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蒯大申:发掘传统文化新生命要重视和现代生活相结合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4-09-30 20:07
  • 字数:1496
  • 人气:1090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原标题:如何看待传统,不仅是个文化问题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森

  嘉宾:蒯大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解放评论:9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的有关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首次。很快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您如何看这次讲话背后的深意?

  蒯大申:习近平同志一直非常重视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工作者、研究者,对这一点非常关注,这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意义重大。最近这次讲话,再度启示我们:在今天,重谈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不仅是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资源的问题,而是事关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事关我们这个国家将以什么来作为我们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的重大战略问题。

  解放评论:这次讲话有不少新的提法。您感觉分量最重的是哪些?

  蒯大申:其一,这次讲话正面肯定了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历史价值。其二,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即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既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其三,揭示了一个重要命题,即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三个自信”的重要根基。

  诚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土壤中孕育而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又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从这个角度去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必然选择。“三个自信”的前提是要尊重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只有清楚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清楚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才能真正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国人已经感到了传统文化之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当社会加速转型导致价值观多元、道德迷惘时,我们想知道,自己究竟拿什么来安身立命。当对外交往愈发频繁、深入时,我们愈发体会到,只有真正带有自身民族文化基因的话语、思想,才能让我们站稳脚跟。

  解放评论:在今天这个历史节点上,甄别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蒯大申: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挑战,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五四时期”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自有其合理性、先进性和历史必然性。对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深刻认识。也就是说,对传统文化,既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也不能不加分析、没有取舍地全盘肯定。否则,就难免出现一哄而上的乱象。

  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依然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的普遍价值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这样才有可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相结合,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价值观。

  今天真正能够在中国人心中扎下根的,是那些既有中国底子,同时能够引领中国未来,又可以跟其他文明对话、呼应的新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还要花大力气来重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在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经验的结合。如此,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心,并在今天获得新的生命。

  来源:解放日报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