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背草头

  • 作者: 阿杜
  • 发表于: 2015-11-14 14:02
  • 字数:3030
  • 人气:1578
  • 评论:2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草头,是稻谷的前身,是谷穗与稻草的结合体,捆绑到一起,故称:草头。

背草头,顾名思义,就是把草头背回去。

在我还小的时候,稻谷成熟后都是人工从稻田里背回去,在用板仓摔打或者石磙(用石头凿成的一种碾压石器)碾压使稻谷与稻草分离,从而获得谷子。

说起背草头,到现在我还心有余悸。因为在我十六岁那年,亲自和爸爸及乡亲们一起背过草头,其中的苦累也无法言表的,至今想起来我还肩膀痛,腿打颤的。

我们家的水田划分在山下,下山有两里路程,下去还好说,可是,要是上山空着手就够难走的,更别说背东西了。在没有修通公路之前,肩挑背驮是东西下山货物上山的唯一运输方式。

每到稻谷快收获的季节时,爸爸总是先去修下山的路,挖宽一点,铺平一点,或垫上一些石头;砍去一些路边的树枝,防止钩挂,使人摔倒;割去路上的一些杂草,免得雨天露水打湿鞋了。

稻谷成熟,先得把稻谷割倒摊铺,就是把谷穗连同稻草一同割下来,整齐很薄的平铺在预留的稻草茬上。

天气好的时候摊铺两三天,日晒夜露的,是稻谷散去大部分的水分,背着没有那么重,也就背得多一些。

遇上天气不好的也可能有五六天,遇上阴雨天那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回背,放在稻田里时间太长,稻谷有可能就会发芽,那一年的口粮就算是折扣大减,遇上严重的说不好就缺粮了。

今天还清晰的记得,我在家那年收稻谷,天气特好,一连晴了十多年,乡亲们都是一家帮着一家赶着天晴抢收稻谷。

稻谷摊铺的时间自然就长了很多,稻草的水分基本晾干了。稻谷种植的户主也好,帮忙收割的乡亲也好,都很高兴,这样即是省了时间,也省了人工。

一圈下来,到我们家了。爸爸负责协调背草头的人员,按每年的比例算好大约的草头数量,根据草头数量再去找背草头的人,既不浪费人工,也能提高劳动的效益。

背草头是件力气活,一般从背草头到谷子归仓是不能天黑的,如果收稻谷搞到天黑了,来年背草头可就不太好找人帮忙了,大家就觉得这家人太厉害,找人帮忙算的太精细,这也导致后来收稻谷使用现金请人或者承包制了。

收稻谷也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爸爸负责一块,老妈自然也不能闲着,要管理好这一班人马的后勤保障,丝毫马虎不得。

这一天,烟的买好一点,有包谷老烧,有啤酒,有饮料,除了自产猪肉,蔬菜之外,或多或少都得买点好菜,以示对帮忙乡亲们的尊重,这一天的生活,是一家比一家做的好,一年比一年高。

大早,按约定,所有帮忙的人都在自家吃早饭后,前前后后相继向我们山下的水田奔去。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还肩负着打杂任务,带着香烟茶水,所以去的稍晚一点儿。

等我走到稻田不远一看,水田里已经有十几个人在收摊铺的稻谷了,有的抱着谷子,有的在打捆,好个热火朝天的架势。短短个把小时,水田的田埂上一字儿并排放着25个草头,按预计背草头的8个人算,一个人背3个,算是很好的了。

上午一个人背2个,吃完饭后一个人在背1个,然后就是在道场里把谷子碾压出来。要说明一下的是:帮忙的一部分人是捧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帮个手,背草头的人即是几家转着来,也是东家请的。

我来了,自然也不能空着手回去,也得尝试一下背草头。几个叔叔很照顾,觉得我小,可以体验一下,但不能背太重,给我特殊照顾,捆了一个大约60-70斤重的草头,当时觉得已经很重了。

提前给我背着先走,说我走的慢,他们在后面来。我起肩上路,走了几步感觉还很轻,可叔叔们呵呵一笑:越走越重哟!

由于是第一次被草头,肩膀上的重量不能平衡,走路有点歪歪斜斜,晃晃悠悠的,在后面看着肯定有点滑稽,但是没有人取笑我。碰见的人都说:你这行啊?背得回去啊?我也笑笑:没问题的,坚定一定要背回去。

走出不多会儿,后面的背草头的队伍浩浩荡荡就跟来了。而我们也就面临开始爬山路了,这一爬山,陡然觉得肩上的草头重了,后面的叔叔们越跟越近,可我好像快不起来,走不动了,脸上的汗珠也滚滚而落。

看着身后的叔叔们,虽然也背着草头,草头的个头也大,汗水也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但是他们还是一脸的轻松,有说有笑的,丝毫没有慢下来的样子。

我身后李姓叔叔说:你也不要太急,越级越走不动,肩上也越重,你按照你的力量走,累了就歇歇,我们把你放在中间,这样都有人看着。

说归说,不着急也那么说的。我逐渐从第一个慢慢退到了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自然是老爸。老爸在我身后一路照应着我,时不时地鼓励下,讲讲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而我,心里暗暗地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平时走路四十分钟的路,叔叔们背着草头一个小时也就到了,而我,足足用了两个小时才把肩头的草头背上道场。

当脚步踏进道场的哪一瞬间,肩头、心头都有一种轻松感,倒掉草头后心里有一种如负释重的轻松、满足。心想,我也终于把草头背了回来。

已经到了很久,坐着休息喝茶、抽烟的叔叔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可以啊!很好,尝尝被草头的滋味就好了,也算是体会到了被草头的辛苦了。

在第二趟去水田被草头,我自然就没有参与了。仅仅一个草头背回来,已经让我筋疲力尽了,坐下来就不想站起来了。

很快,第二趟的草头背回来吃过中午饭,爸爸留下把背回来的草头散开,均匀地铺在道场上。其他人自然是背最后一个草头了,也是最后一趟了。

随着最后一个草头进场,背草头的环节也就算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把稻谷与稻草分离下来。稻谷的分离也还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隔壁左右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帮忙的乡亲们,从几个人一下到了十几个人,道场上也热闹起来了。

家里的大黄牛拉着石磙吱吱呀呀地转起来了,一颗颗谷子脱离稻草在地面逐渐汇集起来,在地面形成金灿灿的一片。

经过两轮的碾压,背回来的草头全部碾压完成,道场上出现的稻谷与稻草,稻谷晒干进仓,是一家人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粮食。

稻草碾压柔软后晒干,捆着个,是大黄牛冬天不可缺少的草料,也算是对大黄牛的一种回报。

在一阵阵嬉笑、吵闹声中,稻谷的分离、除杂质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了。所有帮忙的人全部做下来休息,天南海北的聊着一些家常。

众人的脸上看不见一天的劳累,更多的是丰收的一种喜悦。爸爸更是抓着谷子在手里掂量着说:今年的谷子颗粒还算饱满,一年辛苦算没有白费。

妈妈也在厨房张罗着今天的晚饭,做好一大桌的饭菜,来慰劳今天帮忙辛苦一天乡亲们。

吃过晚饭,帮忙收稻谷的乡亲们一一离开,回去各自的家中,也准备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又将重复一成不变收获季节的工作。

这一家的结束,也预示着下一家的开始,更是昭示着新一轮的播种收获,也将开始。

通过这次背被草头的经历,我实实在在的体会了劳动的辛苦,感受种田的不易。也是通过这个的体验,在之后筹措修通公路之时,我也不遗余力地做出了我所能做的。

随着公路的修通,不用人力背草头了,也不用人工脱离稻谷了。更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出现,老家留下了大片的稻田,荒废的稻田一年比一年多。

相比种植稻谷的辛苦,比起直接买大米就要简单多了,轻松多了,而且也能挑选最可口的大米。不像自己种植的稻谷那样,种出来时是怎么样的稻谷,就得吃什么样的大米。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改革,农民种田也轻松简单许多,没有之前的那种辛苦了。而愿意留守在老家进行原始耕种的人也更少了,种植农作物的品种也逐渐减少,农田的退耕,改造之后,大部分变成了经济种植。

近年,老家大力发展茶叶、果树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耕地日渐减少,绿化日渐增加,也积极响应了国家政策,为未来环境保护做着贡献。

现在回家,看见的稻田,庄稼都为数不多了,只是基本保障人的口粮和牲畜的草料而种植一些。

听到最多的也是一句:现在种田不是维系生活,只能说庄稼人还有一分地,种田也是农民的根本,种一点儿田地,没有忘记根本而已。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