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怀念】
7月13日,就在球迷们为本届世界杯上德国队战胜阿根廷大声喧哗之际,旅居美国匹兹堡的92岁著名画家、美术电影造型设计师、出版界资深美术编审柯明(又名吴樾人)先生却静静地走了……
柯明先生一生热衷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从木版年画、剪刻纸、皮影、泥塑中吸取精华,使他的画作和美术片造型设计均独具个性,中国风浓郁。譬如水墨画《阿福》《荷花灯》,譬如美术片《红军桥》《张飞审瓜》《天书奇谭》等,都显示出他力求夸张和变形的特色。
柯明早先由漫画入手,1959年曾出版《怎样画漫画》等专著。他借鉴传统民间木版年画风格创作的漫画《诸葛亮剥葱图》极有创意,“新编”了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故事,深刻讽刺了当时不重视人才、阻碍人才流动的现象,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
柯明名气最响的成就当然是美术片。
《红军桥》大概是他的美术片处女作。这部剪纸片内容很革命,却有点“魔幻”,只要地主老财和国军走上“红军桥”,就会出现红军。因此,柯明用红色大做文章:桥、门、床、鞭炮,全部大红色,就像后来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物造型则汲取皮影元素,加上剪纸的特长,以及接近漫画的夸张,显得既有血有肉,又充满传奇色彩。人们评价说,幽默的钱运达导演连《红军桥》这样严肃的作品也能拍得滑稽,其实,这里面少不了柯明的功劳。
更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的《天书奇谭》。当时,柯明被落实政策调回南京,在《新华日报》当美术编辑,住在青云巷的一间小平房里。就在那里,诞生了彩色连环画《中国成语故事》和《天书奇谭》的人物造型设计。
把多年来潜心研究的中国民间绘画、雕塑、玩具、戏曲等元素全用上,竭尽变形夸张之能事,他以戏曲的生旦净末丑来演绎各个人物,红与黑强烈对比出正反角色,体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反角的造型,更令人印象深刻:狐女的斜眼、腮红,吸取了旦角脸谱的特点;县令借鉴了丑角形象,并用削尖的鼠脸和鼠须来加强猥琐感。特别好玩的还有小皇帝的造型,就像那种用硬纸板做的小玩具,脖子是一根细木棍,硕大的头颅可以自由转动。这样就为动作设计提供了最大的发挥余地,可以根据人物的造型特点、性格以及规定情节来设计动作。
总之,因为有了这些奇思妙想,《天书奇谭》处处发散出幽默感,获得一系列国际殊荣,为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术电影强调的“中国学派”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晚年移居美国后,柯明出版了《柯明书艺》等三四本作品集。他独树一帜地模糊了书法和绘画的边缘,谓之“抽象书画”,令人耳目一新。其实,他依然是循着一以贯之的夸张、变形这条路在走,其创作力之旺盛,一点看不出年逾九十的高龄。就在他病发进医院之前,还在忙于回国办展呢!
柯明先生的创新精神和他的作品,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