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
家书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家庭书信的形式,根据家中子弟的具体情况,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一方面娓娓道来,亲切温和,一方面旁征博引,高屋建瓴,既有理论上的高度,又有亲情上的温度,往往比系统的教育理论更加见效。
而在中国古代家书方面,王阳明、曾国藩可谓是两座高峰,这两位经历相似,思想亦有交集,但具体而言,又有区别,那么他们的家书又有何异同呢,对现代人有什么启发呢?我们来对照一番看看。
关于科举:
不必过于看重
读书做人要紧
王阳明和曾国藩之所以能史上留名,颇有影响,除了他们个人的努力,其实还是得感谢一项古老的制度:科举制度。他们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博得个人出身。科举制度在他们那个时代而言,还算是一项比较进步的制度。王阳明二十岁时第一次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二十二岁时考进士,未中,当时的学术大咖,内阁首辅李东阳对他说:“你这次没中状元,不过你写个状元赋试试看。”王阳明马上一挥而就,震惊当场。又过六年,公元1499年,王阳明考中进士,赐二甲进士第七。
再看看曾国藩的功名路。曾国藩小时候是个笨小孩,据说记性奇差,相传有天夜读,把一段文章反复读了若干遍,还是记不住, 连躲在暗处的小偷都忍不住了,说:“连我都记住了,怎么你还没记住呢。”这个传说并不靠谱,但是也说明曾同学年少时记忆力不太灵光。虽说曾国藩记忆力不突出,但他在功名路上也算是一帆风顺,一路考取秀才、举人,二十七岁考取进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比王阳明还早一岁。
王同学和曾同学对科举的态度又如何呢?王同学很小的时候似乎就有先见之明,当他还是十多岁的小朋友时,就对老师说:“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当年第一次会试不中,王爸爸鼓励他再接再厉,他却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在王阳明的家书里,也表达了这种思想,他的《寄正宪男手墨》这样寄望于儿子,“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这时候的王阳明也是一位爸爸了,当时是1527年,王阳明在率师出征的路上,儿子托付给亲戚,他对于儿子的期望倒不在科举功名上,在信中,王阳明认为,读书考取举人进士,并非他对儿子的期望,只要儿子能够立志向上,他就觉得很高兴了。
同样,曾国藩对于弟弟和儿子的期待,也不在考试中进士上。在1842年,曾国藩尚为京官,在正月十八他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认为弟弟们只要能够“发愤自立”,即使没有在科考场上得志,但也能成为他曾大哥的帮手,“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老曾甚至举例说老家湘乡有哪些大贤大儒,并无功名,但照样怡然自乐,乡里闻名。既然不以功名为念,那么老曾对于弟弟和子孙的期许是什么呢?在1856年(咸丰六年)写给儿子曾纪鸿的信里这样说:“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说得很清楚,就是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二人的家书一对比,他们对于子弟的要求很明确: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考不考功名倒在其次。
关于修养:
为人切忌一个“傲”字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中国人历来信奉的做人原则,说到底就是做人不能傲,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家书里都提到这一点,而且都把“傲”作为重点防范对象而来告诫子弟。
王阳明的《书正宪扇》有这么一段:“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当今人品德上的缺陷,主要就是“傲”, 很多不良行为和罪恶都是因为傲慢产生的。因为傲慢,就会自以为是,不肯低下身姿。如果作为儿女傲慢,就不能尽孝;如果作为弟妹傲慢,就不能很好地和兄长姐姐相处。王阳明对于“傲”的危害,罗列得很详细,同时也认识得很深刻。分析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王阳明又谆谆教诲:“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你们想要学习进步,必须要除掉“傲”这个病根。
无独有偶,曾国藩对于“傲”也是极为警惕的,在道光二十四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他语重心长地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国藩见过一些颇有才华却不得志者,原因何在?就在于傲慢蒙蔽了他们的眼光,阻碍了他们的进步。曾国藩亲眼看到这些人的傲慢姿态,自己文章“实亦无过人之处”,但是却心高气傲,乡试的时候骂乡试题目一窍不通,会试的时候骂会试题目一窍不通,骂了同学骂考官,一路骂下去, “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因为傲慢,不肯谦虚求学,最后把自己的前途也骂完了,“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因此曾国藩在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三日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总结了这么一句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是传自他的祖父星冈公,他曾对曾国藩说:“尔若不傲,便好全了。”
可见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把谦虚戒傲列为品格修养的头等大事,只要不傲慢,其他良好品格就会随之而来。不傲是做人的基础。
关于人生始发点:
最重要的是立志
王阳明从小就重立志,他小时候听说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拉俘虏,就痛下决心立志,一定学好兵法,强国强兵,因此,他的志向就不在科举上。后来王阳明能率兵平定宁王的内乱,和他早年立志学兵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他在《示弟立志说》就提到:“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学习一事,首要在于立志。如果没有立志,就如同种庄稼,没有先培植好植物的根,却徒然进行灌溉,再怎么辛苦,也无非是白白劳作一场。
曾国藩也把立志当成人生的根本和出发点,他认为人如果能立志,哪怕做圣贤豪杰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有志之人何必去借助他人成事呢?在道光二十二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提到读书之道,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立志,“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了志,读书就会求上进,不会自甘于落后,可见这立志,也与竞争心理有一定关系。只要立志,哪怕是在“旷野之地,热闹之场”,都能精心读书。(文/刘黎平)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