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女性学者的红学研究:《红楼梦》作者问题再思考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9-13 19:20
  • 字数:816
  • 人气:1582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一直是《红楼梦》研究的重要命题。小说开卷第一回(甲戌本)有一段“作者自云”的文字,“(空空道人)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金陵十二钗》”。交代了小说定名和创作的艰辛过程。与曹雪芹有密切关系的脂砚斋就对此批评道:“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了去,方是巨眼。”说明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者即“作者”,并告诫读者不要被小说“烟云模糊”的手法所蒙蔽。除此之外,脂砚斋和畸笏叟的评语中还有很多处皆为“曹作说”提供了支撑材料,如:“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是内证。
  《红楼梦》最初以抄本形式仅在小范围内流传,至清末,有一批文人学士参与到品评题咏的活动中来,这些文字为我们找寻《红楼梦》的作者提供了外证。特别是与曹雪芹生活年代相同以及相近的学者的记载就更加切实可信。如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清代康熙第十四子允禵之孙永忠,则写过“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的诗句。曹雪芹的另一位好友富察明义曾作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其中有小引云:“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作为清代知名的文人学士或皇室宗亲,这些人都将《红楼梦》与曹雪芹联系起来,是支撑曹雪芹作者说相当有力的证据。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