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拓跋珪从中山出发,迁移太行山以东六州的官吏民众,以及各夷族十多万人去充实魏国的繁畤宫,并对迁移的民众赐以田地和耕牛。
既然是称为繁畤宫,说明这里曾经是魏国的都城,然而那时候魏国的国都,除了只有盛乐城和平城,历史上一直没有繁畤宫的具体出处,只知道有一个名叫繁畤的地方,就在今浑源县以西,应县的东北地带,应该距离魏王那时巡视归来的一条定州大道不会太远。
不过这话也可以说明,那时候的魏王,或许曾经有过这样的计划,也或许这个方案也曾经实施过。要不就是由于战争的原因,就把这件事情给撂下了,要不就是实施过,可是刚刚在建设之中,突然遇到战争的冲突,把这件事情就夭折了。
说句大实话,由于这些年来连年的发生战争,各国各地的人员大减,而且越是有城市的地方战争越多,相比之下城市的人口反而就越来越少了。
作为一个朝廷的宫室,自然是设立在都市之中,如果都市的人口不多,商业不繁华,货币不充裕,一旦战争爆发,谁都不能保障能够坚持下来,因为不能够及时得到物资来源的供给,就是对于以后征收粮食也十分困难,人们东头一窝人,西头也一窝人,在这个战争年代,都各自四海为家,又能到哪里去集中他们的援助呢。
任何战争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争必需要有大量的物资源源提供,这也是让战争得到持续稳定,能够取得胜利的唯一途径。
只有保证了物资,才能使战争取得胜利,这是唯一的标准,那么我们也才能够保卫好自己的国家,保卫好祖国的人民,从而让他们不再受苦,也再不会受到别人的欺负。
所以魏王此举,不光是为了平衡人口要这样做,更是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和易于征收赋税,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保障。
他深知这年头的战争实在是太多了,人民不能够安居乐业,也就不能够发展耕种,那么征收赋税势必就都很困难,所以他必须先要完成好这一步,他才能更有信心去战胜敌人。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城市的源泉,稳定民心安居乐业,魏王于是征召卫王拓跋仪入朝辅政商讨国策,让群臣们共同商议这件事情。
他委派略阳公拓跋遵驻守中山,负责维护城中的安全隐患,派遣征虏将军穆崇任太尉执行法令制度,派遣安南将军长孙嵩担任司徒,目的就是要搞好城市公民的动员工作。
然后又跟群臣讨论国名一事,他认为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名,不然怎么能叫做国家呢,不然人们又该如何称呼这个国家呢。
即便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国家,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名字,这还能叫做国家吗?一旦人们问起这个国家的名字,我们该作如何答复呢?总不能还是沿用旧时的称呼吧,先秦能够永远是先秦吗?战国能够永远是战国吗?那还叫什么改朝换代了呢?
所以说起国名这件事,已经是势在必行,一刻也不能耽搁了。建国都有这么多年了,这是一直以来还没有解决的头等大事,原先拟定的国名是不是能够落实下来呢?还有待朝廷进一步磋商决定。
于是大家根据魏国的国情和发展趋势,与会的各位领导纷纷给予了发言。
略阳公拓跋遵说:“周、秦以前,都是从诸侯上升为天子,因此都是以他们封国的国号做为天下的称号。到了汉代以来,就没有一尺土地的资本再能够谈论名号了。”
安南将军长孙嵩说:“可我们的国家百代相承,早在代郡的北面就开创了基业,于是拥有华夏的国土,所以现在应该还是传承先王的祖制,还是以代称为国名为好。”
征虏将军穆崇说:“从前商朝人的住地不稳定,所以既称殷又称商。代虽是旧国名,但是上天新近赋予我国统帅天下的命运,何况登国初年已经改国名为魏,只是没有行文,不应该这么快又要更改国号。”
黄门侍郎崔宏说:“魏一直是我国的根本,而且魏是高大的名称,神州之上的上等国家,既然已经改称为魏了,我们应该还像前面一样称为魏国。”
群臣各执己见,最后魏王接受了崔宏的主张,因此确定国号为魏,迁都到平城,于是开始建造宫室,设立宗庙,置放土神、谷神、祭坛等。
宗庙一年五次祭祀,时间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腊日。
并命令有关官员划定京郊范围,扩大都城面积,指明道路里程,确定轻重度量标准,统一商贸管制条例,制定纳税人标准。
另外还派使者到郡州各地巡视民生民情,让人们揭发那些不守法度的郡守县令,一旦发现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强征恶要,行贿受赂的人,都由他们亲自考察后加以处理。
于是朝野之间掀起了一片反腐反贪的斗争热潮,一时间牵出了很多的腐败官员。为此举国上下歌舞升平,国家也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魏王看见国家局势已经形成气候,就命令尚书吏部郎邓渊制定官制,协调宫廷音乐。
又命令仪曹郎清河人董谧制定礼仪,命令三公郎王德制定法律条令,命令太史令晁崇考察天象,一切都由礼部尚书崔宏管理这些事情,并加以裁断定夺,作为永久的制度。
然后魏王登上皇帝的座位,正式称为魏帝,改年号为天兴。追尊远祖拓拔毛以下二十七人都称为皇帝,给六世祖拓跋力微定谥号为神元皇帝,庙号为始祖,祖父拓跋什冀犍谥号为昭成皇帝,庙号为高祖,父亲拓跋寔谥号为献明皇帝。
并且命令朝野人士都把头发扎起来戴上帽子,有关这种礼仪到了清朝时一直还在沿用。直到中华民国时期,孙中山力推民主,才让国人面貌一新。这些也是为了便于男女区分,女人保留其长发,男人一律短发修面。
魏国的旧习俗,夏季第一个月祭祀上天和东庙,夏季第三个月率领众人在阴山做退霜的祈祷,秋季第一个月在西郊祭礼上天。直到这时候,魏国才开始依照汉族的古代制度,订立祭祀上天和宗庙的礼乐制度。
但仅夏天第一个月祭祀上天时皇帝亲自参加,其余大多是有关官员代行其事,皇帝一概不去过问,除非是有大型的特别活动,皇帝才能够偶尔参加一次。
有关国家机构的设置,魏王又采用了崔宏的建议,他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以土德而称王,就把六州二十二个郡的郡守县令,豪强富商共二千家都迁到代都,把代都周围的地方,东到代郡,西到善无,南到阴馆,北到参合,都作为京郊地区。由礼部尚书崔宏掌管三十六曹,如同尚书令、尚书仆射一样主持全局。
其外的四方、四维设立八都统帅来管辖,这样就把尚书省三十六曹和外署划开了,因而又设置了三百六十曹,交由八部大夫分管。
这样层层加以妥善的管理以后,魏王又设立五经博士,增加国学太学生人数,合计三千人。魏王认为,要想得到国家人民的真心拥戴,就必须先要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只有思想得到统一,人民才容易接受管理。
而要达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必须要有极其精密周全的计划,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必须鼓励他们多学习文化知识,有了知识就是有了文化,思想素质就能随之提高,文明也就自然而来,那么一旦进入了文明的国度,我们还怕不能够管理好这个国家吗?
所以魏王的心里胸有成竹,他询问博士李先说:“天下什么东西,可以增进人的精神智慧呢?”
李先回答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书籍的了。”
拓跋珪问:“那么世上的书籍共有多少呢?我们怎样才能汇集?”
李先回答说:“自有文字书籍以来,我国世世代代都有增加,一直到现在不可计数,如果君主喜欢,何必担心不能汇集呢?”
魏王听了很高兴,就听从了李先的建议,下令各郡县大量收集各种书籍,全都送往平城供人阅览。
然后魏王又到南平城,在溼水以南考察规划蓝图,准备在那里建立新都,莫非就是前面所说的繁畤宫吗?
并且开始命令有关官员制定衣帽服饰的标准,品质就以官阶高低来划分等级。
可是法度刚刚建立,却大多不能遵行古代制度,于是又仿照古代的六卿,设立六名谒官,都由魏王自己前往昭阳殿更换、补授文武官员。
全国所引见的朝廷大臣和文官武将,都由魏王亲自加以任选,都根据各人才能授予职位。
魏国的爵位分为四等,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县,伯封小县。官品为第一至第四品的旧日臣属,有功劳而没有爵位的追加封爵,血缘关系疏远的宗室和异性承袭封爵的,各按等级降低爵位。
又设立五个等级的散官,从第五品到第九品,文官士子才能优异,武官有能力任将帅的,他们的等级也列为第五品至第九品的范围。文武官员一旦有了空缺,就从这些人员中选拔后进行补充。
这些大致和英国现在的储王室相似,可见在中国那么早的年代,国家就考虑到了储备人才的重要性,这也难怪那时的魏国能够具有如此强盛的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