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听过莫扎特《安魂曲》之后,一位网友写道:“莫扎特的《安魂曲》不是哀乐,而是让我们烦躁的内心回归到宁静自然的状态中去。生活在尘世中的人类太过于浮躁,太过于追求感官的享受,太过于注重追逐名和利。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突然的感觉人生真的如白驹过隙,我们还会追逐名利吗?”
对音乐感兴趣的观众一定记得,去年清明,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女士曾执棒当时的天津爱乐乐团在天津大剧院演出了莫扎特的这部名作《安魂曲》,轰动津门乐坛。那也是《安魂曲》在天津的首演。今年4月5日清明节,《安魂曲》将再度登上天津大剧院的舞台。此次重返天津舞台的《安魂曲》将由京津爱乐乐团(原天津爱乐乐团)演奏,由乐团新任首席指挥尼克·史密斯担任指挥,京津爱乐合唱团(原天津爱乐合唱团)、北京国际节日合唱团担纲合唱。除却《安魂曲》之外,本次音乐会上还将演奏莫扎特的另外一部名作《第四十交响曲》。
莫扎特的两部传奇之作
1791年10月,莫扎特开始为《安魂曲》及另一首清唱剧起稿。11月20日,莫扎特病倒了,但他仍在床上休养及尽力作曲,然而,直至12月5日离世,莫扎特也未能全部创作完成《安魂曲》,这部作品成了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的未完成之作。
莫扎特《安魂曲》全曲共八个部分,共14个乐章,其结构如下:进堂咏、垂怜经、继抒咏(包含末日经、神奇号声、赫赫君王、求你垂怜、受判之徒、流泪之日等乐章)、奉献经(包含圣主耶稣、牺牲祈祷两大乐章)、圣哉经、迎主曲、羔羊赞、领主曲。除器乐演奏外,《安魂曲》中还包含了独唱和四声部混声合唱等声乐乐段。
《第四十交响曲》,由莫扎特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之一,也是他最后的三部交响曲之一,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情感化的乐念。从《第四十交响曲》中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这首交响曲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观念向前迈进了一步。可以说,《第四十交响曲》是一部接近浪漫派风格的作品。
经典曲目“新”演绎
之所以说本次音乐会是“新”演绎,并非指乐曲,而是在于担纲演出的乐团与合唱团:这是经过“版本升级”之后的京津爱乐乐团、京津爱乐合唱团首次演绎《安魂曲》。
京津爱乐乐团脱颖于原天津爱乐乐团。乐团创立于2013年12月,是天津大剧院驻院乐团,现由指挥家汤沐海任艺术总监,英国指挥家尼克·史密斯担任首席指挥,长号演奏家刘耀钢任团长,包括郑小瑛、张培豫和达利耶·米克尔森在内的多位指挥家都曾担任过这支年轻乐团的客席指挥。2015年,京津爱乐乐团将带来16场“古典音乐飨宴”,并将为多场重量级演出伴奏。京津爱乐合唱团(原天津爱乐合唱团)成立于2014年4月,是依托于天津大剧院,并以“爱乐”命名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团员主要来源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等院校的毕业生及社会青年爱好者,并由众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指导。此外,北京国际节日合唱团也将参与本次音乐会的演出。由这样新兴、年轻的乐团、合唱团来演绎《安魂曲》,必将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