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入声)•一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柳永正体。
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
把酒雄关,垛堞处、西风凛冽。
雁嘹唳、危峦斧劈,断崖刀割。
鸟道盘云锋镝阻,天梯破雾兵戈截。
望蜀汉、横峙遏双眸,伤悲切。
姜伯约,降诸葛。天水窄,凉州阔。
伐曹魏,九出祁连山缺。
俯首犹怀肝胆志,仰天不负须眉骨。
绕剑阁、邓艾渡阴平,英魂殁。
注: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姜伯约,降诸葛------姜伯约,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姜维出身天水姜氏。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率大军兵出祁山,沿途郡县所向披靡、望风而降。此刻,魏国天水郡太守马遵疑心很重,怀疑时任参军的姜维姜维等人已投降蜀国,于是太守马遵丢下姜维等一干多人,自己连夜跑回上邽,而姜维及部下发现太守跑了,立马追过去,但是跑进城里面的太守紧闭城门,不让姜维及部下们入城。姜维只好带领众人暂回老家冀县,谁知冀县守军也一样将其拒之门外。就这样,姜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投降诸葛亮。至于诸葛亮真可谓“守株待兔”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姜维这员大将收降。
天水窄,凉州阔-----本意是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大帝分天下为十三州,而凉州,便是这十三州之一,其下辖陇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10郡。但文中借指姜维在曹魏的天水仕途狭窄,职位不过是个小小的参军,还遭受太守的怀疑,有叛将之嫌。然而,诸葛亮却对姜维非常器重。自打马谡失街亭,赵云兵败箕谷,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告败,但幸得姜维,又使诸葛亮喜不自胜,其先是任命姜维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又致书蒋琬,对姜维赞赏不已,“姜伯约思虑精密,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又让姜维统领虎步兵。虎步军,那可是蜀汉的精锐部队,对于年仅27岁,未有多少战功的姜维来说,诸葛亮的一系列举动,几乎超出他的想象。回想姜维入蜀,但在诸葛亮在世的六年中,未见有大的建树,为何?姜维为魏人,又为无奈投降,因而一开始不被蜀人信任情有可原。不过,就在姜维孤独无助的这段时间里,只有诸葛亮对他无条件地信任,让其参与军事讨论。也许正因如此,更加坚定了姜维留在蜀国的决心。诸葛亮不但对姜维礼遇有加,而且还“尽传平生所学”。姜维在魏国却从来没有这样受到重视,这让姜维觉得在蜀国他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他的人生抱负,因此姜维决定效忠蜀国。公元243年(延熙六年),姜维迁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姜维自从投降了诸葛亮,没有曾经的质疑,却只有恩师的赏识,一个在魏国的无名小卒,翻身到了蜀国,甚至成了领军的大将。究其武侯诸葛亮与镇西大将军姜维的关系,名为师徒,实为知己,唯有这一分同心同德,才在群雄逐鹿的三国里造就了蜀汉传奇,就像一个异彩纷呈的政治童话,它有伐吴报仇的刘玄德,它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它有继承遗志的姜伯约。尽管无数英雄豪杰灰飞烟灭,但万世流芳的仍然是他们。
九出祁连山缺-----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公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十一次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后,姜维执掌兵权,开始继续北伐。第一次是公元247年,姜维亲自率军出陇西,和魏国名将邓艾,夏侯霸,郭淮对战并取得胜利。第二次是公元249年,姜维派大将廖化攻洮城,但是却被邓艾抢先一步占据该城,邓艾这个人文武双全,他和姜维二人就好比是诸葛亮和司马懿,棋逢敌手,将遇良才。姜维痛失此城无功而返。第三次是公元250年,姜维又去攻打洮西,结果仍然是难胜邓艾无功而返。第四次是公元253年,姜维亲率领大军围攻南安。魏将陈泰率领大军赶来增援,姜维与其相对峙良久,终因粮草接济不上,而班师回朝。第五次是公元254年,姜维再次从陇西出兵,魏国守将直接献城投降。姜维率兵进攻襄武,把魏将徐质杀的大败而逃。姜维乘胜追击,敌军抛戈弃甲,望风而逃,姜维顺利攻下河关、狄道、临洮三地后回兵蜀中。第六次是公元255年,姜维再次从狄道出兵,战败守将王经,王经退守狄道城再次被姜维围困。不久,陈泰率兵前来解围,姜维只得撤兵。第七次是公元256年,姜维和邓艾在段谷厮杀,由于姜维所派遣的胡济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达集结地点,致使姜维大败。由此,姜维效仿诸葛亮上表自贬。第八次是公元257年,魏将诸葛诞在淮南造反,姜维趁此良机,亲率大军从起兵骆谷,魏将邓艾和司马望起两路人马抵抗姜维,两人并没有选择出战姜维,而是坚守不出。随后,诸葛诞兵败,姜维领兵回成都。第九次是公元262 年,姜维再次出兵入侵洮阳,与邓艾交战,邓艾击败姜维。随后,姜维撤兵驻扎沓中。此时,权臣黄皓在朝内当政,与右大将军阎宇交情深厚,暗地里想废掉姜维而树立阎宇。姜维知道后,就对刘禅说:“黄皓奸诈巧伪专权任意,将会败坏国家,请杀了他!”刘禅说:“黄皓不过是跑腿的小臣,以前董允也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我常常为此遗憾,你何必介意他!”姜维见黄皓广结党羽,害怕自己言语有失,说了几句谦恭话后离开。刘禅命黄皓到姜维那里谢罪,姜维更加疑虑恐惧,于是便留在沓中屯田以避祸,不敢再返回成都。
绕剑阁、邓艾渡阴平------公元263年8月,魏国司马昭确定向蜀汉发起进攻,指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而在最初的计划中,魏军是打算先合围姜维,吃掉蜀汉的主力的。结果姜维敏锐地发现了形势不对劲,及时跳出了包围圈,但是钟会这一路大军长驱直入,随即占领汉中。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汉中,蜀汉苦心经营的北大门就这样轻易落入魏国之手,而姜维、廖化只能以剑阁险道为屏蔽,阻击魏军主力。由于剑阁地势险要,从正面进攻很难攻克,所以钟会大军被抵挡在那里,完全不能动弹,打又打不赢,撤又不甘心。眼见钟会无法突破剑阁。邓艾提议和诸葛绪一起走阴平小道,杀入蜀汉的腹地,这样不仅可以夹击姜维,也可以趁机进攻成都。这个邓艾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他出身贫寒的屯田部民,平淡地过了近二十年,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努力出人头地,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遇到了司马懿。在与司马懿的一番交心之后,司马懿认为他谈吐不凡,心怀大志,料定邓艾日后必成大器,便将他举荐给了曹叡。不久之后,邓艾的仕途之路便像踏上了快车道一样,平步青云,陆续担任了魏国很多重要的职务,成为了三国后期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将。然而,当邓艾提出绕开剑阁,翻越大山改走阴平小道的决定时,曹魏雍州刺史诸葛绪认为邓艾的计划太过于冒险,不愿随同,而更愿意和钟会一起从正面进攻。就这样,邓艾只能自己独自穿越阴平。事实上,邓艾能偷渡阴平,完全是他自己不要命的打法和上天的眷顾。因为从阴平进蜀汉这条路几乎难于上青天,简言之,它根本就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路,尤其是大军还带着那么多军械物资马匹,由此,当时的蜀汉也包括曹魏的将领一致认为不可能成功。但是邓艾实在是太大胆了,没人能想到,他当时是以何种理由说服自己,说服属下跟随的。由于需要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邓艾大军根本没有时间慢慢的修路,很多地方他们都是直接直接攀岩通过。对此《三国志》中曾这样描述: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而邓艾此行最险要的地方莫过于青川的摩天岭。邓艾当年翻越的是摩天岭南边的一座山岭,这座山岭海拔两千多米,北面坡度较缓,邓艾他们就是从北面这边上来的。而南面是悬崖峭壁,上来之后邓艾他们无法通过,只能选择最原始的方法,拼运气!邓艾命大家以毛毡裹身,直接滚下悬崖,生死由天了,不过最终,活下来的人数竟然超过一万,令人惊奇。至于邓艾偷渡的阴平古道这条路,现今仍然还在。它起于甘肃陇南文县的鹄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镇),全长265公里,经过换算,这正好是三国时期所谓的七百里。不过,上天到底是眷顾邓艾的,无论如何,他最终成功穿越了阴平小道,到达了蜀汉腹地。而此刻,蜀军守将见魏军突然杀到,如神兵天降,还以为剑阁被攻破,直接都吓傻了,根本没做任何抵抗,邓艾便占领了城池。邓艾大军占领涪城后,给养得到迅速补充,战斗力也很快得到恢复,随即一路杀向成都。在此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后主刘禅与群臣商议后决定派遣诸葛瞻领兵于涪拒敌,虽然一开始诸葛瞻击破了邓艾军的前锋,但诸葛瞻不听黄崇的劝告占据险要,以至于最后战死绵竹。情况更加危急,刘禅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而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南中监军霍弋也请求带兵前来守卫成都,刘禅还是不同意。最终,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军投降。自此,蜀汉宣告灭亡。而蜀汉灭亡时,姜维大军仍在,各地驻军也没有损失,尚有一战之力。可惜的是,刘禅做出了如此懦弱的决定。
英魂殁-----刘禅投降后敕令坚守剑阁的姜维向钟会军投降,而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准备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将,而后复兴蜀汉,并写密信给刘禅只需等待几天就可以。钟会收降姜维后立即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钟会又结交蒋斌和蒋显,和姜维情好欢甚。十二月二十四日,朝廷下诏,以伐蜀之功劳,册封钟会为司徒(三公之一)并封县侯,食邑万户。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封邑千户。可以说,姜维之所以选择策反钟会,显然是因为两人一开始就建立了不错的交情,也正因为二人关系的不断深化,从而为姜维策反钟会提供了机会。再说大将邓艾,自打接受蜀汉后主刘禅投降之后便占据成都并且开始居功自傲。当时,已投降的蜀汉大臣们都前来拜见邓艾,邓艾于是对这些亡国之臣说道:“今天幸亏你们遇见的是我邓艾才能保住性命,如果你们遇到的要是像吴汉(东汉开国大将曾率兵在平定蜀地时残杀当地士大夫百姓)那样的人估计早就被杀掉了,而且在提到姜维的时候邓艾甚至说姜维虽然是一时英雄但和他还是不能相提并论,正所谓既生维何生艾。这还不算,关键是邓艾俨然以曹魏的全权代表自居,竟擅自以朝廷名义将后主刘禅以及蜀汉群臣以地位高低分别任命为曹魏的官员,连那些追随邓艾伐蜀的魏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迁。这样一来,使得作为伐蜀三军主将的钟会顿时嫉恨交加。于是,钟会采取篡改邓艾的书信,向司马昭夸大其词的办法,让司马昭对邓艾产生了疑心。不久,司马昭下令钟会处置邓艾,钟会让监军卫瓘为先锋,很快就擒拿了邓艾父子,押送洛阳。邓艾在被逮捕的时候,曾仰天长叹说:“天啊,我邓艾是忠臣啊,没想到,白起的遭遇,在今天又重现了。”可惜,邓艾明白得实在是太晚了。邓艾军事上是天才,可惜,政治上是白痴。随后,钟会便指使人埋伏在半路将邓艾父子杀害,就这样,曾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将邓艾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命丧黄泉了。公元264年正月十五,钟会送走邓艾,十六日,召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将士以及蜀国旧官,在蜀国朝堂为魏明帝郭皇后发丧,并假借她的遗命,起兵废掉司马昭。可以说,钟会走到这一步,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也就是说姜维实际上是有机会恢复蜀国的。然而天不作美,其原显然是钟会杀伐不够凶狠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严谨。蜀汉灭亡之后,钟会对于司马昭的心腹胡烈和卫瓘,并没有果断除掉,从而留下了后患。要命的是钟会反而把卫瓘当亲信并将其留在身边商量谋反之事,于是便在木片上书写“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卫瓘不答应,两人便开始互相猜忌。随后,卫瓘在上厕所时遇见胡烈的部将丘建,便通过他把消息传给了胡烈。此刻,钟会在姜维的挑拨之下,个人野心已极度膨胀。在钟会看来,他掌控二十万大军,占据西川,有姜维辅佐,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即便失败退也能占据蜀汉,是第二个刘备,可是,但是,这次造反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仅仅三天时间,钟会和姜维都被卫瓘和胡烈率兵杀死。钟会死时四十岁,姜维死时六十三岁。钟会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高估了他对军队的控制力,这二十万大军不是钟会的,而是司马昭的。换而言之,如果钟会能够成功控制局面,不让局面走向失控的话,比如没有提前走漏消息的话,完全有机会在蜀地成功割据一方。虽然当时司马昭已经在关中一带调集大军了,但是,想要再一次从关中攻入到益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姜维完全可以趁着钟会造反这样的机会,联系原先蜀国的将士,从而迅速解决掉钟会,进而以后主刘禅的名义在蜀地起兵。从这一角度来看,姜维的谋划,确实有机会恢复蜀国。然而,人算不天算,由于钟会谋反惨败,三国名将姜维的一缕英魂也随之烟殁。
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
2022/10/5农历虎年九月初十
孙世元,网名: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男,大学文化,三级作家,下过乡,当过兵,修过飞机,开过火车,在铁路多经部门经过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八大代表。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于八十年代陆续发表文学作品,在九十年代晚期开始中、长篇小说创作,曾在《章回小说》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煤台老凿李宝昆》(2001年6期)《无规则游戏》(2002年2期)《辽西炮手》(2003年2期)《谜底在新婚之夜揭晓》(2003年11期)《鬼节》(2004年8期)等省市级文学期刊及各大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古体诗词,散文,影视剧本,理论课题,报告文学很多很多,仅在《中国诗歌网》就发表旧体诗词五百多首,在《江山文学》《觅涯网》《中国网络诗歌》《诗词在线》《中文诗歌网》等等大型网媒发表现代诗歌及旧体诗词两千余首。本人自从一九八五年第一篇散文《冬登华山》第一篇小说《带号码的路徽》见诸报端起,时至今日已公开发表作品达三百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