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民国范儿:民国师生多恋情

  • 编辑: 子风
  • 发表于: 2014-10-28 13:41
  • 字数:2558
  • 人气:1527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文/廖保平

  民国时,师生恋颇为多见,可再往前,在科举时代,就很少听说师生恋。这显然与民国时期自由恋爱思想获得热切传播、同时新的师生伦理又未建立起来有关。况且,师生关系密切,也容易擦出爱的火花。潘光旦先生说,当时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从游关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游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先导,小鱼尾随,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学生跟随老师从游,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薪火相传,潜移默化地熏陶启迪学生,很容易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当师生情谊不被限定在规定范围内,就会跨越出去,变成恋情。

  在1920年代,师生恋是市民的热门话题,新闻追踪的对象。张恨水在长篇小说《春明外史》中,就写过一个师生恋的故事:20多岁的大学英文老师陆无涯,爱上了十八九岁、已经成家的女学生陈国英,让她怀了身孕,双方无法面对家庭和社会,只好私奔。女生家长扬言要打官司,吓得大学赶紧找说客从中调停。张恨水这部小说力图全面呈现民国社会生活,陆无涯和陈国英的师生恋显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现实反映,因为这样的现象,在民国大学不在少数,赫赫有名的鲁迅、沈从文、徐悲鸿都搞过师生恋。


  1923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请鲁迅来兼课,给学生们讲授《中国小说史略》,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第一堂课,鲁迅就给许广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干年后,许广平回忆第一堂课时仍然心潮起伏:“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不约而同地大家吐一口气回转过来了。”

  一年后,许广平克制不住对鲁迅的爱慕,先主动给鲁迅写了一封信,试探性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鲁迅当然能从她的字里行间读得出来,当晚就给“广平兄”写回信。收到信后,26岁的许广平彻底失眠了。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地通起了信来,从《两地书》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两人最初是小心翼翼,试探性地迈出步子,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最后,两人勇敢地捅破那层纸,鲁迅娶了小自己18岁的学生许广平为妻。

  虽然已成夫妻,许广平还时时觉得,“我自己之于他,与其说是夫妇的关系,倒不如说不自觉地还时刻保持着一种师生之谊。这说法,我以为是更妥切的。”这或许是师生感情毕竟不太平等的缘故吧。

  民国师生恋,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老师乃高收入群体,有地位、有身份,受人尊重,令人向往,社会评价高。1927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400—600元,副教授260—400元,讲师160—260元,助教100—160元,教授最高月薪,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自然是女子的良缘佳婿。

  比如沈从文与他的学生张兆和这段师生恋,很多人认为是沈从文爱情攻势太强大,一天一封情书,打动了张兆和:“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于是嫁给了比自己大8岁的沈从文。其实,在那个时代,大学生本来就少,是天之骄子,而女大学生更骄子中的骄子,她们一方面往往家庭出身较好,有能力上大学;一方面物以稀为贵,择偶的余地非常大,一般人根本就没有机会亲近或是娶到女大学生。

  张兆和出身江南名门世家,追她的人一大排,沈从文非留洋海归,是只有小学文化的湘西“乡下人”。不过,经徐志摩等人的推荐,年近三十的他来到胡适主持的中国公学,当了一名文学课讲师,一个月有160—260元的收入,算是相当体面的工作。沈从文这个“癞蛤蟆十三号”能追到“白天鹅”张兆和,与他锲而不舍的追求有关,也与他这样一份体面的工作和收入不能说全无关系。

  不过,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后甜蜜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两人婚后四年,沈从文逃离北平,张兆和却没有随夫南下,而是留在北平,可想两人已有间隙。1949年后,两人因政见不同,数年的时间里沈从文甚至不能在家生活,分居两处。张兆和写于1995年的《从文家书》“后记”提到,“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沈张虽是一段婚前婚后多波折的师生恋,毕竟有情人终成眷属,相比之下,徐悲鸿与孙多慈这对师生恋,却是有情人未成眷属。

  当时,徐悲鸿是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的老师,而18岁的孙多慈是个旁听生,不过,当徐悲鸿看到孙多慈第一次交上来的画作时,非常吃惊,认为这个女孩非常有绘画才华,决定好好栽培她。而孙多慈打心底崇拜徐悲鸿,并由崇拜而生爱恋。1933年,徐悲鸿远赴欧洲举办巡回展览,在国外的一年多时间里,两人在两地书信中倾尽相思。

  徐悲鸿归国后,两人恋情急剧升温。徐悲鸿的妻子蒋碧微得知后,怒火中烧,坚决阻止小三上位,对内,她向徐悲鸿发难,对外,向孙多慈进行人身攻击。徐悲鸿被妻子弄得焦头烂额,又不得解脱;孙多慈则忍辱负重,主动中断学业,回到家乡安庆女子中学任教,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嫁作他人妇,国民党败退台湾,孙多慈去了台湾。

  1945年,徐悲鸿和蒋碧微终于结束28年的婚姻,随后和廖静文结婚,此时,慈悲之间,只能彼此默默祝福对方。1953年9月,徐悲鸿在北京病逝,噩耗传到孙多慈耳里,她立即晕倒过去。此后,孙多慈整整三年素服素食,欢颜不再,为徐悲鸿守孝。这段没有结果的师生恋,让人不胜唏嘘。

这些动人的师生恋,已成佳话,其实并不能掩盖师生恋的问题,那就是,当老师部分地掌握着学生的命运时,师生关系同时是一种权力关系,这种恋爱是不对等或难言自由的。早在1984年,哈佛大学颁布了禁止教授(包括教授的学生助理)和其直接授课与指导的学生之间有浪漫关系的规则,这是美国高校第一个颁布的师生恋规则,主要是防止老师可能会滥用权力,对没有权势的学生进行性胁迫。

  民国时期的大学还没有先进到走在美国大学的前面,民国教育法规《学校仪礼规程》规定: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使用伤害性、威胁性语言挖苦、辱骂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罚款、驱赶等粗暴手段处罚学生;不向学生或家长收取或变相收取钱物;不随意叫学生或学生家长代办私事等等,并没有禁止师生恋的要求。师生恋不算违规,实在承受不起社会的指责,无非像《春明外史》里那对恋人,私奔而去。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