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的形式当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心灵交流,并发展成对人生的认知和对生命的态度。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广大妇女的地位一直十分卑下,个体的自由发展让位于三从四德,个人的才华展现让位于相夫教子。受制于落后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思想观念,她们不上私塾、不考功名、不问政事——一处深闺、几个教条便锁住了幽怨的一生,锁住了中国妇女几千年来忍辱负重的沉痛历史。
藏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优秀成员之一,在伟大祖国的缔造与发展过程中做出过许多光荣的贡献。西藏,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身体健硕、脸色红润的藏族妇女,她们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和藏族男子一起创造了西藏高原丰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她们是高原民族的脊梁。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西藏一直实行封建农奴制统治。“政教合一”的封建政府掌握社会领导的主动权,对贵族和寺院领主有封赐、没收和调整土地的权力,有对非耕地开荒的批准权及对土地纠纷的裁决权,还有对所有耕地摊派或增减差役的权力。所有农民都是终身负债的农奴,他们身上还有着苛捐杂税和沉重的徭役:“完全失去了一切人的自由,一年更比一年穷”。这样一来,所有农民就自然而然地要受到高利贷的盘剥。他们不得不向地方上的豪强如宗本、山官(地方头人)以及附近寺院的总管借钱、借粮、借牲畜,这都要偿付很高的利息,偿还的至少要比实际借到的高出一倍。
像所有他们的同类人一样,农奴制统治之下,广大农奴和奴隶遭受着沉重的压迫和剥削,西藏妇女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比内地妇女都要低下,她们出则扬鞭放牧、耕田种地,入则照顾老幼、料理家务,如此巨大付出却身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重压迫,甚而一枝象征强权的彩箭就能决定一个女孩子的人生轨迹。同样江孜地区的朗萨姑娘一家都是可怜的农奴,虽然朗萨姑娘的父母在两鬓斑白时才育有美丽,温顺,而且聪明伶俐,歌喉温润,勤巧持家的宝贝女儿。可是在封建式“领地”制度宗教界和贵族上层人物(以及政府本身)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控制权利之下,她们一家没有权利也根本不可能离开家乡,去寻找另外的土地、人生自由和不过份的苛刻的头人。
认命吧,在农奴社会一个农家妇女怎么能与权贵抗争呢,就在朗萨姑娘15岁这一年,在一次庙会上被当地山官头人扎青巴看中,想娶朗萨作儿媳。朗萨父母摄于扎青巴权势,劝合女儿委屈顺从。虽然朗萨姑娘在山官头人家中终日辛勤操劳,尊老敬贤爱护奴仆,生儿喜人,受到山官家上下的敬爱,可是在权势与利益的宠爱争夺战之中,结果她过上了梦魇一般的日子,没有关爱、没有自由、没有希望,甚至没有了生命……。一个女人的悲惨,莫过于此。
据说美丽的朗萨姑娘在受尽了各种非人的折磨之后惨死,上天的神灵看到朗萨虔诚礼佛,加之她自身也是度母的化生,于是地狱阎罗王让她起死回生。从此,朗萨姑娘厌恶红尘俗世,回想自己遭到的诸般非人苦难,一心想脱离家庭,决定此生修成悟道。于是她来到色热珠德寺,拜该寺著名喇嘛释迦坚赞为师,从上师跟前学成佛法,受到上师的加持,在该寺后面山顶的一个洞窟里静心打坐而得道成仙,成为了一位享誉西藏的得道女菩萨。她静心修持时的洞窟也就是后来人们所叫的朗萨姑娘修行洞。
通过朗萨姑娘的命运 ,展示了当时社会人情世故的阴暗面 ,同时也流露出对藏族妇女优秀品质的钦佩之情。朗萨姑娘是一个美丽的化身 ,她容貌俏丽非凡 ,完全可以与左拉笔下的黛妮丝和雨果笔下的爱斯梅哈尔达以及我国古代文人笔下的绝代佳人罗敷相媲美。
云卷云舒,风雨过后见彩虹。在封建农奴制社会,妇女们头上的天乌云密布,让人压抑和窒息,看不到半点的前途与光明;在社会主义新西藏,妇女们头上的天晴空万里,令人备感舒畅和欢快。如果真有天堂存在,朗萨姑娘在那里一定十分欣慰,因为她看到了西藏妇女的幸福生活,看到了产生她那样悲剧的土壤已被彻底铲除,取而代之是格桑花盛开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