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从北平走向抗日战场的将军,戎马一生,历经无数战斗,却没有负过一次伤,这个人就是王亢。他智勇双全,擅长打游击战和伏击战,计划周密,总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击毙日军90多却高兴不起来
1939年年底,白乙化领导的华北抗日联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0团。这是八路军中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团”。他们大多是七七事变前后由平津一些大中学校的学生响应党的号召而投笔从戎的,王亢任一营营长。
1940年12月15日清晨,王亢在密云冯家峪南湾子,率领一营伏击撤往县城的日军哲田中队。当日军进入伏击圈后,王亢举枪击毙日军军官。枪声就是命令,一营战士一齐开火。
哲田中队的士兵是老鬼子,战斗力很强。战至下午4点,增援的日军赶来,王亢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冯家峪战斗击毙90多名日军,开创了平北抗日根据地消灭日军的新纪录。但是,在胜利面前,王亢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一仗,一营有67名指战员牺牲。战友的鲜血和生命,使他陷入深深的思考。
经过几天的认真总结,王亢向团长白乙化总结了三条伏击战经验:第一,伏击敌人时,战斗命令以暗号为好。如以枪声为命令,等于先向敌人报警,敌人会过快地占领有利地形;第二,伏击阵地尽可能靠近敌人,各分队要分段包干射击目标;第三,予敌以严重杀伤后,再收缴武器,避免无畏牺牲。
利用汉奸将日伪引进包围圈
1941年4月15日傍晚,一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走进了密云康各庄村伪乡长家。这个人是王亢安排的敌工人员。伪乡长是个铁杆汉奸,八路军做过很多工作,想把他争取过来。可这家伙很顽固,刺探八路军情报出卖给日军。想要除掉这个汉奸并不难,但是王亢和大家商量后,觉得不能简单便宜了他。
王亢派去的工作人员和伪乡长客气了一阵后悄声说:“明天拂晓,区领导在白道峪村召集各乡、保长开会,布置有关工作。这片儿在你的管辖区,你帮忙布置一下,必须保证会议和区领导安全,千万不能走漏一丝一毫风声。”敌工人员离开他家后,伪乡长立马拉开后门,拔腿朝日军的据点跑去。暗中观察的八路军人员见此情景,会心地笑了。
半夜时分,四周一片寂静,20多个鬼子和30多个伪军像幽灵一样悄悄地从康各庄据点爬出来,悄无声息地快速扑向白道峪村。日伪军刚刚出洞,王亢和冯克武、方城等人就带着4个连的人马,借着夜色的隐蔽,悄悄地跟上日伪军,埋伏在了白道峪村周围的三面山上。
整个战斗不到20分钟,23个日本军全部被击毙,30多个伪军除了几个跑得快的余下的21个被击毙,3个被生俘。而八路军则无一伤亡,还缴获了两挺机枪,30多支步枪,两支短枪。
听到日伪军被全歼的消息,正在家里做着美梦的伪乡长知道日本人不会轻饶他,赶紧溜之大吉了。
人物小传
王亢(1911-1992)
王亢,辽宁营口人。1937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日先锋总队中队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10团团长、冀热辽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2纵队副参谋长。1949年后历任51军参谋长,中央军委作战部军务局副局长,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铁道兵顾问等职。196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病逝于北京。(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资料
记者 孙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