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转换长调•词林正韵•第三部(仄声)•一组韵•词林正韵•第三部(平声)•一组韵•双调二百三字,前段十七句五仄韵、四叶韵,后段二十句五叶韵、七仄韵——苏轼正体。
海瑞墓园,轩架石牌,墓道花岗砌。
石像生,羊马傍狮龟。更昭彰粤东正气。
谕祭碑。雕栏护围孤冢,扬廉塑像贪官避。
嗟笏板朝装,如生栩栩,心怀天下民意。
恰一尘不染颂神池。涉阁顶天海塞鸿飞。
廊脊延绵,映日琉璃,八方亭紫。
噫。海瑞官微。几经会试孙山坠。
升耀淳安令,祖坟青烟冲昧。
宦海浪掀舟,查办二代,汝钦哑口黄连噬。
自种菜蔬荣,事母买肉,破荤谁说儿戏。
怅清官廉吏复几时?遭诬陷贬兴国当差。好运来、户部谋事。
昏君嘉靖无道,冒死抬棺谏,陷身牢狱痴情不改,笑引壶觞自醉。
穆宗登极解囚羁。再弹劾、万历重启。
注: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明朝政治家、著名清官,其墓地位于海口市西郊滨涯村。海瑞死后,朝廷赐祭八坛,赠太子少保,谥号忠介,遗官员许子伟护灵柩归葬。出镔那天,南京城里万人空巷,商者罢市,农者辍耕,大众平道送殡,哭尊者百里不绝。然而,在海瑞下葬380年后的一个特殊年代,海瑞墓被小将们捣毁,遗骨挖出先是游街示众,后在海口市中心广场被付之一炬,烧了个干净。又30年后海瑞墓得到重修,墓中空无一物,只有残存海瑞墓前的文保碑默默矗立,黄梅雨季,雨水顺石碑流淌,如泪如血……
石像生---是在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是皇权仪卫的缩影。这种做法始于秦汉,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
谕祭碑---入海瑞墓园沿甬道前行不远,有一碑立在路中间,碑眉用篆字写着“明海忠介公谕祭碑”,碑立于明万历十五年,上面写的是皇帝下旨为海瑞建墓的内容。
扬廉---即扬廉轩,选扇形造型,加以轩内所刻海瑞诗句,意在告诉人们,海瑞为官勤政爱民,两袖清风,其高尚品行永远是后人的典范。
塑像---在海瑞主墓后面一块石板平台上,安放着海瑞坐势塑像:两眼注视远方,神情严肃而慈祥,俨然一副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
恰一尘不染颂神池----即“不染池”,明君万历皇帝闻听海瑞在任上去世,非常悲痛,辍朝一日,派近臣吊丧,并御赐墓碑建陵,陵内有“扬廉轩”“不染池”“清风阁”三大倡廉建筑,是世上绝无仅有之举。“不染池”是为一个扇形水池,名曰不染池。池中水清如许,游鱼及水底鹅卵石清晰可见,游人自会联想到海瑞为官忧国忧民,恪守德道,一尘不染,其“海青天”美名故得万古流传。
八方亭----位于墓园东南最高处,一个直径6米多,高8米的八角亭,名叫“八方亭”,意在海瑞精神传扬八方。
海瑞官微----海瑞早年参加省城举行的乡试,中了举人,拿到了做官的资格,不过在明代举人只能当一些不入流的小官,如果做个七品县令最低也得进士出身,举人基本没戏。于是,海瑞的第一个官职是南平教谕,是个负责教育事务的小官。
几经会试孙山坠---海瑞自然想拿到进士学位,好再图晋升,然而,他多次参加会试(在京城举行),结果全都失败,名落孙山。
升耀淳安令,祖坟青烟冲昧----海瑞在福建南平教谕的位置上,由于政绩斐然不久便升迁到浙江淳安任知县,
一个举人能当上知县,如同现在一个初中生当上县委书记,在当时真是祖坟冒青烟,冒大了。
查办二代----当朝浙江巡抚,总督胡宗宪的花花公子领着一帮随从路过淳安县官驿,即县招待所,索要贿赂未果,官二代胡公子便把驿丞即管理员绑起来吊打,被赶来的海瑞依法悉数拿下绑了。海瑞当然知道这位公子惹不起,但他非常聪明,给胡宗宪写信说有个恶霸冒充您公子到淳安招摇撞骗,被我依法查办了,所获脏银数千两已充公,总督大人令出如山,对部下约束一向严谨,号称秋毫无犯,从不滋事扰民,岂会有这等妄作威福、不讲道理、目无法纪的公子?一定是冒名行骗无疑,现已命属下将其拿获并押送胡总督处请大人酌情发落。
汝钦----胡宗宪,字汝钦,时任浙江巡按御史,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升总督,总制南直隶、浙、闵等处军务。
哑口黄连噬---当胡宗宪看到自己的亲儿子被五花大绑送来官衙,并读过海瑞的信函之后,只是一阵苦笑,心中怒火强压,却又无法发作,对海瑞没进行任何追究。
自种菜蔬荣,事母买肉,破荤谁说儿戏----海瑞到任后为百姓做很多好事并带头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连吃的蔬菜都是自己带人在县衙后种的,据说淳安县衙食堂的伙食质量自从海大人到任后就断崖式坠落,衙役师爷们都减肥变瘦,根本不见荤腥。后来海瑞母亲过生日,海瑞破天荒上街买了二斤肉,这个爆炸性新闻瞬间传遍全城,甚至传到了海瑞上司总督胡宗宪耳朵里,老胡大吃一惊,我滴天啊,海知县吃肉了,这,这不是儿戏就是铁树开花!
遭诬陷贬兴国当差。好运来、户部谋事----海瑞这种刚正不阿的行事风格肯定得罪很多上司,比如胡宗宪,比如鄢懋卿,可这都是皇上跟前的红人,怎么会有他好果子吃,果然便有御史弹劾海瑞,将他贬为兴国州(今江西兴国县)判官,几年后因有贵人相助,海瑞居然否极泰来,进北京做了户部云南司主事,一步登天成了京官。
昏君嘉靖无道,冒死抬棺谏---嘉靖,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晚年荒废朝政,天天深居在西苑,设坛求福,希望能万寿无疆,边疆总督和地方大员争先向嘉靖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但是,朝堂还有直言的大臣,其中以杨最和杨爵为首,要求嘉靖皇帝不要寻找虚无的长生不老药,应该以国事为重,却先后被处死。自此以后,再无人敢批评嘉靖皇帝。公元1566年2月,海瑞被调入京城户部,对嘉靖皇帝荒废朝政的行为极为不满。于是他在棺材铺买好棺材,遣散家里的奴仆,将家人托付给一个朋友,然后向嘉靖皇帝上书《治安疏》,文中批评嘉靖昏聩多疑、刚愎残忍、自私虚荣,既是昏君,又是暴君,既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男人。普天下的臣民百姓,早就对你已意见漫天飞,希望你改掉这些坏毛病。嘉靖只读一半,就愤怒地把海瑞上疏扔到地上,对左右说:快把此人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旁边说道:这个人向来有愚名,他上疏之前,就知道自己犯了欺君之罪,已经买好棺材,与家人告别了,他是不会逃跑的。嘉靖听后默默无言,又把奏疏从地上捡起来,看了数遍后,连连感叹,最后把奏疏留在宫中,没做批示。同年秋天,嘉靖身弱染病,心情极差,对左右说:海瑞这个人是比干,但是朕不是商纣王,我不会杀他。不过心头窝火的嘉靖皇帝还是把海瑞关进大牢,同年十二月,嘉靖皇帝驾崩。
笑引壶觞自醉---关于嘉靖皇帝驾崩之事,海瑞在大牢里一无所知,牢头感觉新皇帝登基十有八九会赦免海瑞,便提前给海瑞送去酒菜祝贺,海瑞误以为是送行酒明天就死了,索性大吃大喝,悍然一醉。但听牢头说嘉靖驾崩,海瑞顿足捶胸哭了整整一夜,先是痛骂,后又痛哭,嘉靖在海瑞心中的地位世上恐没人能懂。
穆宗登极解囚羁---明穆宗朱载坖[jì],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年号隆庆,登基后立即下旨,赦免海瑞官复原职,海瑞辗转兵部、尚宝监、大理寺、通政司等职要部门。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空降地方为官,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南直隶,今天的江南地区)。海瑞上任后雷厉风行,缉拿贪官,整肃风纪,从重处置江南严重的土地兼并事件,江南的土豪劣绅、富户地主听说海瑞又回来了,吓得赶紧雇船驾车搬家避难,走不掉的马上把红色大门涂成黑色,降低曝光度。
再弹劾---海瑞的反腐倡廉动了以徐玠家族为首的地主豪绅的蛋糕,一帮奸党联合起来弹劾海瑞,朝中御史言官们也都纷纷上疏斥责海瑞搞乱了江南大好发展局面。隆庆皇帝只得将海瑞撤职贬到南京负责粮储事务,海瑞一气之下称病辞职回家。后来张居正把持内阁,因为讨厌海瑞油盐不进的倔脾气而故意冷落他十二年之久。
万历重启---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直到明朝首辅张居正死后,神宗万历皇帝登基施政,才想起海瑞这位三朝老臣,于是再次召其出山。不料满朝文武听说皇上要起用海瑞,一个个声泪俱下强烈拒绝,坚决反对。大家心照不宣:让这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家伙回来,咱哥几个还怎么玩!众怒难犯,万历皇帝只好作罢,并按照优待老臣的惯例,在南京给海瑞安排了一个不管事的闲差事,而且名头响亮——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照说南京都察院本身就是个无事可做,整天喝茶看报,打卡混日子的好地方。不料,海瑞到任时已经72岁高龄,但还是郑重其事的履行自己职责,严格按照都察院的制度办公,准确及时地惩处一大批违反朝廷禁令,尤其是二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大臣,甚至连一个大臣在家里观看歌舞都被海瑞抓到,以违反太祖禁令(大臣不许观看歌舞)为由都打了他板子杀威。如此一来,南京文武官吏怨声载道,对刚正不阿的海瑞恨之入骨,不过正相反,南京乃至江南的老百姓却视海瑞为再生父母,家家户户都悬挂其画像顶礼膜拜,敬若神明。就这样,南京城的大小官吏担惊受怕的日子持续三年才结束,因为那个海青天终于死了。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步履匆匆地走入一座小院,门口挂着两个褪了色的红灯笼,上面的“海”字在风雨侵袭下已斑驳掉漆,灯笼在风中飘摇不定。王用汲走进屋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不已,房间里没有一件值钱家具,传说中的家徒四壁大概就是这样子,破旧的木床上躺着一位老人,身上盖着一床褪色的旧被子,他已经死了,旁边一个年迈的仆人在低声垂泣。去世的老人名叫海瑞,生前是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他本来可以家中的钱财比山还高。
2021/8/9农历七月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