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推荐
精华

感遇·其一(唐诗三百首)

  • 编辑: 愚子兮
  • 发表于: 2019-12-23 21:08
  • 字数:1047
  • 人气:1241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1
  • 分享: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兰①叶春葳蕤②,桂华③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④,自尔⑤为佳节⑥。
谁知林栖者⑦,闻风⑧坐⑨相悦。
草木有本心⑩,何求美人⑪折?


注释

① 兰:此指兰草。
② 葳(wei)蕤(rui):枝叶茂盛而纷披
③ 桂华:桂花,“华”同“花”。
④ 生意:生机勃勃
⑤ 自尔:自然地 。
⑥ 佳节:美好的季节
⑦ 林栖者:山中隐士
⑧ 闻风:闻到芳香。
⑨ 坐:因而
⑩ 本心:天性
⑪ 美人:指观赏者


白话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茂盛,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春兰、秋桂生机勃勃,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折断呢!


作品鉴赏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作《感遇十二首》。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本诗通篇结构安排紧而有序,叙述风格和缓、平静,给人一种清心、恬淡的感觉。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3年~740年) 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