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9月15日电 题:敦煌莫高窟1650岁庆生:“转危为安”后的全球开放共享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今年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诞辰”165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官员、学者和专家在近半年时间里接踵而至,通过学术论坛、文物展览、音乐会等多种形式为这处古老的遗产“庆生”。作为敦煌文化的实物遗存代表,近年“转危为安”的这处古老遗产将与全球开放共享。
据史料记载,公元366年(西秦建元二年),乐僔和尚在莫高窟创建了第一个石窟,从此,山麓断崖上凿壁开窟的声音历经10余朝、1000年延绵不绝,莫高窟这座佛教艺术圣殿保存至今,已历经长达1650年的兴起、废弃、重生的跌宕命运。
这座被誉为“文化圣殿”的人类遗产,交汇融合了世界四大文明印记,其千余年“成长”历程充满坎坷。无论是“一锤定音”的开窟之艰,还是长期非官方管理状态的保护之难,亦或是眼下的机遇与挑战……无不体现着“交融与创新”的绵延不绝。
“敦煌文化艺术的灿烂辉煌,得益于整个区域的民众自发的心愿和千年不辍的营建,度过历史的沧桑与劫难,安然至今,她是中华民族开朗、进取、诚敬、和平的重要见证。”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追溯莫高窟走过的1650载光阴时如是说。
经过近70余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病患缠身”的莫高窟在经过长时间劫难后终于“转危为安”,并从抢救性保护进入了预防性保护阶段。以“数字敦煌”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也通过多种载体“飞入寻常百姓家”,与全球共享这处古老遗产与现代科技的“联姻”。
然而,集珍贵与脆弱性于一身的莫高窟也并非“固若金汤”。在王旭东看来,未来至少还要面对敦煌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敦煌石窟保护面临自然和人为等因素威胁的问题、敦煌文化的传承弘扬方式等问题。
王旭东表示,未来的敦煌研究院,将通过敦煌石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数字敦煌”项目的实施、以“数字敦煌资源库”建设为基础,与全球分享敦煌石窟的数字化资源,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敦煌石窟。经过10至15年,使它成为一个致力于敦煌乃至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化平台。
几天前,一位伊朗专家就以外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敦煌研究院进行长期的工作交流,这是未来莫高窟“开放共享”定位的第一步。近几十年来,尽管围绕莫高窟保护的国际合作项目数不胜数,但外来学者长期“驻守”尚属鲜见,这只是其“国际视野”的开端。
“开放共享是未来世界的潮流,必须让更多国际学者来莫高窟工作交流,对外讲‘敦煌故事’。”王旭东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这将促使敦煌石窟更好地加以保护、研究和弘扬,进一步提升世界遗产的开放管理水平,把一个真实、完整的敦煌石窟传承给下一代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