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于琇荣的书房,装满各色书籍的白色书架映入眼帘,旁边的书桌上,四处散落的中性笔和写了一半的稿纸占据了大半地方。看书、写作、思考,在这里,于琇荣每天奋战到深夜。
走进于琇荣的书房,装满各色书籍的白色书架映入眼帘,旁边的书桌上,四处散落的中性笔和写了一半的稿纸占据了大半地方。
看书、写作、思考,在这里,于琇荣每天奋战到深夜。以书为伴的童年
现供职于庆云县粮食局的于琇荣, 1973年出生于吉林长春,在她的记忆中,父亲喜欢看书,每当这时,她就安静地待在一旁。幼时的于琇荣,喜欢观察和思考,她会拨开积雪,寻找小草萌动的迹象,也会晒着太阳,看半天蚂蚁觅食、上树。
一次偶然的机会,于琇荣听到了电台 “小喇叭广播”中的读书节目,被各种引人入胜的情节所吸引,于是开始了疯狂阅读。年龄小,识字量不够,她就怀揣字典,用拼音标注。小时候的于琇荣读书几乎成痴,走在路上看到散落的书页,也会蹲在那儿看上一会儿,家人交付的事,常因看书耽搁。
1985年,于琇荣随父母调回祖籍山东庆云,因为性格内敛,口音又不同,书就成了她唯一的伙伴。家里的书看完了,能借的也借遍了,她就想尽办法找一切带字的东西看。有次去亲戚家,看到亲戚家用废旧报纸糊的墙围子,她歪着头从炕头爬到炕尾,一张一张地看完。
因热爱踏上写作之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量的增加,于琇荣对书中内容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尝试叙述眼中的世界。
于琇荣把所思所悟,结集成一本小说集、一本散文集、两本诗集,偷偷藏在抽屉里。在语文老师张秀凤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创办了纯文学校刊 《绿草地》,并萌生了投稿的念头。当诗歌 《叶签》在 《滨州日报》发表时,那份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快乐无法言表。那一年,她17岁。
此后,于琇荣的散文、诗歌陆续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但是,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工作、学习、家庭,各种始料未及的事情蜂拥而至,她的文学梦想戛然而止。
1998年,于琇荣在网上得知《中华粮网》招聘特约撰稿人,她用两个月的时间,以上稿率85%以上的成绩,被聘为特约撰稿人; 2007年,她成为文学网站 《榕树下》的签约作者;同时,她在 《天涯论坛》文学版发表的小说、杂文,引起了北京慈文影视公司编剧组的注意,成为兼职影视编剧。
2010年冬,朋友告知于琇荣,有个文学高研班在德州举办,她便携带自己的作品去了。因为时间的关系,一天的培训还没结束,她便匆匆返回,稿件随手送给了邻桌初识的一位文学前辈。没想到,过了几天,有人打电话说稿件被采用了。
于琇荣的文学梦苏醒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散文、古诗词、小说等作品密集见诸 《大众日报》《德州日报》 《联合日报》 《山东文学》 《时代文学》等报刊杂志。
勤奋笔耕出佳作
2013年,于琇荣出版了首部散文集 《碎碎念》。今年,她的中篇小说 《向北方》获得2013齐鲁文学年展小说类一等奖,散文集 《碎碎念》获得首届齐鲁散文提名奖。
“我有的只是勤奋。”既要工作,又要创作,谈起自己的时间从哪里来,于琇荣这样回答。平时,她随身携带纸、笔,每有灵感就及时记录下来。于琇荣写作的时间集中在周五、周六的晚上,通常会写整个通宵,困了,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醒了继续写。
于琇荣的作品文辞优美、内涵深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贺彩虹,用 “典、雅、灵、秀”四个字来剖析其作品的特点。
生活中的于琇荣是一个心地善良、内心柔软的人,经常热心帮助别人,她在网络上给雅安灾区捐款,去北海公园做义工捡拾垃圾。“小说能让我感受到小说人物所承受的苦难和隐忍,以悲悯的心去触摸和关爱他们,也温暖着自己。”于琇荣说。
于琇荣从未想过放下手中的笔,目前,她正在写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花千树》,这是一个讲述人与树、石头、鱼之间微妙感情的故事。谈起自己的梦想, “希望以后能写出更好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分享。”于琇荣的话语淡然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