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楼文化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
以秦淮八艳为例
曹瑞冬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 南京 10307)
摘要:
也许,青楼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奢靡颓废、灯红酒绿。很多时候,它也是一个文化文化汇集之地。一步唐宋文学的发展史,同时就成为青楼文化的一个繁荣史。[1]关于青楼文化与江苏文化,他们之间通过青楼联系在一起,也随之带来相应的影响。纵观青楼文化史,江苏自古为青楼文化繁荣地,最突出的名妓代表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妓——秦淮八艳,在江苏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文化地位,与江苏文化紧密联系,并且对后世江苏乃至全国文化都有很重大的影响。《论青楼文化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会从探讨青楼文化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出发,以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为例深入探究联系与影响,进而论证江苏乃至中国对于青楼文化应当坚持的态度,并进而探索中国和江苏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应当坚持践行的道路。
关键词:
青楼文化 秦淮八艳 江苏文化 联系 影响
Contact and influence of the brothel culture and Jiangsu culture
In eight Yan Qinhuai as an example
Ruidong Cao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ineering College,Jiangsu Nanjing 10307,China)
Abstract:Perhaps, the brothel is not as people imagine extravagant and decadent, scene of debauchery. Most of the time, it is also a culture of collecti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one step of Tang and song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has become a prosperous brothel culture history. [1] about the brothel culture and Jiangsu culture, between them the brothel together, also will bring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Jiangsu brothel culture, since ancient times for the brothel culture prosperous, the most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courtesan is Nanjing Qinhuai River eight talent prostitute -- Qinhuai eight Yan, occup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culture i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Jiangsu,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e of Jiangsu, and has grea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of Jiangsu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culture. "Contact" effect on the brothel culture and Jiangsu culture will be starting from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 and influence of the brothel culture and Jiangsu culture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Qinhuai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eight Yan contact and influence, and that of Jiangsu and Chinese the brothel culture should adhere to the attitude, and then to explore i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and Jiangsu should adhere to the road of practice.
Keywords:Brothel culture;Qinhuai eight Yan;The culture of Jiangsu;Contact;Influence
一、青楼文化总体概述
1、青楼概述
(1)青楼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热闹有不同的见解:
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南朝梁 刘邈《万山见采桑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 杜牧《遣怀》
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红粉追欢。——《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三句关于青楼的诗句指的青楼都是妓院,青楼这个词,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但不知不觉间,青楼这个词有所偏指,这大概是因为它本来的意思与艳丽奢华的生活有关。唐代之后,青楼的偏指意思居上,反而成为了烟花之地的专指,与平康、百里、章台等词,不过多了一些形象
感,多了一些风雅之意而已。于是,青楼成为了烟花女子专营场所的总称了。
(2)青楼发展史
时期 具体介绍 分析
萌芽期
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官妓
越王勾践——营妓
汉代、南北朝——家妓 在这个时期,青楼处于萌芽时期,妓女发展史处于国家以及政府垄断,文化传播局限于上流阶层。
繁荣期
先秦开始出现——私妓
唐代兴盛——私妓
宋元明清——延续与发展 这个时期,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文化传播越来越有动力,诗词曲、明清小说文化走向繁荣,妓女这个行业越来越有社会基础和文化底蕴。
衰落期 明清——走向衰落
近代民国——被取缔 明清时期的封建文化与青楼共同开始面临危机,对于高雅文化的探索与追求更加强烈,而另一方面,恶劣的青楼文化不断滋长,文化前途堪忧。
2.青楼文化
衣着华丽的女子,妖娆妩媚的身姿,翩翩的舞蹈,柔美的歌声,让让你暂时忘却了世俗的艰难与悲苦。这个地方,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青楼。然而,青楼在历朝历代却诞生着很多丰富的故事,有关风尘女子,有关他们的恩主,青楼都是他们人性表演的巨大舞台。
青楼,也是一种文化?青楼亦有文化哉?
在历史中,身居高位的时代人物与身份卑微的青楼女子成为知己,往往是历史不经意间写就的爱情传奇。青楼,成为了时代知识分子的避风港湾。中国古代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妇女文化,在对女性知识剥夺的封建社会,能够有才华、有艺术、有品位的女人大多是集中在青楼。青楼也就相应地成为了学术知识交流的一个关键舞台。才子佳人的文化共融在此揭开帷幕,那个年代,能够有机会接触文化的也只有这样的艺伎。
青楼文化是伴随着时代文化而逐步走向繁荣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化逐步挣脱封建的束缚,由少数阶层走向人民大众,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时期的青楼文化尤其以江浙一带最为发达,正如刘斯奋表示:“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名士和名妓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有着共生共存的关系。此外,在古代的中国社会,妇女受三从四德的传统礼教束缚和压迫,文化教育、人身自由的权利都被剥夺,个性和行事也得不到彰显。而名妓因其另类的身分,所作所为反而显得希罕特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2]
青楼文化与经济、政治和名妓之间存在联系与影响,对历史和后世产生联系与影响,而贡献卓著的是历代的名妓与名士,如南明时期秦淮八艳是那个年代杰出女性的代表着,在明末清初文化论坛上和整个士林中都占据了很关键的地位。
二、江苏文化概述
1、江苏概述
江苏,中国第一大省,简称“苏”。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为“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与“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之简称。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江苏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样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省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3]
作为江苏人,关于我对江苏的认知与理解,江苏在全国来讲都是属于发展比较完善的地区。江浙一带自从南宋以来就已经开始成为全国经济政治中心,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其物阜民丰,具有强大的旅游资源,强劲的发展后盾,其历史渊源十分浓厚。而就个人观点,江苏在长期取得长远和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关键是在于江苏的人口素质较高,这与江苏长期以来的社会文化具有很大的联系,这对于江苏稳定的发展环境而言,具有很大的好处。在未来的很长一段过程,中国江苏都将会是沿着一条稳步高速的道路继续前进,保持良好的势头。
2、江苏文化概述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兼具南北色彩,具有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的特点。江苏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流融汇的重要地区,历史上经历多次南北文化大交流,包括商末吴人东迁与周初徐人南迁、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唐代安史之乱、两宋之交靖康之变、明初迁民云南与移民“填实京师”。周边地区文化对江苏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有:越文化影响——吴越同族,齐鲁文化影响——史前徐淮和齐鲁同属一个文化系统,徽州文化影响——徽商对维扬地区商业文化影响很大。
全省地域历史文化主要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苏东海洋文化”等组成。吴文化——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等,以春秋时期建都苏州的吴国为基本条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毗邻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为中心地带形成文化圈。[4]
江苏在文学、美术、音乐、戏曲、舞蹈、建筑、饮食、传统体育与竞技、教育、科技、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方面资源丰富,形成独有的江苏文化。江苏文化主要体现在水乡文化方面,以苏锡常镇四市特征明显,蔚然成风。江苏在文化发展历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有益文化,并且在以文化为背景下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江苏文化总是伴随着社会变革而重新走上一个新台阶。商业是江苏文化蓬勃发展的较大动力,同时,地域对于江苏文化形成起到了融合作用。江苏文化种类全、资源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考证秦淮八艳,不得不承认,秦淮八艳在文学、美术、音乐、戏曲、舞蹈、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对于明清两代乃至当今时代的江苏文化都有很大的辐射作用。青楼女子多情多才,又身在江南繁华地,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了了一个江苏文化。
3、秦淮文化
对于秦淮文化,首先我先从两位名家的不同描绘出发:
(1)山塘绿水,酒地花天,烟月红桥,争船箫局。大江南北,述冶游者,无不哆口繁华,醉心佳丽矣。至于记金陵之琐事,听石州之新声。渡接青溪,居连白石。 单舟叠舸,钗飞钏动之场;六柱重阑,簧暖笙清之会。盖其喻江、孔粉犹多,拾沈齐、梁,风流未沫。故连俊侣,恰欢棕,以秦淮之最。[5]
(2)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6]
从这两段我们可以看出,秦淮是繁华与宁静的结合体。南京乃至江南的历史从秦淮便可见一斑,秦淮文化是整个江南和江苏青楼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与历史现实息息相关。前一段的秦淮胜景图俨然如是明末最鼎盛、最繁华的景象,“纸醉金迷” 、“六朝金粉”的秦淮河在浮华中永生,代表着文化艺术的巅峰,此时的青楼已经成为了最具有文化内涵的全国文化中心。而后一段,朱自清所描绘的秦淮河,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逐渐失去了昔日风韵,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浓墨重彩为它猛绘一笔,再次展现了浓装艳丽秦淮河的风采。这样的秦淮河宛如南明覆灭之后的秦淮景象,然而,秦淮河、秦淮文化、青楼文化在康乾盛世里又迎来了新的巅峰和辉煌。
如果说江苏文化甲天下的话,那么秦淮文化便是江苏文化的核心力量,伴随着南京这座古城,看淡历史变迁、人情冷暖、文化汇集。秦淮女子一度成为风尘女子的代名词,在以秦淮为核心的江浙各地,包括杭州、松江、苏州等地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生的华美乐章和开创一场惊世的文化之旅。
秦淮名妓活在秦淮,也吮吸着江苏的空气,她们的一眸一笑、一诗一词都有可能影响一代代人的文化生活,才华和艺术在那些青楼里演绎出最佳的完美,她们的生命与清水和骄阳联系起来,成为了那个年代女性代表的佼佼者。
成为优秀的女人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如是近代民国的女性作家,秦淮八艳成为了秦淮这个大观里的“金陵八钗”。
三、秦淮八艳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
1、南明史考证
认知秦淮八艳,最先应当从秦淮八艳所处的南明史进行考证。南明历史,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为短暂的岁月,远不如东晋以及南宋那样漫长,可是也是最特殊、最受广泛关注的、最能够考验明末知识分子气节的试金石。
南明的历史在我国史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包括了大顺军攻克北京以及随之而来的清兵进入山海关问鼎中原以来一直到康熙三年(1664)夔东抗清基地覆灭的各地反清运动的历史。从不同的角度看,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南明,是因为以崇祯皇帝朱由检为首的在北京的明朝廷业已覆亡,这段时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而弘光、隆武、鲁监国、永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击清朝的暴虐统治,并不仅仅局限于南方,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抗清运动连绵不断,波涛叠起,清廷统治者多次感到患生肘腋,不得不动用重兵围剿。[7]
南明的历史涵盖了士人、名妓、皇帝以及军人等不同社会阶层。北京的明朝覆灭,开始了南明的新纪元。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可能不得不将南明的灭亡视其为必然。明末的江南文人学士,在历史转折时期,一些人投笔从戎,献身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抗争中,更多的把他们对于国家灭亡的哀伤之情记录在册。同时,明末江南文人社团多如牛毛,这些社团不是单纯的学术团体,大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他们留下的大多作品都是站在自己的党争立场上,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南明这个时代是一场悲歌,富庶的江南经历了一场血的悲歌。小说《白门柳》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因为其写出一段南明和秦淮的悲歌,但小说不能够代替历史。而《柳如是别传》,原题《钱柳因缘诗释证稿》,是陈寅恪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作。
很多人都觉得陈寅恪先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一部《柳如是别传》很傻,可是《柳如是别传》不单纯是写一个名妓柳如是,而是在以柳如是、钱谦益为核心写了南明时代江南文人士族的生存状态,创作了一场关于明末清初的秦淮悲歌。
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八艳中的柳如是、顾眉生、寇白门后来都从良跟随明末的历史名臣。明亡后,八艳中许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到追捕。陈圆圆,董小宛也由此出现在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生命中。秦淮八艳倾国倾城,在南明的时代中,体验到了繁华到衰败的全过程,她们用她们的文学、艺术以及语言和人生来观察甚至造就了这段南明历史。她们只想要创造艺术,却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历史的气息。
的确,正如电影《柳如是》的开场白:“作为女人,我生错了时代,但恰恰又生对了时代”。古今中外的人们看待历史,从未有过像观察青楼女子一样来研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不是不值得尊重,而是我们需要用心来追求其人的品质力量,追寻其人生轨迹和历史轨迹。南明的历史是因为比较才能够有其价值,秦淮名妓和江南才子的相互比照下才能够显示出这个时代的不平凡。
如果研究南明的历史,必然会牵扯到南明与后世的文化,这段文化是用生命与情感描绘的,江苏的文化也是拥有这样的契机与丰富的社会内涵才能够彰显其价值。
2、秦淮八艳综述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风雨飘摇。于是乎,文人的风采与名妓的风流共同装扮着这一时代的繁荣,绝顶聪明的妓女与放浪形骸的士人一起成为历史上一道美丽哀艳的风景。秦淮八艳也由此应运而生。这里有帝王将相的刀光剑影,有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有美艳绝伦的倩影,更有气节非凡的粉黛英雄。她们用自己的美丽和生命吟唱出一曲曲壮丽的人格和操守的赞歌。[8]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金陵八艳,色冠一方,她们的命运与帝王将相紧连在一起。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帝王将相的许多令常人难以理解诡异出格的行为都可从她们的命运中找到答案。英雄爱美女,金陵八艳之艳,可谓艳之极至!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我曾经到此出来过瞻仰,江苏各地也都存在着秦淮八艳的足迹,她们活跃于江浙地区,洋溢着生命的最可贵点。
秦淮多名妓,最著名的要数秦淮八艳,而整个秦淮犹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最杰出的是金陵八艳,紧接着是葛嫩娘之流。整个江南最有才华也最有名气的是秦淮八艳,她们以才艺会友,并且能够与复社、东林党人谈论政治。其中,她们交往的对象是那个年代文坛的领袖。伴随着历史,她们经历了秦淮由盛转衰的全过程。陈圆圆、顾横波等人移居北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历史的变革明朝复社四公子,陈贞慧隐居,冒辟疆放浪,方以智出家,侯方域入仕,而钱谦益等江南文坛领袖却叛国降清,入朝为官,相较之下,秦淮八艳虽是青楼女子,却心系天下,关心国事,拥有较高的民族气节,在反清复明的事业上贡献出很大力量。
名仕爱名妓,两者通过才华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倾吐爱意,成为当时的一番佳话,她们的梦想就是爱情,为了心中的那份唯一,她们将生命都给了对方,奈何红颜多舛?秦淮八艳在乱世中一路飘零。青楼女子大抵有三种命运,一种是
脱籍从良,嫁予良人,第二种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尼,第三种便是终于成为老鸨。可是,在秦淮八艳之中存在一位拥有平等独立意识的女性——柳如是。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好命的青楼女子,也是受万人瞩目的交际花,她用尽一生时间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秦淮八艳是生活在南明历史暴雨中的孤帆,她们抓紧了命运的稻草,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们至少将文化以及品格留存在江苏的文化发展史上,活出了青楼女子不平凡的一生。
3、马湘兰、寇白门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
(1)马湘兰(1548—1604),秦淮八艳之一,生于金陵,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是秦淮八艳之一。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9]
马湘兰与王稚登的友谊如同墨兰图一般,清幽典雅,没有那样的炽烈,更没有那样的热情,马湘兰更加倾向于红颜知己,如是空谷幽兰,她所需要的是友人能幸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愫,马湘兰以其如兰品性和超逸的画兰造诣以及对爱情的痴情坚守脱颖而出位列八艳的。万紫千红中她独独钟情于兰,画兰功夫旷古烁今堪称一绝,借物言志的兰花诗更不胜枚举,因此她的诗文和画作被当时文人雅客争相收藏,她也成了许多江南才子王孙贵胄追逐的对象。
马湘兰绘画造诣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 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马湘兰的绘兰的神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样一位奇女子如同《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死亡的时间很是相似,而马湘兰凭借其人格魅力和绘兰的高超技术不仅赢得了高洁品性的世人尊重,也因此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女画家。其文化联系主要体现在绘画方面,对江苏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在景物画方面更加有了新的造诣。郑板桥酷爱画竹,而马湘兰独爱幽兰。
(2)寇白门又名寇湄,金陵人,秦淮八艳之一,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历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怀称她“风姿绰约,容貌冶艳”。“今日秦淮总相值”,是钱谦益对寇白门的才与貌的赞誉。寇白门的一生,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10]
寇白门因钱谦益的一句而得名,寇白门和柳如是性格很接近,也是秦淮八艳中最终身份地位最高的一位。柳如是的婚礼是在青天白日下举行,而寇白门的婚礼虽然是在黑灯瞎火中举行,但却是明代以来南京最盛大的婚礼。秦淮八艳的最大共同点是希望凭借才华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瞩目,她做到了,但是她所谓的幸福只是昙花一现,终究还是逃不过孤苦的命运,他最爱的人为了生存背叛了她,她的一生如同是最美丽的花盛开在黑暗里,虽然有人欣赏,但终究还是会走向衰败。
寇白门最佳的文化成果大概是与顾横波帆反串小生共同演绎戏曲,而其重义守信,一诺万金的高洁品行赢得无数人的青睐。白门在古代也是南京的代名词,寇白门就是南京秦淮河这样的存在,虽只是短暂的辉煌与繁华,也要抓紧着这样地释放出青春与美好。
4、顾横波、卞玉京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
(1)顾横波(1619年-1664年)原名顾媚,又名眉,字眉生,别字后生,号横波,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秦淮八艳 之一,工诗善画,善音律,尤擅画兰,能出己意,所画丛兰笔墨飘洒秀逸。作有《海月楼夜坐》、《花深深·闺坐》、《虞美人·答远山夫人寄梦》、《千秋岁·送远山夫人南归》等诗词,收入所著《柳花阁集》。受诰封为“一品夫人”。
顾横波有“南曲第一”之称,才貌双绝,我行我素的个性在那个年代都是很少见的。顾横波相对于其他秦淮八艳,更有贵妇人的感觉。龚鼎孳题诗:“腰妒垂杨发妒云,断魂莺语夜深闻;秦楼应被东风误,未遣罗敷嫁使君。”顾横波就是这样,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在意追随永恒的爱情。后来,龚鼎孳入京为官,成为了三朝臣子,崇祯朝代、大顺皇帝以及满清朝廷,顾横波劝夫君殉国,但却也无法改变国亡的厄运。其与江苏的文化联系与影响既包括在戏曲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同时,在中国妇女解放进程中开始了一段萌芽过程。女人不是天生为了男人而活的,女人也是生命的个体,拥有自我的情感,自己快乐不一定需要别人也快乐。
(2)卞玉京(约1623——1665年),又名卞赛,后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秦淮八艳之一。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变身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11]
有专家认为《红楼梦》中的妙玉这个人物,作者是按卞玉京为原型来写的。妙玉也出身仕宦之家,父母双亡,“模样又极好,文墨又极通,经典又极熟”,她遁入空门,带发修行,依靠贾府度生,因不合时宜为世人所不容。卞玉京是秦淮八艳中爱情坎坷的女性,她最爱吴梅村,可是他们的爱情经不起时代的变迁与阻隔。吴伟业的《圆圆曲》以及《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寄寓身世之感,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风格沉郁苍凉,华丽典奥。卞玉京如同一个最完美的作品,而吴伟业这位大家在为这件艺术品作一篇序。妙龄女子独卧青灯古佛旁,是时代的悲伤,相爱的人禁不起时代大潮的考验,也只能够通过诗词寄托哀思,也是在对这个时代发出哀怨与控诉。
吴伟业与卞玉京两者相互交流文化,在咏史诗这件事情上创造了新的风格与奇迹,开创了咏史的新风气,而他们的爱情却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悲剧爱情的代表。江苏文化在吴伟业咏史诗的基础上也让我们看清了南明历史国破家亡的时代命运。
5、李香君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
林语堂为香君题诗
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香君一个娘子,性格是个蛮子。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
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是个蛮子。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
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12]
李香君以一部《桃花扇》而闻名,李香君的生命历程是南明的一部分历史,他与侯方域的爱情成为了一段旷世传奇。李香君的人格魅力是在于其坚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然正气,她斥责阉党,心系民族危亡,临死最后一刻仍不忘:“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相知、相爱、相守,又经历过相别,相逢乃至生离死别,桃花扇上记载了他们的爱情与时代的大潮,李香君的鲜血染红了桃花扇,也染红了整个大明所有有正气的人们的追寻。可是,现实不如文学作品描绘的那样美好,侯方域最后成为了满清政府的进士。但其实《桃花扇》这部作品倾向于赞扬复社党人,贬斥与阮大铖为首的阉党。正如高晓松所说,南明的覆灭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东林党人的昏庸腐朽,这样的民主是很局限的。
李香君的生命很短,还未来得及好好享受生命的美好就这样地离开了,可是,一种正气从她身上涌现。林语堂在抗战初期写的题诗,是希望李香君的高洁品格和浩然正气能够成为在外敌入侵时的正气索引。李香君在秦淮八艳中最刚烈,也最重感情。她虽然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但是,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去追寻那些人世间最完美的品质,那大概就是正气了吧,那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随意毁弃的价值观,在现实意义上,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风气应当在接受李香君文学作品的熏陶下重新地发扬开去,成为讲文明、树新风的新坐标。
6、董小宛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
病眼看花愁思深,
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
柳外时时弄好音。
——董小宛 《绿窗偶成》
就气质而言,董小宛绝对可以衬得上是大家闺秀。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中秦淮八艳就占据了其中四位。陈圆圆拼的是绝代的美貌,柳如是拼的是文学才华,李香君拼的是贞烈,而在十大名妓中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女性中最柔情的。其实,在繁华的秦淮河边仍能够有这样一位能够时常保持心灵宁静的奇女子。董小宛不是最优秀的,她的生命犹如林黛玉一般,更加借助葬花这件事儿表现出了其生命的哀怜。
冒辟疆的书斋名曰 「影梅庵」。冒辟疆曾撰《影梅庵忆语》追忆他和其妾秦淮名姝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名士名媛,才情俱至,字里行间,哀感惋艳,虽琐碎记来,却情真语挚,不难领略到封建礼教下透露出的一缕春光。名士名媛,才情俱至,字里行间,哀感惋艳,虽琐碎记来,却情真语挚,不难领略到封建礼教下透露出的一缕春光。不久前,这或许是董小宛对江苏省文化的影响。北方昆曲剧院原创大戏《影梅庵忆语——董小宛》在首都梅兰芳大剧院公演。这出戏讲述明末清初一段缠绵悱恻、凄美幽婉的爱情加孝义的传统故事,古老的剧种,优美的唱腔,依然能引发现代都市人对爱情真谛的思考。其实爱情不是那样的大起大落,但总归是将生命交托给了对方,一辈子相偎相依地走下去。
而中国的古代十大名厨的董小宛凭借秦淮董糖以及虎皮肉等成为江苏的特产,而董小宛所发明的茶泡饭给了江苏乃至中国的女生一个借口可以瘦身减肥。董小宛嫁给冒辟疆,在一瞬间完成了青楼女子向贤惠妻妾的完美蜕变,虽然人生没有华丽的篇章,但其丰富的情感与美好的个性颠倒了众生。但才子佳人在那个年代,经历了战争的西丽,冒家的总体态度是逃亡,也在这样的逃亡里,董小宛做着与林黛玉同样的事情——葬花。董小宛和林黛玉很像,都是无法操纵自己的命运,但为了心中的那份唯一,都舍弃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生活其实很恬静,只是我们的心灵太复杂了。我们不需要浮华的世界,但却一定要有珍贵的心灵。
6、柳如是、陈圆圆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
(1)悲剧《红楼梦》于非人世界拓出一片人性天地,《柳如是别传》从历史深渊推出一团人格光明。所谓人格光明,当类于 马丁·海德格尔《BeingandTime》之Being,或日存在之敞开,或日存在之关怀。窃以为,正是这种存在关怀意义上的人格主题而不是常人所云之爱国热情,使《柳如是别传》高出于其他相类题材之作,而足以与《红楼梦》媲美。”
(2)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13]
《红楼梦》中最杰出的的两位女性一个是林黛玉,另外一个便是贾宝钗,他们两个身世遭遇很类似,但却走上了不同的极端。第一名和第二名要争第一,还会有人争第二吗?如同中国的清华和北大。其实,秦淮八艳中最杰出的两位女性一位是柳如是,另外一位便是陈圆圆。关于秦淮八艳之首的裁定,人们但一直对其有所争议,就好像是柳如是和陈圆圆她们注定都是领衔秦淮八艳的。柳如是和陈圆圆她们都倾国倾城,陈圆圆的丈夫是武坛领袖吴三桂,而柳如是的丈夫是文坛泰斗钱谦益,她们的丈夫分别决定了两座城池的覆灭——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而钱谦益献城降清,她们的丈夫都是叛国的。作为女人,她们都活错了。
如果说她们代表着《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但在不经意间又可以发现柳如是虽然有薛宝钗的能力,但却也同时具备了林黛玉的反叛精神,而陈圆圆的身世命运更加倾向于林黛玉。
红颜倾国,红颜误国,这类事情虽然不多,但至少存在过。如果不是吴三桂要冲冠一怒为红颜,若不是钱谦益的“水太冷,不能下”,兴许明朝和南明便是另类的局面。在男权极度膨胀的古代中国,女子大多处于卑微的依附地位,沦为男性征服世界的牺牲品。然而,在明清易代鼎革之际,一位出身微贱的女子,却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亡,那就是一代名妓陈圆圆、柳如是。
陈圆圆比柳如是绝色,柳如是比陈圆圆才艺高。也就是说,陈圆圆的是外在美,而柳如是更注重内涵。双方都是如柳如是的《杨白花》那样的杨花一般随风飘扬,无法主宰命运。但是,相对于柳如是而言,陈圆圆更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柳如是比陈圆圆更有一种接近现代女性的情愫。
绝世红颜,引起了政治的变动。明末有一位“以一身身系天下的安危的女子”,她就是一代名妓陈圆圆。明末清初有“诗史”之称的大诗人吴伟业一首《圆圆曲》不胫流出,遍布四方,他用诗化的语言将陈圆圆与吴三桂那悲欢离合的故事和盘托出,以曲折之笔,诛心之论,记下了那一段令华夏子孙永志难忘的历史。[14]
红颜祸水是用来被人辱骂的,可是,当所有人都在指责女人时,有何人想过红颜的心情。长得这么美,不是你所能够改变的,陈圆圆是在乱世风尘中无法抓住命运的那类人,她生命里的那些男人包括崇祯帝、李自成、刘宗敏、吴三桂,都伴随着历史大潮一步步走向了终结。可是这样的一朵芙蓉,会有机会哀怜她的命运吗?
《鹿鼎记》中韦小宝初见陈圆圆,便以为是仙女,这大概是可能的。但那个时间,另一位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已经不在这个世间了。柳如是,她的美貌虽然不及陈圆圆,但是,其文化艺术水平远远超越了其他的秦淮八艳。她是一个故事很长丰富的女人。她有过初恋,但最终嫁给了一位能够带给她一生幸福的大她三轮的钱牧斋。
柳如是的名字是她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之后”将名字改变,她主张男女平等,关心国家大事,改变装扮,与那时的复社、几社、东林党人谈论政治,这是其他秦淮八艳所无法做到的。
如果秦淮八艳各有所长,那么柳如是可以称得上是集中了几家的学问。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此外,柳如是作为传统社会一介女子,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在与其往来的名士中,张溥、陈子龙、李存我均是有铮铮风骨的民族志士,柳如是常与他们纵论天下兴亡。在盛泽时,柳如是曾对张溥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15]
柳如是的后世影响是最大的,一部《柳如是别传》将其盛赞为“民族独立之精神”,为之“感泣不能自已”。陈寅恪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是写在了王国维的墓志铭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概柳如是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的精神,虽然说秦淮八艳中个个是忠贞烈骨,但是那些的存在只不过是本性使然,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柳如是的精神是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底层女性,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独立。秦淮八艳都需要爱情,而柳如是认为的爱情应当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名仕娶名妓,婚礼只能够在黑夜里举行,如同让最美丽的花绽放在黑暗里,而柳如是的婚礼却是在青天白日下举行,而虽是青楼女子,却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见证着自己心灵的成长。这样的独立自由之精神,在今时今日的江苏和中国都已经是濒临灭绝,我们的生命应当是由我们自己做主,我们应当注重着自己的心灵世界,文化应当由我们这样的心态来构建。
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的《白门柳》以及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分别采用小说和正史的方法来描绘一个青楼女子,在此基础上,扩展到明末清初整个江南文人的生存状态。柳如是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也是第一位有史学家为其作传的青楼女子,她最大的意义是因为她超前,当今时代的很多女性都无法真正拥有她的傲骨与独立自由精神,而她却划时代地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女人形象。
柳如是和陈圆圆如果非要比较的话,我更加倾向柳如是。陈圆圆空有绝世的美貌,却无法拥有像柳如是那样实在的内涵。陈圆圆如是苏小小,是每个男人心中的一个梦,而柳如是却能够跳出时代的牢笼,活出自己,活出独立自由,丰富着生命的内涵,她的灵魂是坚不可摧,也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铭记的。
四、青楼文化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总结
青楼文化,江苏文化,他们两个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终于有了一个结论:江苏文化尤其在秦淮文化方面接受的青楼文化的影响较多,青楼文化也与当时以及后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共同发展。
我从秦淮八艳的生存时代以及她们的文化来观察与江苏文化的联系与影响,秦淮八艳的文化作品和以及更加珍贵的她们的精神感染着秦淮河以及江苏人民的文化思想进程,也深深地在江苏民风的形成中灌输了独立自由、追求正气的思想,在整个江苏省的文化建设中,正确的青楼文化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青楼女子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存在的畸形群体,她们的生存模式并不一定如你们想象的那样不堪,她们有才华,有文化,是那个年代杰出女性的代表。有的女性如同柳如是那样追求生命的独立与自由,她们的故事至今仍在江苏省传唱着,也引领过一代代的民族知识分子和文学大家筑起他们的信仰。
在我们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需要以古为鉴,也需要在文化创作的过程中学习青楼女子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与探索,也需要学习她们在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过程中所践行的那份骨气,文化的创建是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创新的。而那些积极的精神应当永远贯彻在江苏省文化的建设中。我曾经看过苏州昆剧《红豆祭》,主要讲述的是柳如是激励丈夫钱谦益为国守节的故事,我们的文化中存在这样的正气联系,是我们的荣幸,也应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寻找那些更加可贵的传统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 肖锋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EB/OL].《新电影传奇——万茜 柳如是》;
[2] 刘斯奋 《白门柳》[M].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7 P5;
[3] 江苏人民政府 《走进江苏》[EB/OL] ;
[4] 江苏省地方志 《省情简介》
[5] 佚名 《秦淮画舫录》[M]. 阅读公版书 p5;
[6]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卷)》[M]. 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2008-06-01 P100;
[7] 顾城 《南明史》[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7 P5;
[8] 赵霞,向洪 《正说秦淮八艳》[M]. 哈尔滨出版社 2006.12.01 P5;
[9] (清)钱谦益编 《列朝诗集》[M]. 中华书局 2007-09 P55;
[10] 寇白门获取最新 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EB/OL]. 1998-1-1;
[11] 宏亚 《妙女卞玉京(秦淮八艳之六)》 [EB/OL]. 2005.12.04;
[12] 林语堂译 《东坡诗文选/林语堂中英对照丛书》[M]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05 P121;
[13] 吴伟业 《吴梅村集》[M]. 四部丛刊本 P68;
[14] 赵伯陶 《秦淮旧梦——南明盛衰录》[M]. 济南出版社 2008.4 P86;
[15] 柳素平 《女侠名姝柳如是》[EB/OL].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