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星期天的午后,我去找同事刘明,打算邀他出去逛逛──如果他有空。刘明和我住在同一个小区,我们同属于“上海外来务工人员”。他是我们公司仓管部主管,是个为人爽爽快快,办事风风火火的人。
来到他家门口,发现大门开着,他正背朝着大门在打电话,我并悄悄的立于门外。他拿着电话静静地等着,对方不接也不挂,他耐心地等了好久,直到那边因无人接听而断掉时,他才放下。接着他又打,依然等好长时间,对方还是不接。他也不挂,等着电话自然挂断。
刘明是个急脾气的人,说话走路都很快,平常每次打电话,三五声没人接就立刻挂断。很少见过他有如此耐心,会一直等着的。
我忍不住好奇:“给谁打电话呢?这么有耐心。”
“哟?欢迎!欢迎!快请进!”刘明急转身,一脸笑容:“给家里,爸妈好像没在家。也不知道是不是?过一会再打吧。”
“不接电话当然是不在家了。”
“也不见得呀。”他摇摇头:“你不知道,我爸妈年纪大了,耳朵都有点儿背了,腿脚也不利索。有时候,可能不在电话机附近听不见;也有时可能听见了走得慢,等到了电话机前,没准电话就挂了。所以呀,给他们打电话,一点儿都不能着急,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听见电话,并赶到电话机前……”
他倒了一杯水递给我,感慨道:“父母年纪大了,就得对他们有耐心才行啊……”
他又拿起电话,这次终于打通了。明明是等了好久那边才有回应,他却对着电话说:“没有,我刚打过去还没响两声你们就接了,以后不用那么着急啊……”
挂了电话,我笑他:“你还会撒谎?”
刘明表情严肃起来,然后,他给我讲了一件事。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午餐的时候,刘明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响了几声没人接,他便挂断了。后来因为忙,刘明把打电话的事忘了。
过了约两个小时,刘明的妈妈打电话来问他:是不是给家里打电话了?
他这才想起电话的事:“是啊!但是那时你们都不在家,我一忙,忘了再打回去。”
妈妈告诉说,刘明打电话时,她正在厨房做饭,没注意到客厅里电话响。他爸爸当时正在门外和邻居说话。妈妈叹了口气:“你爸现在耳朵有点背了,后来听到电话响,跑进门来接,还没拿到电话,被凳子绊倒了,腿磕了一下……不过没关系,就是磕破点皮。然后你爸就一直坐在电话机旁,结果你也没再打……现在我和你爸真是不中用了,连个电话都接不了……”
听着妈妈的絮叨、自责,刘明好久没有开口。因为他怕一开口,妈妈会听见他在这边哭泣的声音。
他哭了。他的眼前浮现出家中已经年迈的父母为了接他的电话,匆忙奔跑的踉跄身影;想起他们为了不错过他的电话,索性默默守在电话机旁的情形……那些遥想的清晰画面,让几乎从来没有哭过的他,忍不住泪流满面。
从那以后,再给家里打电话,刘明总会提醒自己要耐心等待。即使没有人接,也要一直等;即使没有人接,也等到电话自动挂断为止。然后过一小会儿,再打……
“作为身在异乡的儿子,我不能陪伴在年迈的父母身边,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爱护,我能做的,仅仅是给他们足够的接电话的时间啊!”
等刘明说完,我悄悄转过脸,想起同样身在远方的父母,眼睛慢慢潮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