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著名学者、作家梁鸿的又一重磅力作《神圣家族》出炉。这一次,她将笔触聚焦“吴镇”这一小镇里生命群体的命运,让人惊艳的是,梁鸿在新书里将虚构与非虚构的方式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体,《神圣家族》里的各色人物顿时跃然纸上,成为某种真实的存在。梁鸿温润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缓缓道来她对于土地、故乡、人、命运的观察和思索。天很冷,她的声音很暖。
从梁庄到吴镇:
从“认识中国”到“读懂中国”
|
最初在《上海文学》连载的“云下吴镇”系列,后更名为《神圣家族》由中信出版社近日出版。新书里,梁鸿用12个故事书写吴镇里多种生命群体的命运,12篇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联系,既有冷静理性的观察也有丰盈的诗性话语,人物命运盘根错节,互相链接。
从村庄到县镇,是梁鸿个人经历的一部分,也是她从“认识中国”到“读懂中国”的书写过程。但吴镇和梁庄进入她写作视野的方式完全不同,“在《神圣家族》里,我的责任并不在于考察吴镇这个镇子本身的形态是怎样的,它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存在,这点是和写作梁庄完全不同的。”
梁庄和吴镇是一组非常有意思的存在:梁庄的名字是虚的,村庄是实的;吴镇则在地图上确实找得到名字,但存在形态却是“文学的”。“从大的形态来说,镇是一个升级版的村庄,但更稳定和安逸一些,这么多年来,镇的变化反而没有村庄那么大。”梁鸿将吴镇提取和抽离出来,以此为标本观察中国县镇的生存样态与人文景观,进入读懂中国社会形态的另一扇门。
从田野考察到新文体:
好的写作者一定要跳出框架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认为,梁鸿从学术中走来, 做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乡土文学、乡土中国的研究颇有建树。在《神圣家族》里,她不只是写实,也开始了虚构,说明梁鸿已经转向了艺术的创造。梁鸿接受采访时说:“任何一个写作者可能都想寻求一种变化。我在写作《神圣家族》时考虑以个体的人为主,想写出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身份变化的形态,同时也想把人细致入微的内心和背景的细微变化都写出来,所以,写法上自然而然就飞扬一些,虚构和非虚构的互渗也就自然而然。”
犹如湘西之于沈从文,高密之于莫言,枫杨树街之于苏童,“吴镇”之于梁鸿也成为重要的文学故乡,成为烙刻着她个人气息和精神脉象的文学地理图。在她看来,一个好的写作者一定要跳出框架才能找到最恰当的写作方式。
当然,梁鸿的写作也绝不局限于此,据悉,除《神圣家族》外,梁鸿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作为方法的“乡愁”》也将于近期出版。
对话梁鸿:
每个人都必经从少年梦想的幻灭到千疮百孔的中年
广州日报:作为“梁庄的女儿”,您在《神圣家族》里有没有一个对应自己的人物?海红吗?你觉得海红代表了怎样的一种存在?
梁鸿:每个写作者都有一个暗暗相对应的人物吧,在《神圣家族》里,可能海红的身上有点我的影子。她是一个懵懵懂懂在吴镇上生活的人,在吴镇上度过自己的少女时代。从人物设置上来说,海红在《神圣家族》是一个贯穿性的人物。她既是一个外部的观察者,也是内部的生活者;既是一个体验者,也是一个彰显他人存在的人;既是吴镇里的人,也是吴镇外的人,通过她的眼睛看到其他人的生活,但她并不完全对应我。
广州日报:贾樟柯、柴静等人都是县城出身,曾经自称为县城少年(少女)。在您看来县城少年(少女)有什么特质?
梁鸿: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觉得称县城少年(少女)为城镇少年(少女)可能更为恰当。县和镇具有同构性,在传统和现代交织下存在。城镇里诞生和成长的这些年轻人,尤其是“70后”,他们和纯粹大城市以及纯粹乡村的青年有所不同,通过他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内部的细微变化和生活形态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广州日报:你在本书中描写了一类小镇知识青年,比如杨凤喜、明亮等人,他们有知识有理想有斗志,追求成功也屡屡碰壁,在您看来,他们的生存是否也是小镇命运的某种彰显?
梁鸿:我觉得他们的存在和命运并非是小镇命运的某种彰显。其实,我们都经历过少年的那种纯粹精神的幻灭,进入到千疮百孔的中年。人生的普遍规律就是这样的:从年少飞扬的少年到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再到庸常现实的中年,这大概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具有普遍性,并非只是小镇的命运。当然,小镇具有某种守旧性、因循性,作为这些人物命运的一个必要背景。
广州日报:现在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很多都是“异乡人”,回到故乡也依然感到自己是个“异乡人”,如何和故乡“和解”?
梁鸿:和故乡和解,可能永远也实现不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故乡”,它可能是你少年时期的故乡形态,我们心中的故乡是既破败的又温馨的,你既希望它发展,又希望它保留那时的形态,而它其实是一直在变化的,所以,故乡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失落的存在和记忆,永远无法和解。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