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推荐

再见二丁目

  • 作者: 筱柔
  • 发表于: 2019-01-19 10:05
  • 字数:1816
  • 人气:1283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坐在家中的地毯,端一杯苦丁。突然听到一个单薄的女声在唱到:漫天柏树,突然没有动摇。那一瞬,好像有什么东西掉进了水杯,阳光照耀着一闪一闪,像是谁的泪珠,晶莹透亮。

然后知道是杨千嬅的《再见二丁目》,林夕填词。

低头浅吟,林夕。怪不得,歌词会这么薄凉。

二丁目是一条街,一个地方,一个游乐场。或者什么也不是,又或是为离别所设的一个场景。我想没有谁真的可以踏足过这个地方,包括林夕,包括黄耀明,甚至杨千嬅。悲伤和快乐大抵只是自己唱唱而已,写词的人和唱歌的人又经历过多少?我们又听得懂多少?

 当时黄耀明和林夕相约在日本,林夕在二丁目的一家唱片店里等黄耀明,可是苦等三个小时,黄耀明始终未出现。

  我想当时,林夕一定是满怀欣喜等待着黄耀明的出现,他要和他说他看到了二丁目的古街道,他想说他发现这家唱片店内有张不错的唱片,他想与他分享,与他共品午后红茶,街上人来人往,突然门打开,那一刹,仿佛什么声音都没了,他急急得望过去,失望,低沉。桌上的茶海冒着热气,茶香袅袅,茶叶舒展。

那时,他会回想他们见面的第一次场景吧!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他与他,戏剧般的相遇,在隐约的茶色中,他与他邂逅,空气中仿佛有了爱情的模样。于是那天他尝不出茶的任何味道,于是,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当品茶时总会想到他与他的初见。

原来过的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

记得当初在唱片店外听到这首歌,就冲了进去,旋转与歌声里,往返与街道间,徘徊与黄昏夕阳中。直到最后,我才发现,我仍是没有离开过那条街。

歌中大致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失恋后,远渡异国散心。寂寞难过在东京的街头转街过巷,却突然被小店里的异国民谣所感动,发现自己原来一直都很快乐,只是自己没有发觉。因为还活着,因为还可以喝一杯热茶,虽然失去了恋人,但也会在下一个路口遇到一个他吧,虽然还是很想他,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吧。

我们不断成长,就是为了遗忘。

一份记忆,当自己要辛苦劝说自己遗忘的时候,就大可在心里认清了这一生都不再可能忘得掉。不必枉费心机,徒劳挣扎。这样的心思,不只林夕,你我都是有过的。当想念漫过肌肤,穿过心间,回忆就会恰如其分的涌来,时刻提醒着我们。当思念无法取代,这一刻,就需要一罐热茶吧!

亦舒说:“在刹那,身体一部分永远死亡了”。林夕说:“悲哀后遗忘,引致过后的欢娱都得小心翼翼”。很多故事遗忘到最后,居然结局只能是记得。听《再见二丁目》,感同深受,不禁暗道:如此的活,陪着笑落泪反倒是好些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晓。岁月的风幽幽的吹着,吹透了薄凉的年华,吹薄了当年的白衣裳。余下的生命无尽,身上的衣服偏偏单薄,那种滋味也许只能轻哼一句: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

听起来,不禁让人唏嘘。可是直到现在才知道当时是最快乐吧,可是当时一心只沉浸在快乐里,没有分别过没有失去过没有伤痛过,不会知道这快乐是这么不易。这样的孤单无法言表,亦不让人打扰。只是在笑容里,又隐藏了多少苦涩。

林夕当初为黄耀明写这首歌的时候,他说过:悲到荼靡。当悲伤也可以像鲜花一样开放,在妖治怒放之际,却总是开到荼靡。所以我相信,这是一份他内心最渴望得到却在黯然中失去的感情,以最淡然的文字写出来,就这样而已。那时候已经没泪了吧,即便有,也是从笔尖滴下。

总是执着的认为杨千嬅表达的这份感情要比黄耀明来的更深入人心。当时的千嬅尚生涩,声音里有一种很香港的味道,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缺陷,不可或缺的苍白,甚至不可或缺的顽固。那悲情的味道,恍恍的深思,是拉不走的沉溺。

一次朋友问我为何如此爱着粤语,我想可能是因为粤语的歌词感情冲击力比国语来的更大,更让我痴迷,让我共鸣。

常常在家中坐在地毯上,一杯苦丁,一架CD机,我是不听什么mp3或者什么,那改变了我要的那份质感,我还是坐在地毯上,听CD机里缓缓流动的音符,偶尔低吟几句,天气如不吝啬地洒些阳光,这种惬意让我晕眩,也让我清醒,在这中间,我会轻轻自己说:原来过的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  

只是不知,多年以后当林夕忆起这段往事时,是会恨黄耀明给他的伤痛,还是静静地看茶杯里的茶叶自由舒卷。我期望也相信是后者,因为林夕写完这词后,最大的悲哀也化为了淡然。

无论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我也可畅游异国,放心吃喝。

时光流水,终有一天,太多的想念,终会被时间晾干。我们再也抵挡不住时间在岁月里留下的痕迹。这样的遭遇,我们谁也幸免不了。

岁月长,衣裳薄。

加件外套吧。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