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回忆,我总会有一种很奇怪的错位感。
我们迷失现状,沉醉暗夜繁华。如果我们有关怀,那也是对现状的关怀。对于昨天,对于回忆,淡淡风尘,无关紧要。
追忆前尘,遥想未来,是漂浮式的思考,只有现状沉重而庄严地蹲在地平线上。
几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很繁华吧!几千年前的楼兰古国很神秘吧!几千年的古埃及很神圣吧......可历史的尘埃带来了什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与苍凉,还是楼兰新婚的哭泣与悲叹?就连那么神圣的金字塔也阻止不了狂沙的肆虐。
生活不在别处,生活就在现状中,生活就是现状。
我们不在别处。我们就在现状中,我们就是现状。
曾经富饶的黄河腹地是什么时候变成片片沙漠的?是宋朝还是明朝,亦或者是清朝......曾经的罗布泊也是绿地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可是一转眼就是满目疮痍。都说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难道生活就是不断的砍伐,不断的污染,不断的剥削,然后让一切变成荒芜忍受狂沙的肆虐?
“踩”着大自然的这几年,人类变的富有。型号各异的汽车,高高矗立的楼房,车水马龙的街道成了最亮的风景线。人们只关心房价的上涨或是肉价的下跌。可谁看到了洪水泛滥时的悲鸣,又有谁明白地震后的窒息。不经过死亡就不能学会思考?没有法律你就会认为杀人也是一种很娱乐的活动?人们需要制度,天地方圆,人间规矩,但仍需要情感来维持。
所有的发生都只是过程,都需要时间,而我们,往往只看到过程的结尾,只看到时间的停住和历史的尘埃,正在这个尴尬的关口,照片出现了,前来拯救我们那灰色的记忆。
照片的出现改变了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人们开始关注自然,注重环保,开始提倡保护环境。继而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标语: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相片的对比是时间经过的反差,那样的讽刺。
在照片的经纬网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动态,看到了江河的奔流,看到了梧桐树上轮转的春夏秋冬,看到了一树栀子花在小巷的深处摇尾,看到了一只家燕在广阔的广场苦寻昔日的旧巢。想告诉这燕儿,旧巢不是今年的现状,旧巢成了记忆,成了谢幕的花瓣......
那么多年以后的人们只能看着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发呆,怀念那个曾经温暖的世界。不要认为今天只是燕子失去了旧巢,如果灰白一直被放在末端,不久的将来,我们便是那个苦苦寻觅的燕子。
当初的诞生,当初的绽放和当初的征服,意义何在?有失谢幕的照片,要在时间的哪座码头找到泊位?
曾经清澈的流水,变成了如今浑浊的回忆;曾经温暖的日光,变成了如今灰白的碎片;曾经鸟语花香的江南水乡,变成了如今物欲横流的繁华都市。
曾经的曾经“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而如今的如今我只能看着照片中娇羞的容颜去回忆那些过往的绿色记忆。
你说,先是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你说,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只有鸟不知道。人在自然界中充当了主宰者,而他的每一次行动都是死亡和生命的象征。当自然界的承载力达到极致是,便会开始新的“资源配置”。于是便有了漫天的沙尘,骇人的地震,滚滚的洪水.......是自然界对人类无情肆虐的真挚“回报”。
找回迷失的自我,走出纸醉金迷的暗夜繁华。让我们拥抱自然,对自我的关怀,对现状的关怀,对生命的关怀,对未来的关注。我们所保护的环境,改善的生态就是再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像失巢燕子重新“固港”为自己的码头找到合适的泊位。
楼兰古国的哀曲,有一支便可以了;西北大地的黄沙,有一片便足够了;古埃及的衰败,有一段便结束了。
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自私的占有也只能得到凋零的花瓣,让那一园美好的景致去点缀他人的世界,我们可以透过世俗的眼看到不一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