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南曲大师与花背篓

  • 作者: 笔锄同耕
  • 发表于: 2015-04-27 21:24
  • 字数:2826
  • 人气:1985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在清江与天池河的交汇处,有一个叫上坪的村庄。村子里有位手艺特别精湛的篾匠师傅,做的花背篓远近闻名。因为他的名字叫覃圣,一般人都称呼他圣师傅。圣师傅去别人家做篾匠活的时候,常常是背篓里背着做篾匠活的工具,手里提着一把油光水滑的三弦。

 

覃圣的三弦是用来唱南曲的。他的南曲唱得极好,常常是自弹自唱。每当三弦弹得铮铮作响,南曲唱得字正腔圆时,仿佛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将一种意境渲染的淋漓尽致。南曲又俗叫丝弦,是湖北地方曲艺中比较古老的一种曲种,绝大多数南曲艺人是土家人,其唱词文雅,唱腔优美。作为土家人的后裔,覃圣12岁就开始学弹三弦。覃圣的师傅既是手艺超群的篾匠师傅,又是久负盛名的南曲大师。覃圣的师傅白天叫他做篾匠活,晚上在煤油灯下叫他唱南曲,他们的师徒情分赛过父子。尽管覃圣演唱《春去夏来》比师傅已略胜一筹,做的花背篓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覃圣仍然没有离开师傅,直到师傅年老腿脚不方便了,覃圣才另立门户。

 

毫不夸张地说,覃圣做的花背篓独树一帜,无人能比。做工精细,式样美观,经久耐用。如果哪家有了孕妇,必定把覃圣请到家,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花背篓。花背篓做好后,老板除了正常的给工钱,还得封个红包,称之为喜钱,而这红包覃圣是万万不能拒绝的,拒绝了红包老板会认为不吉利,反而十分的不高兴。天性善良的覃圣得到工钱之外的红包觉得受之有愧,求得心安的办法是这家孩子出生后整喜酒,他便不请自到,唱个通宵的南曲,不收分文。

 

当然,哪家娶媳祝寿,覃圣也会提着三弦去唱个通宵,以示祝贺。邻村的田大哥结婚的时候,田大哥专程来到覃圣家,请他去唱南曲,覃圣理所当然地没有推辞。覃圣没有想到,这位成为田嫂的新娘子竟是那般美丽,在乡村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面对美女,覃圣有了超常发挥。他从春去夏来,不觉又是一秋唱起,眼前就浮现出一幅画面,他顺着这幅画面一气呵成地弹唱道:柳林河下一小舟,渔翁撒网站立船头。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执丝杆,腰系鱼缆。左边下起青丝网,右边垂下钓鱼钩,钓得鲜鱼沽美酒,一无烦恼二无忧。但只见波浪滔天忙解缆,柳林之中去藏舟。风波浪里逍岁月,绿水河中度春秋。春风不用银钱买,明月江中鱼伴游,南腔北调任咱唱,就是那王孙公子不能得够,喜的是清闲自在不爱风流。一曲唱完,所有听众都醉了,寂静无声。田嫂不知是对这首曲子情有独钟,还是被覃圣英俊潇洒的外表所倾倒,目不转睛地盯着覃圣时有些失态。不知谁大声地喊了一声好,雷鸣般的掌声才经久不息地响起。

 

覃圣回家的时候,田嫂破例出来送他,为了对他表示感谢,将一双鞋垫送给了他。当覃圣看到鞋垫上绣的鸳鸯戏水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鸳鸯戏水的鞋垫,一般是姑娘送给男人的定情物,这样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知为什么,覃圣还是鬼使神差地接受了。

 

这件事过去不足五个月,田嫂又来到覃圣家请他去田嫂家干篾匠活。那是一个热浪滚滚的夏季,活泼劲辣的田嫂突然消瘦下来。她被相思之苦折磨得寝食难安。她新婚的丈夫被队长不怀好意地派去外地当民工后,她在队长面前竖起了高高的防范。田嫂请覃圣给宝宝做花背篓是假,想听覃圣唱南曲是真,因为她的宝宝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可覃圣的师傅刚刚驾鹤西归,还没有走出悲伤的阴影,常常唱着南曲《悲秋》排忧解闷。有一天午后,覃圣正唱着《悲秋》的段子,不知原委的田嫂不客气地问他:“你能不能唱些欢快的段子?唱《春去夏来》就比这些好听多了。”覃圣苦笑着说:“我欢快不起来。”田嫂从他的叙述中知道了原委,有些歉意地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于是田嫂搜肠刮肚地想出了安慰覃圣的语言:每个哭着来到世间的人,带给亲人的是无尽喜悦,每个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带给亲人的则是永远的悲痛。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是无法抗拒的。

 

这些听起来有些哲理的话,让覃圣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有一天收工后,覃圣借着月色,在门前专心致志地弹唱着《春去夏来》。覃圣正弹唱得如痴如醉,田嫂听得聚精会神时,三弦中间的那根弦蹦的一声,断了。覃圣一时不知所措,田嫂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按照当地一种毫无科学的说法,覃圣在田嫂家弹唱南曲,弦突然断了,而且是中间的那一根,是极不好的兆头,当家的可能有灭顶之灾。田嫂由此忧郁起来。覃圣百般安慰田嫂,违心地列举种种旁证,说许多事只是偶然,没有必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就是这种相互安慰成了一种缘分,这种缘分落地生了根,扎进了彼此的生命中。

 

以后的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田大哥在工地炸石头时不幸遇难。庆幸的是田嫂已怀上孩子。尽管田嫂知道这孩子是田大哥不在家时怀上的,她决定瞒住这个天大的秘密,她觉得对不住田大哥,她不能让田大哥断了后。她的儿子出生后,她断绝了与覃圣之间的一切来往,免得别人对号入座,招来非议。

 

在这之后,史无前例的文革爆发,覃圣的南曲成了封资修,三弦被碎为数段,踏上了一只脚。做篾匠活成了单干副业,篾匠工具被大队没收,覃圣只能在生产队老老实实接受劳动改造。

 

农村实行责任制后,覃圣开始重操旧业,成了人人敬重的篾匠师傅。至于唱南曲,那是长阳南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县文化单位对唱南曲的人做了一些统计,发现会唱南曲的人已不多,已有失传的危险,于是采取了一些抢救措施,其中就有南曲大师选拔赛这一项。覃圣毫无争议地选为南曲大师,而且是五位大师之首。因覃圣满了70岁,享受高龄民间艺人津贴。

 

覃圣从县里开完会回来,田嫂就来请他去为快出生的孙子做花背篓。覃圣走在去田嫂的路上,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田嫂未出生的孙子会不会是自己的亲孙子呢?他决定拿出看家本领做一个最漂亮的花背篓。非常意外的是,覃圣砍竹子的时候,就有种不详的预感。做一个花背篓的竹子,砍的竹子做两个还有余。划篾的时候,篾总是没来由的断掉,任凭覃圣百般谨慎,还是防不慎防。做背篓的时候,也是差错不断。覃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这个花背篓时,感觉与他以前的水准大相经庭。望着自己很不满意的花背篓,覃圣心里涌起一种悲凉,他确切记得师傅曾对他说过,出现这种状况极为不利,不是生产不顺,孕妇性命难保,就是小孩很快会夭折。

 

完工后,覃圣拒收工钱,田嫂不依。硬塞给他一个红包,覃圣百般推辞,田嫂大为不悦,质问覃圣是不是因为刚被评为南曲大师就架子大了。覃圣无言以对,只得假装旧情难忘地说,我们俩谁跟谁呀。然后凑过去假装要吻她 ,田嫂用手挡开,嗔怪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老不正经的。覃圣趁机匆匆离去。

 

田嫂的孙子出生两天后,真的不幸夭折了,田嫂认为是覃圣不收红包造成的,蹲在覃圣门口骂了三天三夜,覃圣没有搭理田嫂半句。遇上这样砍树遇节的事,覃圣也是悲痛万分,把年轻时同田嫂好过一阵子不说,乡里乡亲的,谁不图个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可是覃圣又不能对田嫂解释什么,只能强压怒火,坐在堂屋聚精会神的弹着《悲秋》的段子:梧桐落叶金风送,丹桂飘香海棠红。是谁家,夜静更深把瑶琴扶弄?猛听得,檐前铁马响叮咚。平沙落雁,静夜闻钟,这凄凉,想来更比相思重。卧牙床,好比做一场相思梦。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