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侯南张”之誉的南派相声泰斗张永熙因心脏衰竭、无力回天,在宁故去,享年92岁。今日起南京开心茶馆接受亲朋好友吊唁,并将于18日在南京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对南京观众来说,张永熙的相声艺术意义非凡,是他把北方相声带到南京,在这里生根发芽,发展出百名“张门”弟子,如今活跃在南京演出市场上的曲艺小剧场开心茶馆与永熙茶楼,都拜他授徒传教所赐。
淡泊名利
谢绝终身成就奖,没有遗产纠纷
对于张永熙,许多南京人知道,夫子庙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永熙茶楼”,去年开业时,老爷子也曾去演出助兴,那也是他最后一次给南京观众带来欢笑。昨日,老爷子去世的消息传出,张门大弟子吕少明的电话被打爆,来自全国各地的故交好友后辈都要来送别张爷爷。弟子们忙于老爷子的身后事,但似乎也没有太多可忙——记者了解到,张永熙的工作关系在滁州市歌舞团,每月有千元左右的退休补助,平时生活主要靠干儿子干女儿以及一众弟子料理。老伴去世后,老爷子住进了养老院,大家轮流前去探望他。“他清贫一生,说了一辈子相声,根本没有遗产纠纷。”吕少明告诉记者,师父性格开朗,一无所求,平常就爱吃个打卤面、好个面条饺子,对物质和名利真没有奢求。上一届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评奖时,本来中国曲艺家协会有意将“终身成就奖”授予张先生,但张永熙知道后,就对吕少明说,“我挺安逸的,不要这些,给那些更合适的人。”说到遗愿,“那就是他之前住院时还教育我们的,你们要认真演出,把江南相声好好传承下去。”
倾囊相授
不吝绝活,也严厉到迟到就罚站
吕少明总结,老爷子的相声“节奏明快,声音清脆,状物模声,能说擅唱”,“我打小拜入他的门下,他对我真是倾囊相授。”马季、李金斗等前辈曾评价,吕少明唱戏曲的柳活得到了张永熙的真传,而吕少明至今对“张门”的严格要求记忆犹新。“小时候6点钟到他家练功,那时候他住在状元镜,他常常提前就准备好了练嗓子的京胡、茶壶等。有一次我迟到了十分钟,他罚我在门外站了二十分钟,后来是师母求情,才让我进了门。后来我就再也不敢迟到了。”在严苛的训练中,吕少明学了京韵大鼓、拉京胡、弹三弦、唱太平歌词等,整段《大西厢》、《战长沙》不在话下,而这些现在年轻的曲艺演员想学,却找不到这样十八般武艺皆会的师父了。说到这里,吕少明哽咽起来。
没有架子
深入生活被叫“麻子”也不恼
而同入张门的梁尚义则告诉记者,张永熙教徒弟善于因材施教,吕少明唱得好,他就教柳活,而自己文化底子好些,师父就鞭策他创作,这才有了梁尚义后来的《高价新娘》等经典作品。“那时候他常带着我们出去采风体验生活搞创作,甚至去理发店帮别人迎宾理发,他带我们去南京长江大桥写下的《赞不完》,当时好多地方都在演,他把外国语言和外国舞蹈都融入其中,很新颖。”梁尚义回忆说,师父艺名“张麻子”,脸很白,微微有几颗麻子,每每听到有人喊他麻子,他也不恼,一点没有艺术家的架子,所以观众都很喜欢他,他很有亲和力。
名家敬重
郭德纲为《张永熙自传》作序
昨日,老爷子去世的消息传出,不少德云社弟子都在微博中表示哀悼,济南晨光茶社相声大会也因此取消。其实,相声名家来到南京,都会拜会老爷子,姜昆、李金斗、郭德纲都曾前往老人的蜗居处“拜地”。在老爷子生前口述的《张永熙自传》中,被圈内公认“桀骜”的郭德纲为其作序《绿野布熙阳》。郭德纲说,上世纪90年代,在茶馆演出时,听一位拉四胡的老先生提过相声前辈张先生,说他唱的太平歌词,腔调优美。而张永熙跟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书门恩师金文声关系都颇深。因此,德云社十周年庆时,郭德纲也曾赴南京拜访张师爷。“酒席前,老人家心情大好,谈起往事滔滔不绝,回忆传统节目并表演技巧,思绪清晰。”
张永熙小传
50年代南京娱乐圈一线男神
张永熙先生出生于民国,幼年拜师赵少舫学艺进入相声行业,从艺八十余载。相声界常说“北侯南张”,“北侯”是北方的侯宝林,“南张”就是南方的张永熙。
1950年张永熙与关立明结成搭档,在南京红楼书场(今金陵饭店附近)演出,一炮打响,双双加入南京曲艺工作团,与刘宝瑞、高元钧一起成为团里的主要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张永熙、关立明的对口相声,在南方舞台树起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而刘宝瑞、关立明、张永熙这三位艺术家,被观众亲切地称为“相声刘、关、张”,在中国相声史上留下一段佳话。1956年,张永熙定居南京,先后任南京曲艺团副团长、团长。1958年,在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演出相声《坐享其成》,并受到周恩来总理、董必武同志的亲切接见。后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界代表大会,中国曲艺家协会成立,张永熙任(江苏片)理事。2001年底受中央电视台邀请,担任CCTV第二届电视相声大赛评委。
怀念笑对人生的老爷子
记者手记
同为相声界泰斗,可是比起侯宝林,张永熙在南京却是深匿民间。从前住在南京张府园小区,不少邻居都不知道,身边住着一位泰斗级的人物。“灰白墙,水泥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样式的衣柜、五斗橱,一张纹路泛白的沙发,一张不足1.5米宽的板床”,生活得极简朴。
初当记者不久,到张老家里采访就受教不少。他肚子里的趣事和掌故不少,从高元钧的口误,侯宝林的舞女粉丝,讲到刘宝瑞的“艳遇”,以为碰上桃花运,原来是算命的。听他讲这些,你无法体会到他经历的人生风雨:父亲对他这个前房儿子并不疼爱,甚至因为孩子生天花充满了嫌弃。被祖母养大的张永熙却像父亲一样走上了艰苦学徒之路。走过金婚,相伴相守的老伴儿也先行离去。他对这些不幸看得很淡,言语中丝毫没有悲观,反而充满了幸福,自诩“无儿无女无牵挂,不抽烟不喝酒不生气”。他还常说,“我老伴的干女儿干女婿、我的徒子徒孙都孝顺,我过得很满足。”前天他因为呼吸衰竭抢救,住进中大医院留院观察病房,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老爷子,戴着氧气面罩的他,张大嘴巴,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再也不似那个谈笑风生的老爷子。
写了十年的稿子,人们总说相声没落,媒体无情,总在某某打人、某某代言虚假广告时,才会“上头条”。其实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另一种被聚焦的方式则是,马季、侯耀文、笑林等相声表演艺术家在记者的笔下,浓墨重彩地与读者告别。这个行当曾有的辉煌与沧桑,都随老先生故去。所幸老爷子是高寿,去得安详。至此,“北侯南张”天堂合璧。(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