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热议《出师表》事件 封杀《出师表》该不该

  • 编辑: 千寻
  • 发表于: 2014-10-28 00:49
  • 字数:820
  • 人气:1268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如果不是美国的学院自由主义者搞过一场“政治正确”运动,我实在找不出更准确的词汇来解释中国“历史学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将诸葛亮《出师表》撤出中学课本,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这一文化事件了。事件的主角胡觉照教授,之所以对《出师表》看不顺眼,是因为诸葛亮此文透露出了一种不健康的“愚忠”思想以及“不科学的军事思想”,对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是有弊无利的,而《止战疏》正好可弥补《出师表》的缺陷。
  我认为,胡教授的这个建议,是一种完全的“政治正确”思想。在上个世纪后期,美国的“PoliticalCorrectness”运动,倡导人们的言论与思想要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黑人不能称为黑人,要称之为“非洲裔美国人”;秃顶或头发少的人要称为“头发受损者”;瞎子与近视眼则要称之为“视觉受到挑战者”,照这个思路发言,政治就完全正确了。这种政治正确论本身,在很多人眼中事实上更接近于言论的“不正确”。在中国版的“政治正确”思潮中,学术界常常以近乎于“上纲上线”的标准,追求“政治正确”,而忽略了学术的“不正确”。胡觉照教授对《出师表》的理解,显然就属于学术“不正确”了。
  在胡觉照教授看来,战争(出师)不宜提倡,而应当多讲“止战”;诸葛亮要求发动北伐战争,盖因刘备“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是典型的报恩心理,表现出的是一种“愚忠”,两种思想都是要不得的。
  既然胡教授是历史学家,既然他如此推崇华歆的《止战疏》,想必知道华歆的为人。华歆就是那个趋炎附势,当着汉献帝的面强行捉拿皇后的人,并扬言只要曹丞相有令,皇帝也可以抓走。在忠诚方面,华歆与诸葛亮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但胡教授似乎宁可欣赏不忠之人,也不愿意见到“愚忠”。两个人在胡教授眼中之所以差别很大,大概就是因为两者发言的“正确”与否了。这就好比过去有那么一段十年时间,只唱样板戏,只写文革式“八股文”,是绝对“正确”的,唱戏者与作文者口是心非也好,思想龌龊也罢,一概不在话下。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