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余秀华:相信诗歌 相信真诚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5-26 20:07
  • 字数:1534
  • 人气:1118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需要多少人间灰尘才能掩盖住一个女子/血肉模糊却依然发出光芒的情意”——过去两天在天津大剧院上演的《我的诗篇》工人诗会,受邀加盟的女诗人余秀华成了诗会中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舞台上的她,一字一顿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比起她“标题党”的成名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纯情带着些许血腥的诗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完整的余秀华。在诗歌的世界中,她以一颗孩子般圣洁的心灵仰望着心中的爱与情,那里的她是自由的,是完美无缺的。

  早在余秀华刚刚确定加盟诗会的时候,记者就通过天津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向她发出了邮件采访邀约,几经努力仍未果后,工作人员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余老师是小孩脾气”。因为母亲罹患癌症,余秀华最近一直呆在医院里照顾母亲,不得不暂时远离了诗歌与聚光灯。不过为此次诗会,余秀华还是坚持抽身赶到了天津。记者再次向她表示希望当面采访,这次出奇的顺利,前日下午,精神不错的余秀华与本报记者谈起了她的诗歌世界。

  “给诗人、诗歌贴标签,这是很有问题的。诗歌是自由的,贴了标签的诗歌不代表诗歌的本质,贴着标签的诗人也不是好诗人。”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余秀华成名后就被贴以“脑瘫诗人”“农妇诗人”等各式各样的标签,她在很多场合表示过对这些标签的反感,这种感觉至今仍是有增无减,甚至对这场工人诗会,余秀华都持有保留意见,现场有人问她是否喜欢诗会其他诗人的诗,机敏的她立刻看穿了提问者的意图,哈哈大笑后,她“小孩脾气”中的爽直和刁钻给出了回答:“我还没有读过他们的诗,怎么能谈喜欢?不过我也不认可‘工人诗人’这个标签。”记者问她,希望外界今后怎样介绍自己,她不假思索地答出“就说是‘余秀华’”。

  余秀华的诗歌已经火了大半年,在助推她诗歌的人群中,图利者有之,炒作者有之,批判者有之,但大部分都是为她诗歌中流露出的火热的真诚所打动的普通读者。余秀华向记者坦言,她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的诗歌为什么会火,但她坚信,世界上始终有一些人是非常真诚地创作或欣赏诗歌的,就算没有诗歌,这些人也都是各自世界里的真诚者。当被问及是否关注当代诗坛存在着功利创作的现象时,余秀华抢着说:“我不知道什么是诗坛,但我认为写诗是没有出发点的,有目的地写诗不好,更不能拿来赚钱,在我看来只要是喜欢写诗,就够了,它更像是一种本能的抒发。”

  从一个先天脑瘫、命运曲折,每天靠诗歌慰藉心灵的农妇,到一个红遍诗界并被主流所接受的知名诗人,这半年多的经历无疑将给余秀华的生命烙下厚重的印记。谈及此,真诚的余秀华在记者面前敞开了心扉,她说:“以前我的生活很封闭,不被理解的人是孤寂和渺小的,当时我只能在网上和别人交流,我心直口快,和一些人有了争论。现在经历的多了,什么样的人都见过,心胸开阔了一些。但我想如果我现在的时间可以多到用不完,我还是会像以前一样,那是因为真的有兴趣。”日子好转,多年的爱好也有了丰厚的收获,但摆在余秀华面前的挑战还有很多,儿子的成长、母亲的病情让这位诗人回归到一个正走向中年的普通女人角色,记者问她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希望和计划,余秀华淡淡地说:“生活怎样安排我,我就怎样跟着生活走,希望?我并不敢想。”说完这些,余秀华自己总结性地说“很悲观”,随即是一声意味深长的苦笑。

  由于身体的先天原因,再加上近期的牙痛,余秀华在谈话时的吐字较为吃力,但正是在她艰涩的一言一语之间,记者感受到的是如她笔下诗句一样的滚烫与执着。采访结束后,有读者拿了三本《月光落在左手上》诗集请她签名,余秀华轻轻掀开封皮,右手抚压着纸面,左手抓着笔,一笔一画地写下了三个笔体稚嫩的汉字:余秀华。那一瞬间,记者不禁想起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中写下的诗句:“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翟志鹏)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