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贵州省教育厅出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意见”,将通过一系列举措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崇尚国学、提升素质的热情。该意见提出,小学低年级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高中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其中,各市(州)在制定2015年中考方案时,要落实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比重的具体措施,并将中考方案提前报教育厅备案。(10月31日贵阳日报)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给传统文化一片天空,在中学教育阶段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是时代所需,也是培养孩子们“立志、立身和做人”思维的科学手段。无疑,贵州省教育部门的这一“意见”值得称赞,但笔者更担心的是,这一好的做法和教育模式能否长期坚持,而不会流于形式。就弘扬传统文化和对孩子们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公众并不陌生,近年来各地涌现的“国学热”,以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可谓层出不穷,但普遍存在一个“走形式”的现象。一些地方开办的“国学班”热度一过就偃旗息鼓,一些地方“国学热”中透露出民间机构的逐利之风,目的是功利和炒作,有钱就“办”无钱就“关”,等等。将要在贵州省各地推广的“传统文化进教材”活动,会不会“一阵风”?或者说,会不会因为换一届领导换一个思路?仍需要时间检验。
二者,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什么内容列入课堂、采取什么形式教育孩子,是值得仔细推敲和科学考量的。几年前,某地小学为学习传统文化,让“京剧进课堂”,让孩子们学习唱京戏;一些学校让孩子们开始学习古典器乐,拉二胡、吹笛子等等;还有专门规定“四书五经”学习内容的;再如学习下象棋、练习毛笔字书法等等,不一而足。在一个“百花齐放”式引进传统文化、教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当下,因为内容过多过杂极易造成“浅尝辄止”的结果。传统文化本身不仅仅是“一本书”、“一把二胡”这么简单,一些学校和地方在弘扬传统文化上,今天“学这个”、“明天学哪个”,结果却是什么也学不会、学不好,成为形式主义的“大忽隆”与初衷相去甚远。
贵州省在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上,也同样可能面临选择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载体,以及如何确保教育效果的考验。按照当地的设想,除了书本学传统文化内容之外,还要以“动手、动口、耳朵听”方式中学,还要涉及到教育实践的具体场所学,如学校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学。如此庞大博杂的内容,又需要在短短几年的中学阶段灌输给孩子们,需要充实到孩子们的课上课外,而中学阶段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已经颇重,如何解决课堂学习矛盾,尽可能的不加重课业负担?如何“合理摆布”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摆布好安排各类学习内容的“矛盾”?如何将传统文化内容科学合理融合到“中考指挥棒”中,将直接关系“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效果,也考验“传统文化。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