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亦是偶然,亦是必然,小说说这原本就是悖论,为何在茫茫人海刚好就改变多年的习惯。
十月农历的八月,这年的国庆节刚好是你生日,桂花的清香在雨后湿润的空气里飘荡,气若悬丝,不祥的比喻。
来的不是太突然,一如秋雨来临之前都会有乌云的预示。有点感觉,在改变。一直觉得听另一个人喜欢的歌,是最快了解他的方式,不需要言语、不需要面对面、不需要开口问,悄然地就知道了你喜欢什么样的歌,反复的单曲循环着,你的心境、你的向往、你的承诺,在一首歌里有你的态度。知道吗?刚开始听不惯粤语的调调,不想去细细品味歌词,听多了,歌词就不知不觉地记住了,似乎也在影响着心情和态度。这是你对爱的态度吗?“如果我走过你走过的世界,看你看过的风景,是不是可以离你的世界近一点”为何越来越相信这句台词,为何有的东西越来越难以相信。而这种心情,明明白白,不会低到谷底,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就像你喜欢的歌,简单而现实,问着,反复的问着,已经有了答案,只是问着。不是屈原式的发问,而是保留着一种心情,偶尔疲惫的时候可以安慰自己在心底还有一些可以慰藉的依靠,说到底还是靠着自己的心气支撑着。有些东西,不会去得到反而更美好,因为知道不合适,因为知道这其实不是一种爱,而是一种期待和幻想。一直在说自己没有抱着幻想,没有不切实际,的确,像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保留着这一份美好的感觉,当想写一写文字的时候可以伪装自己是个深情的人。这些东西就像一种病,麻痹着自己也作为一种药物愈合着其他地方的伤口,其实最后不同地方的伤口互为药物,这里痛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那里的疼痛,而他们又像分裂的人格,不会互相干扰,不会同时出现。而控制着这一切的躯体,什么时候或许会承受不住,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生活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构成保护灵魂的一道墙壁,大多数时候,那些游离的灵魂不会跑出来无缘无故地思考。
这个时候,是夜晚,不是夏天了,秋天在花香中飘来。当灵魂成熟的时候,回头看夏日的狂躁,这个十月,有秋雨、有落花、有果实,而这只是在某个灵魂里幻化出现过。她说,游离世界的时候,孤独本不应该属于夏天,可是追逐的时候,有一丝丝的风夹杂着眼泪蒸发脱离这世界,似乎连灵魂都不曾感觉到它的存在。
灵魂会像脱壳的蝉般获得新生吗?那还需要一个冬季,而另一个夏天,它的冥思是否会转移目标呢?清晨的凛冽,清晨的清纯,清晨的燥热,清晨的霜降,四季,灵魂突然觉得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美,可是刚好在每个季节都有喜欢你的心境,不敢想象如果某天突然失去有心境的状态,还会有知觉吗?还好,在这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有好多好多的心境,每一个都好像一种怦然,每一个又好像与其他的藕断丝连。这算是拖着吗?
屈原爱香草美人,而你算作香草美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