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今朝别离后,何日魂归乡里——看《鬼乡》有感

  • 作者: 萧萧
  • 发表于: 2016-06-07 23:05
  • 字数:1430
  • 人气:2403
  • 评论:2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影片《鬼乡》通过一个有阴阳眼的少女跟曾经作为朝鲜慰安妇幸存者英熙之间的感情交织给我们回忆了1943年日本侵占朝鲜时,14岁的少女贞敏以及一群女孩们被日军强行带走后成为慰安妇的悲惨故事。

影片从2月份上映以来,就一直高居收视榜首。“爆冷”创收视佳绩的背后却是鲜为人知的小制作,低成本,几经周折的难产过程。当然,毕竟是门外汉,今天的重点不是这个,在这里只谈看完电影后内心的感受。

影片前十分钟呈现在大屏幕前的是一副温情脉脉的乡村图景:14岁的贞敏和伙伴们在乡间的丛林间嬉戏,打赌赢得了她们的辟邪配饰以及在乡间小道上和正归家的父亲一起摇动着手臂,唱着欢乐的歌谣。群山、绿树、家庭、妻儿本都是些令人倍感温馨的画面,但那一开始伴随着女孩子们的笑声出现在影片中的咔咔咔咔军车声,却让人高兴不起来。

果然,电影播放到十分钟,贞敏追逐蝴蝶的美好画面嘎然而止,日军把年幼的她带走了,无措的母亲临走前只交代了她要记住父母名字,家乡地址,谁也不知道贞敏将会被带往哪里,等待她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日军在“征用”这些女孩们所用的手段——粉饰,日军把日本“慰安妇”对外唤作充满舍生取义味道的“女子挺身队”。但剧中那句台词“肮脏的女人,肮脏的女人。你们不是人,是为皇军泄欲的母狗。”却才是对女孩们悲惨遭遇一针见血的定义。其实一早就有人对慰安妇这一定义表示过不满:“‘慰安妇’这一词语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可怕的粉饰性词语,因为我会“望文生义”的认为,那些被日军所蹂躏的女子是出于一种自我意愿。这个词语之下,粉饰的却是魔鬼一般的日军嘴脸,和一部血淋淋的有关女人的苦难史。”

贞敏等女孩们搭乘着被密封起来的火车来到了一个他们也叫不出名字的日军驻扎地,开始了她们没日没夜的性服务工作。在那一格格的小房间中,女孩被饥渴残暴的日军以各种方式蹂躏,给我的震撼最大,这一个个看似不大的格子其实满装着女孩们的苦难、无助以及日本军官们随精液一齐射出的穷凶极恶。

二战接近尾声,大败的日军为了掩盖“慰安妇”这一罪行,把包括贞敏和英熙在内的幸存下来的女孩们用卡车拉到荒郊集体扫射。在两人被枪决之前,救援军出现,双方在火拼中,她们原以为可以从此脱离苦海,这时的观众相信也正和我一样在期待着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贞敏为英熙挡了那一枪,死在了本可以回来的路上。如果故事到此就结束,那这部影片与其他慰安妇题材就没有什么两样了,故事的立意好就好在在它除了给观众讲述慰安妇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更多是在关心她们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的内心深处常人无法理解的苦楚。电影中那一句:“贞敏啊,从那天起到现在,我的身体虽然离开了,心却一直留在那里啊。”的台词以及韩国请当年的慰安妇幸存者登记,年老的英熙去了,却迟迟不敢多说。工作人员聊天中说,“再说了,就算有,除了疯了谁会说出自己曾经有过那种经历啊。”英熙转过身,颤抖着,噙着泪说,“我就是那个疯女人。”的情节,都反映出了幸存的慰安妇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英熙一样的慰安妇们即便身体回到了故乡,心却依旧在那边,她们的身心不能平复,最煎熬的是还得忍受来自外界对她们的歧视。

鬼乡,归乡。电影的最后,年轻的贞敏回到了家乡,母亲走过去给了她一个拥抱顺便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呀?”之后就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享用晚餐。表面上是写贞敏回到了家乡,魂归故里,但事实上更多的寄托了导演希望像英熙这样的慰安妇们可以把自己的身心从那个悲痛的过去抽回到现实中来,魂归乡里,过回常人的生活。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