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王晋康:科幻文学对科学的讴歌和反思,一个都不能少 | 深港书评

  • 编辑: 觅涯资讯
  • 发表于: 2017-09-18 12:44
  • 字数:1585
  • 人气:1194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原标题:文学翻译缘何难调众口?谁来译村上春树的新作读者很关心

近日,村上春树新作《杀死骑士团长》中文版权尘埃落定,译者是林少华。因村上的译者不少,谁是最适合最好的译者被读者热议。其实,不只村上,近年来翻译小说的品质和文风都是读者关注和细细推敲的对象,不少译作被读者揪出“硬伤”。似乎文学翻译越来越不尽如人意,难以出现译作经典。真是这样吗?

齐鲁晚报 记者 师文静

名著有十几个译本

读者挑花眼

因为村上春树粉丝众多,译者也多,他每次发新作,译本都要被讨论一番。近日,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在微博上报告村上新作的翻译动态,引起了书迷的关注。他称原著上下册75万字1000页已译完900页。两个月有如此成绩,读者惊讶于这个速度。林少华解释称,“译得这么快,会不会不认真?这点但请放心。虽然我一向鼓吹审美忠实,但语义语法层面亦如履薄冰。”

与其他译者相比,林少华的翻译被认为不生硬,没有翻译腔,能微妙地传达出原著的感觉与语气,也被有的人认为有对原著的“浓妆艳抹”之嫌。其实,当下读者对于文学译本的讨论和研究成为日常,文学翻译的质量屡屡成为大众话题。

由于英国作家毛姆作品进入公版领域,在过去的一年中毛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竟然出版了十几个译本。除了老版译者傅惟慈,苏福忠、李继宏、刘勇军、徐淳刚、詹森等也集中翻译了该小说。读者到底该看哪本?因此比较推敲各版本成为一种乐趣。有的读者喜欢语言风格老到的译本,有的读者喜欢生猛的风格,还有的喜欢细密繁复的文风,在普通读者眼中,除了很差劲的翻译,傅惟慈、李继宏以及詹森等人的翻译都各有千秋,能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经典作品往往都有多种译本,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飞鸟集》《傲慢与偏见》《小王子》等,尤其是诗集的翻译,最让读者争得面红耳赤。

经典译本多,却仍有质量参差不齐的新译本出现,除了作家作品陆续进入公版领域外,《达·芬奇密码》的译者朱振武则认为,文学翻译需要与时俱进,很多文学作品就要不时地重译,不同时代的译者都应该有自己的声音,而优秀译著的生命力可能会超过原作。

缺乏客观公正

与时俱进的评价体系

作为早期村上春树的中文版译者,林少华本人对待翻译也有自己的思考,虽然翻译村上的新作同样走了“快速出手”这条路。他本人最近对自身翻译风格发声:“坊间流传塞私货云云,绝无此事。在此前提下,尤其看重两点:一是行文的节奏,二是用词的韵味。舍此无非翻译一个故事罢了——天价版权费,只买个故事,值得吗?节奏和韵味才是村上文学的生命!”

翻译家朱振武认为,完成一部翻译作品很难,让译作在目标读者中喜闻乐见更难。他认为,文学翻译是很容易引起争议和诟病的工作,尽管文学翻译工作者大都不敢放肆,总是小心翼翼地戴着手铐脚镣跳舞,但还是不可能尽如人意。“在审美意象、思维和视角上与原作保持相似性,为读者奉上既符合汉语读者阅读习惯又忠实原作内容和风格的译文,则是难上加难。”

有业内专家也认为,文学翻译涉及到很多方面,原作的意象、修辞、典故、思想情感、语气语调等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而达到汉语的艺术魅力更难,只有能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乃至节奏韵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作品,才能得到读者的喜爱。而这些又是无法量化的,每个读者都有自身的阅读欣赏口味,文学翻译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实属正常。

总拿当下的文学翻译与“经典翻译”作品相比,也是不可取的。当下译者主力军的翻译理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业界认为翻译两头是完全不一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倾斜于哪一方,是译者面临的问题,这就涉及到译者保持何种标准。文学翻译质量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也被多次讨论。青年翻译家黄昱宁就认为,世界文学潮流的嬗变,对我们衡量好译本的标准,一直在提出新的审美要求,但我们普遍的欣赏水准与这种要求其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当下展开翻译评论的最大问题,或者说困难所在,就是衡量文学翻译质量时,缺少客观、全面、与时俱进的评价体系。”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