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分手合约》之前,说实话对这部电影的幕后主创不太了解,而主要是冲着白百合去的:最早接触她的表演,是在赵宝刚的那部电视剧《家,N次方》中,去年一部《失恋33天》则让她大红大紫,并获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有人告诉我,这些角色跟生活中的白百合十分的相近,她就是一个内样率性的一个北京女孩。因此,她的表演是非常自然无痕、生活流的,同时也是富有性格深度、令人信服的。这貌似简单,实则需要高度技巧化的表演实力,因为你哪怕有一点扭捏作态,都会在摄影机镜头的捕捉下暴露无遗。
《分手合约》中的白百合还是那个白百合,有种让人熟悉的亲切感。不过从影片总体的基调来看,与《失恋33天》还是有差异的。尤其在影调上,当时在观影过程中,我就能感受到则明显的“韩流”风格——经过后期精心调色,影片中的每一帧画面,都蛮像PS过的韩国时尚图片一样,简约雅致,十分养眼。
回家之后一查主创,没想到还真是有韩国创作团队的参与。导演吴基桓曾执导过孙艺珍的爱情喜剧《恋爱战争》,同样也是孙艺珍那部催泪弹电影《我脑海中的橡皮擦》的编剧,真正的悲喜剧双修。此外,摄影、作曲、剪辑也都是韩国电影圈的资深人士。不过,出镜的明星则全从内地和台湾挑选,片中白百合与来自台湾的彭于晏饰演对手戏,是复杂感情的碰撞,也是京腔与台湾国语的碰撞。这就让《分手合约》中“内地-台湾-韩国”混搭的质感显得更加突出。
因此,在我看来,《分手合约》的潜在目标是要做一个《失恋33天》的升级版。《失恋33天》中的男闺蜜设置,是非常突出新颖的一笔,尤其是文章带着白百合摆了她EX一刀的经典场景,估计让很多女性观众大呼过瘾。在这次《分手合约》中也强化了类似的设置,让蒋劲夫饰演可爱、蹩脚又有些“小受”气质的男闺蜜,这是影片中一个很有趣的看点。但总体来看看,《分手合约》中人物关系更加复杂扑朔迷离:对于彭于晏而言,白富美吴佩慈和白百合存在着潜在的竞争关系;对于白百合而言,彭于晏和蒋劲夫都是她生命中最为倚重的人。这四个人物彼此之间多样的、异质化的情趣能够擦出多大的火花,是否能够感染观众,将是影片成败的关键。
从我个人的喜好来看,我更喜欢影片的前半段,那是一种接近《失恋33天》的时尚轻喜剧的感觉,影片的色调比较鲜艳明亮,剪辑也轻快富有韵律。而从后半段反转的剧情看,则让人略不满足,因为过于像韩剧中常有的那种“悲从天降”(再想想导演大叔可是创作过《脑海中的橡皮擦》的,心里顿时也就释然了思密达),这种刻意化的戏剧性,某种角度会影响观众不断积累的叙事预期。如果能延续前半段的节奏和风格,同时将悲剧性的元素恰到、有机地、诗性自然融合进去,我想影片的表现力会更加的出色。
这也让我思考起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下的“爱情片如何能拍出新意”?一个,我想是要角色出新。《我的野蛮女友》是典型的例子,在韩国这个现代又传统的国度,女性往往屈尊于男性性别权力之下,那全智贤这个洒脱野蛮又感性浪漫的角色,就是新颖的人物形象设置。因为过去少有这种角色设置。《失恋33天》中性别难以捉摸的男闺蜜,也是极其出彩的亮点。
第二,情感的诗意化表达。诸如《八月照相馆》这种,是我所欣赏的模式。因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情感,就应该像涓涓溪流,润物细无声。男主角最后以病亡为结尾,但不突兀,不为死而死,他淡然地面对生命,把情感升华为神圣的心灵诗篇,只有这样,李英爱那纯真、执着又被蒙在鼓里的痴痴守候,才更能拨动观众的心弦,让观众眼泪无声间落下。文艺片应该如此,商业类型片其实也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事实证明,那些过火煽情的情节剧桥段对于今天的主流观众而言,往往只能适得其反。
第三,也是我最想强调的,是好的爱情电影,其魅力在于引领、倡导某种情感观念。《失恋33天》为什么“接地气”,因为白百合的角色,她的心路历程代表着某种真实可感的人生体验。面对出租车里前男友远去的背影,她突然抛去所有的自负和尊严,这是令所有人动容的一幕。我想,只有当观众的心和影片中的情感因子相契合的时候,爱情电影才能真正凸显出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