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济南“秋柳诗社”成员:徐夜

  • 作者: 王霁良
  • 发表于: 2024-10-28 13:38
  • 字数:1863
  • 人气:21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济南“秋柳诗社”是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王渔洋)牵头组织的文学社团,他的表哥徐夜是主要成员之一,他们都是山东桓台(新城)人。徐夜本名徐元善,少有诗才,14岁中秀才,因清兵攻打新城,十六七岁的他就联合亲友参与守城,后城破,母亲投井而死。明亡后改名徐夜,青年时代他在城东郑潢沟畔“掘门土室”居住,甚至在山洞里也住过,长期不入城市,郑潢沟即今日的猪龙河。

 

徐夜选择的道路是入清不仕,一直有反清复明的心志。

 

徐夜比王士祯大23岁,徐、王本是表兄弟(外从兄弟)。桓台王家是历代官宦之家,明代嘉靖年间王重光做过兵部尚书,他的儿子孙子都是朝廷官员,他孙子王象春的外孙即是徐夜,另一个孙子王象晋的孙子即是王士祯。王象春是著名诗人,是王士祯的叔祖。徐夜盛有诗名的时候,王士祯还只是一棵刚破土的嫩苗。王士祯成年时,天下太平,人心在变,世俗观念、伦理操守也跟着在变,汉人为官的多了,王士祯22岁参加清廷科考中进士,23岁在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即景写得《秋柳》诗四首,这四首到今天一直非常有名。

 

徐夜同样出生于名门望族,曾祖父徐淮曾官至二品,祖父徐来庭也做过知县,其父徐熙如早亡。徐夜三岁丧父,他和寡母长期在外公家居住,直到自己成年才离开王家。大明湖边就有王家的房产,徐夜的姥爷王象春在大明湖南岸百花洲买下诗人李攀龙的旧居。“秋柳诗社”成立时,徐夜已年过50,但并不影响作为一个诗人的热情,表弟主持的“秋柳诗社”活动,徐夜常赶来参加。为此多次来济南,有时也在济南长住,他的《和秋柳》,诗也不弱。沈德潜评其诗,认为“萧瑟之音,不粘不脱,远胜渔洋名作。”

 

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噪夕阳边。

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处关程送晚蝉。

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

孤生蕉萃应相似,怕见残枝带暮烟。

 

徐夜和隐居章丘长白山的顾炎武交游甚密,曾数次一同前往北京昌平吊明思陵,有次收到顾炎武的来信,他感慨写了首《九日得顾宁人书》:

 

故国千年恨,他乡九日心。

山陵余涕泪,风雨罢登临。

异县传书远,经时怨别深。

陶潜寓下意,谁复继高心?

 

壮年时,徐夜到江南转了大半圈,一展酷爱翱翔的灵魂。那是南明王朝还在,实际上吴三桂败亡,清廷剿灭三藩之乱多年,南明在广东沿海诸岛还有小皇帝还有抗清的武装。徐夜游走江南几省,访林和靖故居,登严子陵钓台,祭拜岳王坟。

 

路入西陵日半曛,伤心瞻拜岳王坟。

黄龙未就诸君约,碧血先埋大将军。

徒见南枝巢越鸟,更无北帝返燕云。

可怜父老中原望,子弟江南竞不闻。

 

                                                                                     ——《拜岳王坟》

 

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比如谋身的工作,并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到什么,多是在盲目的机遇里碰到什么就做什么,随波逐流而已,但徐夜不是,康熙18年,68岁的徐夜被有司举博学鸿儒,但“志在沉埋”的他称病不出。随着年岁增大,反清无望,渐渐淡泊明志,他写了很多诗,但保存下来的只是一部分。康熙21年秋,大雨不断,他的“掘门土室”草庐半夜倒塌,大部分诗稿被水飘没,为此感愤成疾。康熙22年,乡友张平澜赴江右德安上任,张约72多岁的徐夜携诗稿同行。舟过扬子江,波浪骤起,将所载诗赋稿文掀翻江内,诗稿又被尽毁,徐夜在江中如遭雷击电殛,精神上的打击、难以逆料的命运,使得健康每况愈下。据说,徐夜曾背靠大泽(今马踏湖)建了一座徐夜书屋,面积不大,百十平方米,书屋陈设简朴,书韵满屋,这个书屋可能是他“秋柳诗社”时期所建,之前他和其他文友也建有一个“从社”文学社团,他的文学阅历是比较广的,诗作里面提到的诗人就有40多位,但后来“从社”的大部人从的是他妈政,徐夜却一直心志不改。文学离贫困很近,晚年的徐夜已相当贫穷,甚至有时早上无以为炊,他在《饥颂》中写道:

 

曾无隔日粮,见笑仓间鼠。

妻子晨未炊,饥来不敢语。

伤哉此际贫,痴哉彼儿女。

所以嗟来食,宁死不肯茹。

 

康熙二十三年,73岁的徐夜为生计所迫,又动身去江西,刚到德安,就染病不治,生命像燃尽的蜡烛,客死于他乡。徐夜就这样走了,一个诗人,一个穷不忘操的知识分子,一个反清复明的勇士,一生的理想、抱负烟消云散,他以为种下的种子会发芽,但是没有。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真正无所顾忌,写出作品的,往往是自由职业者,清廷官员不敢写、不敢涉及的,徐夜都做了,他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生前有《东痴诗钞》刊印,去世后,有赖王士祯搜集编撰以及后人收集散稿,编有《桓台徐隐君诗集》四卷行世。有人说,时间越长,历史的筛眼越大,不是大颗的珍珠,很难留在筛子里,但我相信,徐夜的作品不会被时间滤掉,他是一个决绝的有操行的诗人,用生命的烛光把诗行点亮,淄博人不会忘记他,济南人也不会忘记他。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