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张春秋:自幼学梅 手指为练戏变形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5-20 19:38
  • 字数:1000
  • 人气:1063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原文刊载于2014年8月1日《大众日报》。

  仔细观察张春秋先生的手指,会发现先生的指尖与常人不同,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往后翘的弧度很大,双手合十时,无法并拢。究其原因,先生坦言,“应该是小时候耍盘子被压成这样的,铜盘太重。”边说边拿出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有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左脚站在一个大球上,右脚扳着朝天蹬,左手耍着盘子。这就是幼年的张春秋先生,谈起这段经历,张先生没有怨恨,反而是一种坦然与感恩。张春秋先生说,“其实这很正常的,对戏班来说,你是摇钱树,必须要学好本事能上台演出赚钱。因为吃了苦,所以基础扎实,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不识字的,要唱的内容全部都是用脑子硬记下来。”

  看着这样的张先生,不禁鼻子一酸,年少被卖,在戏班学艺,建国后中断舞台生涯6年,拜师梅兰芳先生,学梅派,经历文革,演出红嫂,至今近90高龄仍在舞台上演出。提起梅派,提起传统戏,张先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梅先生的手指都是戏,我喜欢学梅,最早的时候有带子,我就跟着,后来梅先生来了,就跟着梅先生,当时梅先生50多岁,我本身就喜欢学梅,有的学张、学程、学荀,但是我就喜欢学梅。程派嗓子不好呢,压唱,尚派的唱腔我不习惯,荀派的大部分花腔花哨,梅派大方大气。”寥寥几语间,三次说到喜欢学梅,足见对梅派真心的喜爱,而对于梅先生的梅派传统戏,张春秋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但是张先生一再言明,自己并非对梅先生的改革,而是“改一改”,言谈之中对老师尊重尽显。就拿《贵妃醉酒》来说,从字句中,比如“皓月当空”的“空”字,张先生认为,不应该直接上去,而是应该辗转一下,徐徐向上,“恰便似”的“似”字,应该更加婉转,略停一下,平过去。从细节上,皇上约了贵妃,却又突然驾转西宫,在贵妃等皇上的过程中,太监高力士不应该一点都不知晓,这在逻辑上说不通的。所以,这个地方改成当贵妃边唱边走接近百花亭时,高力士增加了一个打探的动作,并与裴力士有哑语交流,这么改一下,戏更好看。

  与张先生聊天时,她刚做完眼睛手术,再有一年就要迈入90高龄。而在此之前,张先生在腰部受伤的情况下,亮相北京某京剧演唱会,她是被两个工作人员搀扶上台的,因为她婉拒节目组让她坐着唱的要求。削瘦的身子,让人心疼,但铿锵有力的话语,却让人崇敬。她对梅派的执着,对京剧的义无反顾,当张春秋先生应我所求,演唱“海岛冰轮初转腾”时,感觉不到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而是雍容华贵的贵妃。(金昱杉)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