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胸怀天下的杜子美,安贫乐道的少陵野老。
每一次谈到杜甫,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敬与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这是一种真实,因为大唐的史册里绝不能少的一位圣人就是杜甫。他和李白一样的星光璀璨,他和李白一样的才高八斗。甚至他真的该超越李白,因为杜甫的心中载满的永远是江山社稷、百姓黎民。他博大的胸襟和无悔的选择让“诗圣”的桂冠书写出光耀千古的华章;他历尽艰辛、颠沛流离的苦难和厄运让杜甫的真实在千年之后化成民族的精神和脊梁。
喜欢杜甫的诗,喜欢那充满历史的一种厚重、一种真实。绝妙的诗句悠悠千载,大唐的历程在文字间永远的鲜明,永远的清晰,永远的真实,永远的动人……长安古都的城墙上昭示着历史的荣辱;每一处的残缺演绎着昔日的沧桑。那象征着皇权与显贵的长安城门留印下的,是民族的血泪,华夏的传承——这传承的背后,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说……
杜甫或许生错了时代,惨淡的生活让他一生都在贫病中挣扎;杜甫又的确生对了年代,“诗史”的妙笔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让一个名字落地生根、发荣滋长……
回眸杜甫的历程,我真的充满了崇敬和怀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年少的杜甫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年少的杜甫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大唐的盛世,在华夏的东方有如一颗夺目的明珠,它是世界的中心,它辉煌的历史和高度的文明曾领引了一个时代的步伐。此时的杜甫是幸运的,显赫家庭明示着富贵的身份,朱门豪宅让年轻的思想放飞。策马扬鞭,徜徉于齐鲁大地,万里河山尽收眼底。看我华夏泱泱大国,看我中华民富国强。虽宦场失意,但年少乐观的杜甫绝无一丝的叹息,因为满怀的壮志是直上九霄揽月,是欲下沧海伏龙。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雕画出岱宗的神秀,五岳的先锋。望山腰云雾,倦鸟归林,磅礴的气势让亘古的妙语在历史的苍穹中回荡……
充满豪情的杜甫让一个少年才子展露头角,大唐的繁荣也因为有了希望而骄傲!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渔阳的鼙鼓如咆哮的飓风,撼动着盛唐的皇城;金戈铁马的叛兵,让大唐百年的基业瞬间瓦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诗句凝成了千般血泪,历史的风尘就是如此的变换!昔日的车水马龙不再喧嚣,昔日的灯红酒绿不再昌荣,浮华的景象在萋萋的衰草中隐没埋葬;烽火的连延让难得的家书抚平心灵的牵挂;忧国的情怀让不惑的韶华老却。
杜甫——一个值得尊敬的文坛领袖;杜甫——一位值得颂扬的民族志士。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漫卷诗书满腔的狂喜,胜利的号角震撼着杜甫的心灵,蓟北帅旗拂动着子美的心弦。
于是蜀道的马蹄声召唤着寻觅的旅人,浣花溪旁的草堂永远鲜活。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叹息什么,叹息的是百废待兴,叹息的是民不聊生,叹息的是国破家亡,叹息的是治国安邦。
八月的秋风卷走了无数的家园,八月的秋雨吞噬了无奈的荒凉。自经战乱,何曾闭目安睡,自经战乱,何时畅然欣快。愠怒的风肆意的狂舞,漫天的茅草昭示着一个时代的悲哀。杜甫啊!心在哭泣,心在流血。稚嫩孩童本应该拥有无忧的快乐,然而贫瘠的土地生长出的是脆弱的蓓蕾。
呜呼哀哉!何时眼前呈现广厦万间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矣!流淌在杜甫眼角的那滴清泪,融化的是大唐的盛世,舒展的是华夏的衰颓!愤怒的光华让杜甫的心胸在战乱横飞的日子里溢满愁怨。“三吏”里百姓的声音在哭泣;“三别”间布衣的话语在哽咽。无法述说的痛苦,无法言表的心愿,让万千的文字在千百年后依然清晰,让大唐的往事在尘封已久的岁月中舒卷。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果说凄婉,杜甫的往事不堪回首。我不知道自己如何忍得下心来书写杜甫的离去。那江边瑟瑟的陈风催开了历史的长卷,那陋船上的炊烟聊叙着凄婉的故事。无边的落木风雨潇潇,滚滚的长江呜咽成大唐时空里的悲歌。李白去了,去的那么神秘,那么浪漫,让“诗仙”的伟岸永远亘古不变。而今杜甫去了,在悲怨凄凉中离去,饥寒的幻影再也无法折磨一个不朽的灵魂,冷漠的病魔再也无法销蚀一个坚强的人格。
历史的风云携来昔日的传说,子美的神话让一种精神焕发。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诚惜杜甫,让自己的心灵多了无数牵挂,让自己的胸怀变的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