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英儿及其他》:奢求一座澄澈无比的城池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4-24 16:23
  • 字数:1937
  • 人气:847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谈起新时期朦胧诗派,其主要代表人物顾城是不得不提的。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兰,1993年10月辞世。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这次全新校勘出版的《英儿及其他》收入了目前所能找到的顾城所有的小说作品,按体式分两辑:短篇小说24篇和长篇小说1部。其中,短篇小说包括《伯乐不乐》《不速之客》《长鼠阿古》《传承》《想象力》等。英儿是顾城除了妻子之外,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22年来《英儿》首度完璧呈现,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作品原貌。

  初拿到这本全新校勘辑录、首次结集出版的顾城先生的小说集,便已感觉到分外厚重了。书的纸张很好,装帧也颇为用心,既采用了硬装的外壳,又不影响读者翻阅,实乃用心之作。

  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先生的短篇小说辑录,收入了能找到的所有由顾城创作的短篇小说,而其中按照创作时间来看,又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整体上看,尽管顾城是以诗而闻名,但他的小说同样颇有看头。无论是想象力丰富的寓言式小说,还是充满情怀的回忆式小品,富于诗性的语言,加上对典型画面敏感的捕捉与描绘,使得作品往往读来生动,同时也总有回想的余地。

  在这本集子里,“重头戏”仍是顾城一生唯一的长篇小说《英儿》。由于作品的整理出版已是作者的身后之事,《英儿》的版本十分驳杂,甚至当顾城所谓的“事件”在坊间大肆流传时,一本《英儿》更是加印至十万余册之巨,盗印版本更是不计其数。或许直到今天,才刚好是再读顾城、再读《英儿》最好的时光吧。天气不冷不热,恰好用来怀念。

  其实我第一次读顾城的作品并非是诗,而是一篇散文。时至今日,那篇断章中的“一个人要活得是自己并且要干净”仍被我记在案头,却不承想,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奢望”,成了顾城一生脱不掉的“原罪”。

  来到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生活,顾城带着谢烨的逃离,与其说是为了躲避人群,倒不如说是躲避庸碌的自己。至少在顾城看来,一个在繁杂生活里劳碌的人终究是不堪的,因为无尽的欲望与追逐,会让人渐渐忘却“要让自己活得干净”这样的原则。即便来到荒岛,这种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污染”,仍令顾城感到避之不及。而这感觉,在英儿到来之后,在英儿带来无尽的欢愉之后,一度变得寡淡了许多,却在她离开后变得更加激烈。

  顾城在《英儿》里,对“英儿”的评价是很值得玩味的:“真情是有个性的。她的真情没有个性,她的人倒是有个性。”顾城的一生是很典型的“寻找自己”的一生,也正是在寻找自己的时候,他发现人的一生不过是在等待“临终的一刻”。

  比起外在的生命,他更在意的是内在的情感——所谓真情。就好像是昆德拉所阐释的“媚俗”,大多数人的情感是借由模仿生成的,是对外界的反应与迎合。这或许也是顾城讲英儿“没有个性的真情”的来由,英儿只是个“人倒是有个性的”女孩,像个有趣的孩子。

  可正是这个“孩子”,带给了顾城一生里情感上最为稳固的一段时光——由主体“我”、同伴“你”(谢烨)和“他者”(英儿)一同经营的一段时光。在《英儿》中,顾城在大多数时候是以“你”来称呼谢烨的,这或许是一个很有趣的线索,来表明顾城对谢烨的情感——他与自己笔下的“你”,一定是心意相通的。“你老是不让我走出去,我真喜欢这种安全”,可是这种“令人喜欢的安全”,是建立在一段有足够乐趣时光的基础上的。他需要从“他者”身上,汲取生活的趣味和欢愉,一旦这愉悦的来源回到原本应该存在的地方时,他势必需要某种方式,来挣脱这种“安全”,去寻找另外的意义。

  譬如,“劈开它”“劈开自己”。

  对于顾城生活中的情感关系及其流变,总是与他对自己的“考察”密不可分。在大多数时候,顾城是厌恶自己的,厌恶自己的污浊,厌恶自己逃不开情欲的纠葛。他渴求的是清爽明澈、如海风般明亮的生活。

  这样的感受,多少有些宝玉以为的“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之感——那是雪芹先生自己的体悟。自己向往着澄澈,可污浊却似乎与生俱来。也许每个书写者,都在以这样的方式“自我厌恶着”:

  “我太极端,写书一页页把我打开,才知道我早就疯了。”

  这也就是个永远的悖论了。你要成为自己,成为一个澄澈的、干净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你必然要把自己解构,“一页页打开”,可被打开后的自己,也许只是个疯子,一个胆小到不肯接纳和承担日常生活的繁复冗杂,却又大胆狂妄地追逐着情欲欢愉的疯子。

  如果一个人负担太多,他又能承受下来,他便是值得钦佩的;可即便是负担不来的人,也是值得怜爱的——他的死,因为一度的勇气,也必将是一部极佳的作品。

  因为在某个时刻世界的某个角落,那个人还曾心怀澄澈无比的奢望,向往天边会有一座只有明媚与清爽的城池。至于这奢望早就注定的幻灭,他也许,也是知道的。(文| 暗蓝色的海)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