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送客时,秋江令,商女琵琶断肠声。
可知道司马和愁听。
月又明,酒又醒。客乍醒。
【作品注释】:
⑴冷:凄冷,萧条。
⑵商女琵琶:此处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
⑶和:连,连同。
⑷酲:喝醉了神志不清。喻指酒浓。
⑸醒:醒悟,觉醒。
【作品韵译】:
送客人走的时候,正是秋日,江面凄冷。歌会弹唱着送别的曲调,让人分外感伤。她可曾知道我在和着愁绪倾听。月亮已挂上了天空,酒意已浓,客居的人猛然惊醒。
【作品评析】:
自从《琵琶行》问世后,凡路经浔阳江的文人墨客都会情不自禁的怀念起一度贬谪江州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这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更使久滞下僚游宦他乡的马致远产生了真切的共鸣。
此曲辞句清淡,韵味深长,其打动人心之处,是略带忧伤的羁宦失意的情思。
【作者简介】:
马致远(1250年?-1323年?)元代著名戏剧家、散曲家。字东篱,一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杂剧《汉宫秋》被后人称作元曲的最佳杰作之一。散曲作品收入《东篱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