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名城会上专家把脉城墙申遗
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怎样保护好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那抹乡愁?前天,“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作为名城会的重头戏在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城市管理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新思路。
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在论坛第一环节,以《守护历史之“根”,传承文化之“魂”》为题进行发言。他向参会者介绍,南京重点打造了大报恩寺、汤山猿人、牛首山等一大批遗址,整治修缮了明城墙、明外郭、明孝陵等一大批重点文物古迹。“在今后的保护中,南京要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城市化推进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作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文本编制与整理的主持者,他表示他们对全国明清城墙进行了普查,调查显示中国曾有4000座城市都有城墙,而现在城墙得以保存的城市不到10座。
作为联合申遗的“兄弟城市”,西安市的副市长吴义勤表示,西安在城墙保护利用上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5月份西安南门箭楼便复建后开放。
新公布的《南京城墙保护条例(草案)》刚刚明确了城墙管理的“婆家”,有利于改变以往多头管理的弊端。南京明城墙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杨国庆认为,南京城墙申遗需要更多公众的参与。这方面英国专家詹姆斯·威尔金森很有经验,他介绍了一个名为“历史侦探者”的主题文教项目。该项目的参与者是学校里的孩子,孩子们通过探访爱丁堡的历史建筑,让自己成为一名“历史侦探”。项目结束后,孩子们要把经历创作成一部话剧,自编自导自演。威尔金森说:“参与过这个项目的孩子,后来都成了历史文化传播的使者。”
论坛最后还发布了《南京宣言》,宣言建议南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合作,率先创建一个新的遗产城市联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和从业人员提供能力建设的培训与研究平台。
来源:东方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