽的风景。这样的风景,远观像油画近观像水彩画;

回的,挑着井水,扭动腰身,水桶在扁担的两头有节奏地晃动,步履轻快,婀娜多姿。傣族的扁担很软,挑着水桶上下晃动,与扭动的腰身相得益彰,似蝴蝶翩翩起舞。为防止桶里的水泼出,往往在水桶里放两三片竹叶、粽叶、树叶,看上去更像舞蹈艺术;没有放叶子的水桶,不时泼洒出的水珠溅在路边的花草上,润物细无声,同样别有一番味道。

汉人有句谚语叫“挑水带洗菜”,如果用在傣族妇女身上,则是“挑水带洗澡”。令人困惑的是,她们的短裤怎么脱呀?难道傣族妇女根本不穿短裤吗?这个发现让大家脸红心跳,但谁也不好意思问。女同胞想不通,男同胞更想不通。

上游,是傣族汉子沐浴地方。仔细想想,似乎所有傣寨都是如此。这种“男上女下”的沐浴方式,到底是老祖宗留下的“习俗”,还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怪?就不得而知了。

傣族汉子沐浴更是简单。傣族男子的服饰朴实大方,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头多用白色、青色布包裹;上身为无领对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三无之一:裤子无兜)无开口(三怪之一:男人小便脱裤子)的长筒裤;脚四季穿十字拖鞋。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休闲时健美潇洒。后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但裤子依旧没有什么改变。傣族男子一般不配戴饰物,但有文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文文字符号或狮虎、麒麟、孔雀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破“四旧”时,文身被禁止,他们便转向镶金牙、银牙。据说,为了镶金牙,有人甚至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闪闪发亮的假牙。这一特殊“爱好”,除了爱美外,或多或少有点叛逆的味道。在河里沐浴时,脱下筒裤,赤条条泡在水里,不用肥皂,不用毛巾,三下五除二,用手搓搓即可。而且,大小便都可以泡在水中“就水”解决。好处是既方便又不需要手纸,不好的是这样的行为未免有点缺德,因为下游或者再下游总会有人洗澡、玩水、捕鱼的。真不知道,下游的人会不会“一不小心”就“捞”到一块不洁之物?当然,或许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是庸人自扰。何况,多数人还是不会在见到下游有人洗澡时这样做的。再说,不洁之物或许“见水”就被水稀释了,或者被鱼“咪西”了。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河边,行人来来往往,你洗你的,我走我的。见怪不怪。


李俊、月儿一行推着自行车顺着河边小路逆河而上,月儿、小芳、燕萍羞得低头、脸红、心跳,老夫子一本正经目不斜视,李俊、喜鹊不时偷视傣族妇女洗澡。燕萍故意走在喜鹊旁边,有意用身体遮挡住他的视线,不准他偷视。

小路边杂草丛生,有飞机草、鬼针草、牛筋草、含羞草、青藤及毛蜡烛。飞机草、鬼针草肆无忌惮,神头二五,唯我独尊;青藤、牛筋草横行霸道,侵占路面被行人踩踏,伤痕累累又顽强生长,几乎占据小路;毛蜡烛、含羞草随风摇摆,含情脉脉。尤其是含羞草,行人无意碰到,更是羞答答地闭叶、收缩、低头,那羞涩的模样,貌似修女低眉垂眼立在路边。

“人不害羞草害羞”。大自然真是神奇。

再上游,贴近河面有一座简单的竹桥。这种竹桥在小镇随处可见。竹桥全部用竹子搭成,制作非常简单,将几根粗壮的竹子扎成竹排,搭在河面的石头或者竹桩上即可。严格意义地说,只能算是“便桥”。如果桥离河面高,需要安装扶手,才能称之为一座桥。

李俊带领大家小心翼翼通过便桥,河岸是一座水力碾米坊和傣族最有特色的水井塔。

水力碾米坊临河而建,是一个简易的竹结构的小草房,里面有一排水力碾米碓臼。碓臼的主要构件为臼、碓和水槽。臼是用一块石头慢慢凿成的,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径约70公分,重量约三、四百斤,臼内凿有螺纹。臼的身子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沙土夯实。碓是用一块长条形的石头凿成的圆柱体,下端略尖,像杵一样,上端凿通嵌进一块条木。条木离碓三分之一的地方是一个支架,另一端是水槽。整个碓身就像“跷跷板”一样,水槽接满水后下落石堆就抬起来,水一流出石碓就向臼里的米砸下去。这样一上一下,反反复复,使糙米的糠皮脱落下来。舂一臼米,大约要几个小时,而一臼米只有七八斤。相比人力脚踏碾米,虽然费时,却省了力。

碾米坊不远处有一座井塔。所谓“井塔”,即上塔下井,远看是塔近看是井,井塔合一。傣族水井建筑颇具匠心:井塔的结构与缅寺的塔相似,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塔身绘有孔雀彩图,空隙处镶满了许多小圆镜,庄重华贵。远远望去,有点神秘神圣感觉;走近井旁,有点纯洁清凉的感觉。

来到井塔前,李俊熟练地用竹筒舀起一桶水讨好月儿——让月儿第一个喝。月儿也不客气,接过竹筒就直接用口喝。由于竹筒扬得过猛,水一下冲到脸上,月儿不但被呛,还把胸前的衣服弄湿了一大片。燕平笑作一团,小芳急忙帮月儿捶背,李俊则尴尬地笑着忙赔不是。待月儿缓过气后,李俊给大家作示范:不能用口直接喝水,而是将竹筒水慢慢流出,边流边喝,这样既不会被呛,而且卫生,方便下一个人接着喝。大家按照李俊的方法喝了个痛快。井水甘甜,而且透心凉,非常解渴。老夫子发表感慨说:“有知识无知识似乎不是最可怕的,最最可怕的似乎是有知识无常识也。”


走近傣家竹楼。

世界上盖楼房,一般都是“拔地而起”,房子与大地贴得越紧就越踏实、越稳定,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盖楼房偏偏是“离地而起”,悬空建屋。也就是说,少数民族盖楼房,不是建在地上,而是用十几根柱子支撑,把房子建盖在“空中”。据专家考证,云南的“南”字,就是一所盖在空中房子的意思。因为,篆文中的“南”字的形状就像一座空中楼房,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干栏式建筑,俗称高架屋。这就是云南十八怪之一:房子离地空中盖。

最早的“干栏”,其实是指盖在树上的房子,像鸟儿的窝一样。这从沧源佤族古老的岩画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来。云南许多地方出土的历代文物中,多次发现了干栏式建筑的踪迹。在云南很多地方,云南人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居住在这种用竹木搭建在空中的干栏式楼房之中。“干栏”应该包含从“巢居”到“楼居”的意思。干栏式建筑,是云南各族百姓在与大自然长期打交道、反复磨合中,创造出来的最佳住宅设计方案——傣族的“孔明帽竹楼”、僳僳族的“千脚落地房”、景颇族的“矮脚竹楼”、壮族的“吊脚楼”等等。特别是在湿热多雨的地方,干栏式建筑更是优势明显。亚热带地区,常常是大暴雨和大太阳轮流当值,空气中湿度很大,洗好的衣服晾不干,身上的热汗流不出,十分难受。住在用木头和竹子建造的房子里,楼下面是悬空的,八面来风,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住房干爽、透气。人在屋内,光脚踩在凉丝丝的竹地板上,再席地而坐,喝上几口凉茶,自下而上,由里到外,即刻凉爽起来。

竹楼是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这种建筑由来,傣族地区流传着三种传说。第一种是“孔明说”。传说诸葛孔明率军南征时,驱魔除妖,对百姓秋毫不犯。凯旋时,当地傣族十里相送,依依不舍。孔明先生十分感动,看到当地的房子又破又烂,还常被山洪毁坏,他灵机一动,在地上插上几根筷子,取下自己的帽子朝上一放,叫大家依照他帽子的形状盖房。从此以后,当地傣族的房子就建成了孔明帽子的模样。第二种是“凤凰说”。傣族天神帕雅桑木底有一天看见一只凤凰站在地上,两翅张开低头垂尾,前后左右四面均成斜面,凤凰的两只脚又细又长,落地而立。天神因此获得灵感,决定就照这个样子建房,房子四面斜坡,楼面高悬在地面之上。于是不管天上的风怎么吹,雨怎么下;不管地下的水怎么淌,兽怎么爬,住在这种“天与地”之间的房子中的人总能相安无事。傣语称这种建筑为“很”、“烘哼”,意思是“展翅住房”。这实际体现出人从动物身上获取生存技能的仿生本领。第三种是“动物说”。傣族首领帕雅桑木底在成为天神前,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良仁慈,当洪水泛滥时,他多次拯救万物。为表达感激之情,各种动物纷纷献出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为这位傣族首领盖房子。因此,傣家住房中,便有“狗柱”、“龙梯”、“白鹭膀”、“猪脊梁”、“象舌头”、“猫下巴”之类的叫法,一直延用至今。

竹楼,不但造型美观,而且牢固适用。外形像个架在高柱上的大帐篷,木料做框架,竹子做骨架,竹编做墙体,茅草做屋顶,形如“孔明帽”,十分别致。竹楼木构架节点全部使用银锭榫卯固,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有效防止部件坍塌伤人。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当然,虽然每天清除牲畜粪便,在傣寨里牛粪还是随处可见,特别是雨季。但由于通风好、光照强,住在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相比城里的“上不接天,下不接地”的楼房,竹楼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水特点,不仅抗震,而且接近自然。楼室高出地面两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室上。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凉爽消暑。竹楼周围一般都栽种着龙竹、槟榔、芒果、香蕉等植物,使傣寨充满诗情画意。通过傣族的一首民歌,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这种特殊建筑的喜爱:“走进竹林一片黄,挑选一些来盖房。不要砖来不要瓦,冬天温暖夏天凉。”

由于上雨水多,傣寨的道路一般都是用石头铺设;由于路面高于平地,竹楼四周常常被积水与牛粪围绕。所以,每户都在门前铺设石块与道路相连,进出必须小心从铺设的石块上跨过。有人用“远看青山绿水,近看牛屎成堆”形容雨季的傣寨,比较贴近。当然,这里并没有看不起傣寨的意思,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习惯成自然嘛。

来到一户傣家,李俊看到院门的竹子是打开的,知道里面有人,心中暗自高兴。他知道傣家的习俗,傣家的院门没有大门,只是象征性地用两棵竹子代替。搭上,说明家里没人;打开,说明主人在家。

李俊、喜鹊殷勤、夸张地为女士们引路。没想到,越小心越见鬼,燕平在跨越门前石块时不慎把脚踩进了有不少牛粪的稀泥里。燕平本来就有洁癖,现在居然把脚踩进牛粪里,感到全身都瘙痒,急得直哭。喜鹊将她拉上来,忙着赔罪;李俊忙从楼上提水下来,将她脚鞋冲洗干净才上楼。燕平还不解气,狠狠捶了喜鹊几拳才算罢休。老夫子摇头感慨:“古人道,唯小人女人难养也。有理有理非常有理。”


走上傣家竹楼。

虽然楼下遍地牛粪,楼上却窗明几净,特别是用龙竹铺设的竹板擦洗得发亮。楼内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水做饭、接待客人和家人团聚的地方,最显眼的是龙竹篱笆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的照片。楼外有前廊和晒台,前廊是吃饭、休息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晾晒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家具全是竹器,竹椅、竹桌、竹登。竹楼旁十几颗碗口粗的龙竹,在晚风中轻轻摇摆,显得十分惬意。

傣族和竹子密不可分。世界上也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傣族这样对竹子有如此浓重的情缘。傣家人与竹子的关系如同没有血缘的亲戚,又极象两个缔结了相守之盟的邻里。行走在傣乡,青青翠竹是不可缺少的风景。因为傣家人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都可以看到龙竹、苦竹、凤尾竹婆娑的身影。如果傣乡是一本杂志,那么封面上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竹子。可以说,有竹群的地方就一定有傣寨;或者说,有傣寨的地方就一定有竹子。

傣家人爱竹,离不开竹,是因为竹子好看?还是因为竹子实用?或许都不是。爱竹是无须什么理由的,就象爱自己的家乡、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一样。

然而,傣家人的爱竹情结终究还是有因可寻的。

自古以来,竹只在南方繁茂生长。傣家人在与竹子的长期厮守中,结下了一种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的情缘。竹子根须发达,生存能力极强,哪怕是山间、岩旁,只要那么一点空隙,都可以生息繁衍,处之安然。这种随意而安的生存习性,与傣家人的温厚、坚韧性格何其相似,容易产生默契。所以,在傣寨行走,随处可见竹子结群搭伴,习习生风,既为傣乡招来凉意,又为傣寨布了风景,更使傣家人免了俗气。无论哪一个傣寨,如果看不到龙竹、凤尾竹,那是很令人纳闷和遗憾的。所以,在傣乡孟定,竹子始终点缀着每一个傣寨的风景,守望着傣乡的悠悠岁月。外来人,不仅常常陶醉于傣家的“仆哨风情”,还常常陶醉于傣寨的“翠竹风情”。

竹不但点缀着傣寨,竹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除了盖竹楼,傣家人用竹编成筏子,在南定河中自如穿梭,让游人看了不免心生羡慕。这种景象,城市中当然无缘见到,而在傣乡,竹筏只不过是傣家人再寻常不过的水上交通工具。傣家人还用竹编制各种日常用品:篾桌、篾凳、箩筐、箩篓、笋叶帽及用来盛饭的小篾盒,甚至用来编刀鞘。他们就地取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这种柔韧性极强的植物的生存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傣族竹编,工艺精细,造型朴实大方,图案变化美观,制品种类繁多。大量的竹编用品,不仅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以笆萝、饭盒竹器编织技术最有代表性。

“芭箩”为傣语,是一种挂在腰间的竹篓。芭箩编织精巧,美观适用,既是生产、生活用具,又是精致的装饰品。更为难得的是,芭箩不但男女老少都适用,还是傣族青年爱情的传递物。傣族男子从小学习竹编,很多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成年后,精心编织一只芭箩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换回姑娘亲手织绣的筒帕。所以,编织笆箩、织绣筒帕,是傣族青年“编织爱情的技艺”。如果小伙子不会竹编,就如同姑娘不会织筒帕一样,说明他或她没有一双勤劳灵巧的双手,很难找到心爱的伴侣。

饭盒,就是装糯米饭的食合,分盖子与主盒,完全用竹篾编织。饭盒编织精巧,工艺精细,盖子与主盒严丝合缝,可以说是艺术品。饭盒编织技术要求比芭箩高,能编芭箩的人,不一定能编饭盒。所以,饭盒比芭箩珍贵。作为生活用具,外出种田、砍柴的傣寨人都用它装糯米饭。为方便携带,饭盒的大小基本固定,仅够装一个人食用的糯米饭。

除此而外,傣家人还能用竹笋烹制许多一提起就让人口齿生津的美味。其中,酸笋最具代表性。酸笋炒肉、酸笋煮鱼、酸笋煮鸡,把肉的鲜美与笋的酸味揉合起来,无论吃多少都不会让感觉腻味。可以说,酸笋味代表“傣味”。另外,清炒或凉拌黄笋也堪称一绝,那种芬芳馥郁的味道,让人吃了一次就很难释怀。即使是成竹,傣家人也会把它利用起来,火烧竹筒饭和竹筒鱼,不仅保留了米饭和河鱼本身的鲜美与清香,还渗透了竹子本身来自自然之气的鲜美与清香。


主人一家五口人,父母一儿两女。

青年们上楼后,傣族少女伊焦和哥哥岩焦、妹妹尚焦热情地招呼他们围绕火塘边坐下。傣族有名无姓,“焦”是父亲的名字,“岩”是老大,“伊”是老二,“尚”是老三。其实,岩焦、伊焦、尚焦都是乳名。至于老四、老五叫什么?他们的真名叫什么?李俊也不知道。

李俊与在晒台编篾活的两位老人打了招呼后,故意用傣语逗妹妹尚焦:“尚焦哈利(漂亮),姑蛮仔蒙(我喜欢你)。”尚焦笑而不答,脸羞得通红。显然,李俊与他们一家很熟,而且关系还不一般。

喜鹊是个“尖屁股”,坐不住,又不懂习俗,东看看西望望,刚想在火塘靠睡房一边坐下,被李俊止住。原来,火塘靠睡房一边是主人坐的,客人是不能随便坐的。李俊卖弄道:“傣族忌讳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忌讳吹口哨、剪指甲。”

小芳、燕萍听得伸舌。虽然她们多次到过傣家做客,这些风俗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李俊瞎编的。

大家在火塘边坐下后,岩焦为大家烤茶,伊焦和尚焦准备饭菜。因为饭菜基本都是现成的,只一罐茶工夫,前廊的竹桌上便摆上了酸笋、粘糕、干巴、豆食和米酒、糯米饭。

傣族主食以糯米饭主。每天清晨蒸熟糯米饭后,可以供一天享用。在家,用手捏紧后,就着鱼、猪皮、酸笋吃;外出,将糯米饭装进饭盒放在芭箩里,慢慢就着干巴、咸菜、酸蚂蚁吃。最具特色的,除了糯米饭,就是竹筒饭了。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不过,竹筒饭主要是用来招待客人或者重大节日用的,居家过日子一般是不做的。

傣族餐菜以酸味为主。比如:酸笋、酸肉、酸蚂蚁及最有名的牛撒撇。当地人有一种说法,叫“傣族爱吃酸,佤族爱爬山,汉族爱当官”。据说,傣族之所以爱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食,而酸味食品有助于消化。

吃饭前,伊焦、尚焦两姐妹用竹碗盛水,用树枝蘸水,依次在每个客人的脖子上洒水,每洒一人口中念叨:“好吸好在(好吃好过)。”虽然天气热,但清凉的井水撒在脖子上还是让人透心凉。不过,听到“好吸好在”,心里却是暖融融的。只有李俊享受“特殊待遇”,被调皮的尚焦将剩余的半碗水从李俊脖后直接到进去,背脊湿了一片。这显然是对他刚才随便说“我喜欢你”的报复。

伊焦端了一盆水让大家洗手,岩焦则给每人倒上一碗米酒。傣族人有手抓饭的习俗,饭前必须洗手;傣族人待客有敬酒的习俗,但酒的度数都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酒甜。岩焦说:“阿俊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喝酒吸(吃)饭,大家自己动手得。”

竹桌上有菜有饭有酒,但是没有碗筷。傣族人自己吃饭一般不用碗筷,将糯米饭在手中捏紧后,慢慢就着咸菜吃。这就是云南十八怪中的“吃饭用手当碗筷”的由来。不过,如果有客人一般还是会准备碗筷的,今天可能是李俊特意交代,故意没有准备碗筷。岩焦说:“不有筷子。用手吸(吃)。”他边说边手捏糯米饭作示范。好在,众人都是土生土长,多次到过傣家做客,用手吃饭也不算新奇。于是,洗手后手捏糯米饭,低头品尝。傣家的糯米饭很神奇,虽然都是同样的米,汉人就是做不出傣家的的味道。傣家的糯米饭,软硬适中,又糯又香,不用菜都能吃饱肚子。刚开始,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只低头吃糯米饭,显得有一点不自然。

李俊见气氛不对,看了喜鹊一眼,意思叫他说个谜语调解气氛。喜鹊有满肚子谜语,好像永远说不完。

喜鹊咽下口里的糯米饭,说:“今天特别滑刷。说几个字谜大家抢答,抢答对的不喝酒,答错和没有抢到的,每人罚酒一碗。第一个:一点一横一大甩,一个勾勾甩两甩,又一个勾勾甩两甩,左一甩右一甩,一甩一甩又一甩。”月儿反应最快,说是“廖”字。喜鹊:“对。第二个:八九不离十。”燕萍答“杂”。喜鹊:“正确。第三个增加点难度:日上心头庆六一。”果然没有人抢答。老夫子想了一会答“意”。喜鹊:“不错。最后一个:四个零,打一个成语。”大家都面面相视,准备喝罚酒了,小芳突然答道:“四大皆空。”喜鹊带头鼓掌,自罚一碗酒,并监督没有抢到答题的人喝酒。

李俊喝了一碗酒,说道:“上个月,我家买了个手提电视,虽然只有一个台,还都是雪花点,只能听声音看得见一点人影,大家还是围着看。才看一会,奶奶扯直把电拔了,说:别一次看完了,留点给你爹回来看啊。”

大家都被逗笑了。气氛轻松了许多。

伊焦性格活泼,热情大方,不停地给李俊倒酒,一点不掩饰她喜欢李俊。傣族仆哨与傣族汉子一样,直爽干脆,喜欢不喜欢,一点不遮掩。妹妹尚焦笑不露齿,在一旁只倒酒、微笑,就是不插话,表现得很矜持。

“我一直搞不懂,”燕平撕开一块芭蕉叶包裹的粘糕,“为那样你们傣族人总喜欢用芭蕉叶、粽叶包裹食物呀?”

岩焦、伊焦、尚焦感到莫名其妙,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祖祖辈辈就是这样的呀。伊焦不知道怎样回答,用眼向李俊求助。李俊看了一眼月儿,道:“我想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方便,芭蕉叶、粽叶遍地都是,就地取材,用完就丢。二是因为天气热,用芭蕉叶、粽叶包裹食物不易变味,起到保鲜的作用吧。”伊焦:“对对,是这样的。阿俊说得好对哦。”

岩焦趁着酒性道:“我也搞不懂有两个事。《南征北战》在水坝边,那个国民党大官蒙着耳朵喊扎坝、扎坝(炸坝),我们跟着喊,就是不晓得什么意思?每次看电影放新闻简报,毛主席出来的时候都要说毛主席共产党,我就是不晓得毛主席的后面哪个是共产党?因为跟在他后面的人天天都不一样啊。”原来,他认为“共产党”与“毛主席”一样,是一个人的名字,难怪他“不晓得”。

“哈哈……”众人笑得前仰后翻。

李俊的裤带不争气,居然被“笑”断了,急忙提着裤子去找绳子;喜鹊失笑喷饭,小芳、燕平躲闪不及被喷了一身饭。老夫子又摇头感慨:“孺子不可教也。孺子不可救也。”

见大家笑成这样,尚焦不高兴了:“有那么好笑?你们汉人才好笑:公路,明明是人走的路,你们叫马路。叫马路就叫马路吧,更可笑的是非要叫我们走右边。都走右边,左边给哪个走呢?”

众人愣住了。是啊,公路为什么叫马路?有人说,古时候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所以叫马路。有人说,因为过去是马帮走的路,所以叫马路。有人说,老祖宗出门骑马,所以就马路。众人解释了半天,尚焦还是摇头听不懂。李俊看了一眼篱笆墙上的马克思照片,灵机一动:“因为中国走的是马克思道路,所以叫马路。”尚焦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道路”,但是她知道马克思和毛主席一样伟大,总算点头了。

至于车辆行人为什么靠右行?众人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车辆行人靠右行,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面对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居然没有人能回答得了。习俗?法律?政策?政府提倡?还是老祖宗规定?众人都不确定。沉默一会,还是李俊反应得快。

李俊笑着胡扯:“我看,是老天规定的。因为人们常说老天保佑嘛,没有听说‘老天保左’的呀。”他的回答,虽然荒唐,但似乎有理。

更荒唐的是,尚焦居然点头同意。老天呀。

大家松了口气。这样回答虽然牵强,不,应该说纯粹是花麻料嘴,胡说八道。也只有李俊想得出这么鬼扯十扯的荒唐答案。但不管怎样,总算是糊弄过去了。否则,面对一个小仆哨,他们这些高中生的脸往哪搁啊。没想到,众人刚松了口气,尚焦又提出一个更头疼的问题。

尚焦说:“你们汉人不是喜欢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那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对这个“怪怪”问题,众人不知道怎么回答。

是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似乎是个问题,又似乎不是问题。如果是问题,那么黄花、兰花、白花又该怎么解释?如果不是问题,那么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为什么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唉,也只有这个小仆哨想得出这样怪怪的问题。到底是这首歌本身有问题,还是小仆哨的思维有问题?老夫子本想从花青素方面解释一下,又觉得讲不清楚。沉默一会,又是李俊打破尴尬。

李俊睁眼瞎说:“阿妹,这不是我们汉人的歌,是新疆汉人的歌,我们也整不懂。就像我们说‘哪里放电影’,你们说‘电影哪里’一样一样,他们也整不懂一样一样。”

尚焦被李俊绕昏了,似乎懂了,似乎又更糊涂了。

喜鹊说:“今天高兴,为了赎刚才失笑喷饭罪,我也讲个憋了十几年的笑话吧。”他有意停顿一下,“上小学的时候,每次背毛主席语录‘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和毛主席的诗‘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时候,我心里就犯嘀咕:毛主席怎么会说这种话?因为我把‘难’理解为‘男’,把‘未足奇’理解为‘喂主席’。想不通毛主席为什么说这种话?又不敢问别人,就一直憋在心里。这个问题压得我好几年喘不过气来。”

老天呀。还有这样是事?大家又是笑得后翻前仰。

几碗米酒下肚,大家都彻底放松了。

不善饮酒的老夫子,面红耳赤,忍不住破天荒地也说了个笑话:“不怕你们笑。不瞒各位同学,曾经的在下也同喜鹊一样一样。《红灯记》里的李玉和有句唱词叫‘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我一直以为是鸠山‘社员’和我交朋友。所以,我非常纳闷:鸠山是个大坏蛋,李玉和怎么能把他称之为‘社员’呢?还有,李玉和唱‘时令不好,风雪来得早’,我以为是‘司令不好,风雪来得早’呢。惭愧惭愧。”

虽然不太好笑,但由于老夫子第一次讲笑话,大家不但哈哈大笑,还热烈鼓掌。矜持的尚焦似乎也听懂了,笑得特别灿烂。旁边的父母,虽然不太听得懂汉话,但看到孩子们欢笑,脸上也挂满慈祥的笑容。

饭饱酒足,已近黄昏。

一行人告别热情的岩焦一家人,走出傣寨,看到竹墙后的竹林中有一棵粗壮的牛肚子果树,树上还有几个金黄黄的牛肚子果,月儿随口道:“想不到这个季节还有牛肚子果。真馋。” 燕平:“是啊,看着就流口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况还有“酒壮英雄胆”之说。李俊闻言,趁着酒性,朝喜鹊使了个眼色,“打枪的不要,悄悄的进村”,两人轻易就从竹墙下钻了进去。在他们心中,路边顺手牵羊吃一点甘蔗、地瓜、黄瓜,似乎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再自然不过的事,根本不算偷。这种事,小镇的男孩基本都干过,虽然多次被老师批评,由于从来没有出过事,所以根本没有当一回事。习惯成自然。没想到,今天偏偏就出事了。

李俊利索地爬上果树去摘牛肚子果,喜鹊站在树下伸手准备接。

牛肚子果树枝叶茂盛,树高约10米,树皮黑褐色,在离地3米左右分为3支,几个成熟的黄灿灿的牛肚子果就长在树枝上。

做贼心虚。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偷盗行为。月儿、小芳、燕平、老夫子屏气凝神,躲在路边观看,一个二个雀雀咪咪,抖鳞壳颤,比自己去偷还要紧张。

李俊爬在树上,先用一只手去扭牛肚子果,没能扭下来。他双腿缠树,腾出双手,好不容易扭下一个牛肚子果,丢给树下的喜鹊。由于牛肚子果太大,喜鹊没能接住,“彭”的一下砸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声音特别大,居然惊动了傣寨。只一会功夫,从傣寨就跑出来几十人,手里拿着长刀、木棍、弓弩等武器,吼叫着,一下将牛肚子果树团团围住。月儿、小芳、燕平、老夫子吓得趴在路边草丛里不敢出声,没有被发现。喜鹊被眼前的阵势吓得六神无主,呆站着,下意识地举手投降。李俊从树上跳下来,顺手捡起一根竹竿当武器,准备自卫。

双方对峙。李俊脸不变色心不跳,与几天前向知青认怂判若两人。是啊,几天前,面对十几个赤手空拳的知青,他就认怂;现在面对几十人手持刀棍的傣族,他却雄起。为什么?原来,李俊怕知青不怕傣族,是有原因的。他知道知青打架非常玩命,下手不分轻重;而傣族是有底线的,不会轻易伤人。果然,傣族虽然人多势众,并没有仗势欺人,特别是见到偷牛肚子果的是学生模样的人时,气氛一下就缓和多了。

岩焦由于喝了不少酒,所以出来慢了。他跑过来看见李俊后,先是一愣,随即用傣话在为首的长者耳边说了几句什么。看得出来,岩焦在寨子还是有些地位的,何况这种事也不算什么大事。所以,长者听后点了点头,说:“喔,原来是场部的人呀。你们要吃,可以的,要给我们说。偷,不行。今天就算了,这几个牛肚子果本来就是留给你们场部领导的。你们走吧,我们跟农场是一家人。”

长者说的没错。傣族与农场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相互帮助,可以说亲如一家人,直到大批知青到来后,与农场的关系才逐渐紧张起来。但与农场老工人的感情,特别是老干部感情还是很深的。留这几个牛肚子果给“场部领导”,就是最好的证明。

总的来说,知青的素质还是高的,吃苦耐劳,多才多艺,有情有义。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加上年轻“懵懂”,一些人经常偷鸡摸狗、打架斗殴,与当地傣族发生过好几次大的冲突,双方都伤了几十人。傣族男子虽然喜欢练习傣拳,但是,“功夫虽高,也怕菜刀”。知青打架喜欢用刀,而且比傣族玩命,所以傣族一般不主动招惹知青,更多的是加强防卫,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原则,与知青“井水不犯河水”。所以,今天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一下集聚几十号人。

李俊本想见好就收,但转念一想,月儿等人都躲在外面瞧着自己,这样灰溜溜的走了,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何况还有岩焦帮忙。所以,他还想争辩。喜鹊急忙道歉,并强行拉着李俊离开。李俊就坡下驴,愤愤不平离开,还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似乎他到有理,反而是傣族理亏。

喜鹊今天算是开眼了。他知道傣族很团结,没想到这样众志成城;他见过不讲理的,没见过李俊这样不讲理的。李俊平时推崇适者生存的理论。难道这就是他所谓的“适者生存”吗?

喜鹊暗自摇头。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弾弦的地方读者互动

这书写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决定 打赏作品:

可用余额: M币
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