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究竟能够成为精神疾病的解药吗?或者其本身就是导火索?青阅读近日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他曾带领学生在北京第三福利院进行了一个颇具实验性的科学调研,希望从中发现文学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
2013年10月19日,孔庆东发微博称:“北师大张清华教授率领学生对北京精神病院进行了一年多的调查,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精神病患者热爱文学,并能够通过文学手段治愈或者缓解病情。”该微博发出后迅速引发爱好文学的网友热议,更有学生传言:“张清华教授说,我来到精神病院,他们一点没把我当外人。”
这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背后,是2008年至2009年的一项科研项目。张清华率领十名博硕士学生到诗人食指曾住过的北京第三福利院,从四百多名精神病患者中筛选出十位病人,然后让学生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调研。一年时间里,张清华团队对这些个案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得到几十万字的原始资料,但是未及作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便由于多种原因停顿了。最终成果是一本没有公开发表的对十个文学背景的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记录,基本结论是:文学对精神病有抚慰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相反,是致病的因素之一。
谈起该项研究的起因,张清华教授说:“灵感最初来自作家格非的小说《傻瓜的诗篇》,其中写了诗歌与精神病之间的诱发关系。”“这当然是虚构,但是基于对精神分析学与诗学的长期研究,发现在许多诗人和作家身上,都有精神的异常现象。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中,有好几位即被医学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但他们都写出了广为传诵的诗篇。我特别想知道,他们身上的两种人格是如何统一起来的。”他又以新文学开宗明义的《狂人日记》为例子:“‘狂人’实际上是有病理学意义上的,明显的精神分裂迹象,他既有幻听、有被迫害妄想症,同时又可以喻指一位先知先觉者。就像拉奥孔的神话一样,一位疯子和一位先知先觉者之间显然是有暗道的。”文学研究之余,张清华希望通过实际的个案研究,来探索文学思维和精神病思维之间那条隐秘的暗道。
在研究开始之前,他有一个预设:“根据我对大量的文学创作爱好者和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不少人是因为写作而半疯半痴,写作确乎能让人疯掉,很多作家诗人最后都疯了,或至少是喜欢‘装疯’,像莎士比亚笔下的王子哈姆莱特一样。我想研究文学诱使人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对于另一些病人而言,文学写作或者阅读是否能够缓解、减缓他的病状。也就是说,文学既可能诱发,又可以医治精神疾病。”
张清华和他的学生从北京第三福利院的四百多名病人中,筛选出十位具有一定文学背景的病人。“两三个人是直接有作品的,写了不少东西,但还不是很成型,有一个出了一本诗集,但那是他的家人为了安慰他而给他印的。其中的诗作不只是可以看做文学作品,而更可以当成一种精神现象学的例证;三四个人是比较痴迷阅读的;还有一两个是对文学有些一般性的阅读,但他们是类型奇特的病人,比如女性性倒错者,她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是个男人,还有一个是躁狂型的病人,是一个‘科学幻想狂’,他认为自己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研究在张清华的主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博士生和硕士生进行。他们对病人进行点对点的访谈和记录,调查病人的生平履历,也与病人的家属进行访谈和讨论。“我们在和病人的谈话过程中发现,确实能让他们说出惊人的秘密。”张清华喜欢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弗洛伊德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是一种全方位的抚慰,有时候不得不像神父、父亲、朋友、医生,甚至像个情人那样来和病人交流,但是张清华自己作为文学教授无法这样操作,他也不敢让自己那些从事文学研究的学生过久地与精神病人打交道。“哪怕是专业的精神病医师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就是用简单的药物和器械治疗,对那种比较危险的病人甚至要用电击的方式。”
记者问起十名患者和十名学生的现状,张清华说距离研究结束已有五年之久了,学生们都身心健康地去往各自的工作岗位,而患者的现状他也不甚了解。对于研究成果,张清华希望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将它们处理打磨一下,“我得花很大的工夫把这个成果整理一遍,每个人写的体例有差别、深浅也不一,但是很多原始材料和记忆都不好找了,另一方面在医学伦理学上它能不能成立,在社会伦理上它可能受到的指责也让我迟疑。所以有时我想,用散文的笔法写这十个精神病患者的肖像,写成文学作品的形式,会很有意思。”但是身为教授的他事务繁忙,既要教学、又要研究,还要经常组织和出席学术会议,这些肖像散文能否与大众见面,还是一个未知。
文/王佳莹(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