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人文关照下的《丛林下的冰河》

  • 作者: 漫水桥
  • 发表于: 2016-01-20 18:37
  • 字数:2153
  • 人气:5757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以“D”为中心的符号系统

查建英的中篇小说《丛林下的冰河》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以小说人物“D”为中心的符号系统,人物的符号性也是其作为现代主义作品的主要特征。

D作为全篇的符号中心,他所具有的符号意义需要在与其他人物的比较中和关联显现出来。首先是D与“我”的关系。D是“我”的初恋情人,当初为了追寻心中的新大陆以及一个美好的未来,“我”放弃了D,和他决然分手。而去了美国之后,“我”又对他思念无比,在得知D死后,毅然回国,追随他的脚步,去西北朝圣。然而,D于“我”的意义显然不仅仅作为一个初恋情人,他于“我”而言是最珍贵的东西,因此,即使已经分手去了美国依然对他恋恋不忘。这种珍贵的东西我们可以理解为爱情,也可以抽象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我”的精神家园——“因为D不是别的,而正是我生存的某种可能,是我自身的某种理想与精神”。“我”的符号意义由此显现,也就是焦虑孤独的个体存在。正因为对未来、对人生的焦虑,“我”才前往美国。此时的“美国”作为一个符号,也就象征着“我”在现实人生中的追求。D、“我”、美国这三个符号此时就成为了一个小系统,即焦虑渺小的个体为了追求一个空洞的未来,而抛弃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最终在追逐中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其次,就是D和捷夫的对比。捷夫是“我”在美国的恋人,他喜欢摇滚、开着白色的敞篷跑车,这两种事物正是美国文化的一种象征,捷夫代表的就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与之相对应的D则乡土传统的象征。查建英1978年至1987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87年回国,90年代返回美国。她在美国的生活经历给了她在文化方面进行中西对比的可能。小说中也有多次涉及,如文中说到“张扬,轻狂,在汉语里都属贬义词。一家伙就把人性的一个方面给枪毙掉了。含蓄却是褒义词,不含蓄的人不是成熟之人。不含蓄的文字则是小儿文字可我却偏联想到‘含而不吐’,‘蓄谋已久’这一类意义上去。”这是在美国朋友帮“我”过生日时的感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初到美国对中西文化的态度显然是偏向美国文化的。然而,“我”最终拒绝了捷夫,回国寻找D,这也是“我”对传统文化、对自身“根”的一种寻找,但最终以失败告终,D死了,家人严格保守的思想让“我”为难。在中国,“我”成为了一个生活在“两不管”地区的人,既不能马上死去,又不能像周围的人一样活着。当父母对“我”的“不礼貌、不端庄”的行为大加指责的时候,“我”再一次选择离开祖国,只是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出于对未来的焦虑和期待,而这一次是出于寻根无果的失望。

第三是ABCFD的对比。他们都不免俗气的谈工作和事业,和D相比,他们都缺少了对理想的追求,多了对人生的焦虑和浮躁心理,显得俗不可耐。而D最终因为理想,在冰河之下永生,可以这样理解,D此时象征着忠于自我、忠于本心的个体,是理想主义和高度自律的化身。在这一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理想和现实的对立,似乎人一旦进入社会体系就必然面对俗不可耐的生存问题,但谁又能否定或者忽略这俗不可耐的生活?这也是存在的悲剧性的一个侧面。

文中的另一个符号是巴斯克洛。他是因为小说《丛林中的猛兽》和“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正如小说开头所言,“如果巴斯克伦本人在我记忆中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便是亨利•詹姆斯的杰作《丛林中的猛兽》”。虽然与他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朋友,但巴斯克洛就像导师一样,引导着“我”对D的寻找以及对精神家园的重构。他告诉我“你找到的就不是你要找的”,这其实是对“我”的一个忠告,只可惜,当“我”懂得这其中的蕴意时,已经失去了所有美好而弥足珍贵的东西。巴斯克洛象征着一个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先知。

纵观全篇,最摄人心魄的自然是作者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深沉体悟。整部小说人物形象的符号化贯穿探索追求人生意义和生命本身意义的矛盾,将个体存在的悲剧性揭露无遗——个体焦虑地存在于世,转而期待一个奇迹降的临,寄希望于一个空洞虚幻的未来。只是,在个体焦灼的期待和追逐中,早已背离了生命的意义,同时,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而这就是矛盾所在,如果我们去追求自己想找的,即使找到了也已经不是我们最初想要的,如果我们不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却又是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一种无视。前者是背离,后者是愚昧,这不可解的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而“我”是个体的符号,“我”的对D的追求和错过、对捷夫的接受和放弃就是对“想找的”和“找到的”这一组矛盾的最佳诠释,而“我”也在这矛盾中挣扎、痛苦地在中美两地辗转。因此,“我”才认为自己是生活在生与死的“两不管”地区,虽然无关生死是自由的新境界,但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可见,作者认为绝大多数人的存在是悲剧性的存在,自然流露出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和深切的人文关照。

通过作者对人生存状态的揭示,我们应该有所体悟,拥有积极辨证的生命态度。生命不是一种绝对,因而蜡烛用生命的长度换来亮度,个体在生命中需要追逐,对想找的就该努力寻找,只是在找的过程中,不要忽略和抛弃人间的珍贵感情和爱。当我们把握身边的爱,经历千山万水,充当各种角色之后,再去回头关照自己的人生,那样才不会像文中的“我”一样,让生命中的D成为一分“永远的失落”。理解存在,学会生活,这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