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 编辑: 木林
  • 发表于: 2014-09-29 20:21
  • 字数:841
  • 人气:820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作品韵译】:

  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

  结句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语气冷隽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张养浩的怀古组曲,站在对人生的深刻透视、对历史的大彻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气势苍莽雄浑,感慨深沉悲壮,风格质朴古拙,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与气魄。

 

【作品评析】:

  《北邙山怀古》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作者的兴亡之感: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起首便渲染出凄怆悲凉的气氛。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结句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语气冷隽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张养浩的怀古组曲,站在对人生的深刻透视、对历史的大彻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气势苍莽雄浑,感慨深沉悲壮,风格质朴古拙,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与气魄。

 

【作者简介】: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因看到元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月,劳瘁而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