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写于1919年的学生听课笔记于15日出现在南开大学学生实物及图片主题展览上。白色的封皮上,“南大笔记”四个黑字赫然醒目。纸张周边的微黄,些许模糊的字迹,都提醒着我们这本笔记的久远与沧桑。翻开笔记,记录的是有关欧洲近代历史的内容,而一排排工整的手写英文字体不禁让人嘴角微张,大家纷纷开始猜想那段学在南开的时光。
1923年6月28日下午三点,南开大学创校首届毕业生21人(文理商科),在八里台新校舍秀山堂大礼堂举行庆祝第一次毕业典礼。当时25岁的顾训贤便是12个文科学士之一,也是这本笔记的主人。
谈及这本“95岁”笔记的由来,也是一段缘分的故事。
1930年5月14日《庸报》载:教育部派赴北平、天津视察学校之戴应观科长,于返京后向该报记者发表此次北上视察经过,中有关于南开大学的一段评语,“南开大学,设备虽受经济限制,然颇能以一文钱作二文钱用。如数学系近购有十三种曲面及曲线数学标本,为国内其他大学所不经见者。其教授待遇虽不优,而能奋勉从事。有教授在职近十年,他大学虽以重聘邀约,亦不离去者。其学生程度亦甚整齐。余等观察时,见商科二年级上经济课,男女生皆以英语笔记,敏捷正确,全班皆然……”
时隔79年,这份评语又被刊登在《南开大学九十周年校庆特刊》上,恰巧被顾训贤的儿子顾永康看到。
顾永康认为,自己手中父亲的这份笔记是对这段评语的最好证明,也算是献给父亲母校的一份礼物。
于是在2009年10月25日,顾永康给南开大学档案馆带去了一封捐赠信,信中写到,“我藏有我父亲顾训贤在校学习时之学习笔记一件,愿捐赠你馆,请收藏”。至此,顾训贤,这名南开大学的首届文科生,便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母校。
顾训贤,字凤孙,江苏南京人,1898年生于安徽合肥。1902年随父母迁居北京,1912年全家迁居天津,毕业于天津新学书院。1919年考入南开大学文科,成为南开大学创校第一届文科生。
1923年毕业后,顾训贤曾在天津华俄道胜银行清理处和天津特别三区公署短期工作,1929年任职于河北省政府,曾任河北省平山县县长。后转入银行界,先后在天津市民银行、大陆银行工作。1952年退休。
顾训贤精于文史,英语水平较高,粗通德语、日语。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喜欢收藏旧书和散佚文集。晚年喜爱研究碑拓金石文字。遗作有诗三百余篇、散文数十篇。
据悉,为迎接南开大学95周年校庆,学校档案馆、学工部和历史学院联合举办了此次学生实物及图片主题展。展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首次采用专题的形式,内容涉及南开体育、南开话剧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包括了学校标识、校园变迁、公能培养、成长记忆等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南开大学不同年代优秀学生的笔记实物。除顾训贤以外,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1977年)南开学子陈志强、90级毕业生韩宝志以及近两年毕业学生的笔记都出现在展览台上。
“不同的年代,相同的精彩。这些笔记是学生认真学习的体现,相信也会给现在的学生带来一些启发。”南开大学档案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