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瀛台历史:明朝曾称南台 康熙曾与大臣在此"垂钓"

  • 编辑: 明月公子
  • 发表于: 2014-11-19 22:22
  • 字数:2879
  • 人气:1231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香扆原指入岛屏风 乾隆改名涵元 瀛台桥边曾是悬网垂钓处 园中奇石来自北宋开封

  瀛台涵元殿 起名很哲学

  法制晚报讯 在西苑三海中,南海形成比较晚。南海中的“瀛台”明朝称之为“南台”,又名“超台陂”,原为南临一片村舍的稻田,明代是观赏稻波金浪田园风光的地方。明永乐年间开挖南海时,在南海建立了一个湖心小岛,为“南台”。从汉代开始,中国就有这样一个说法,即海上有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瀛台得名于瀛洲,因其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清顺治于1655年改名瀛台。瀛台到底有怎样的历史?为此记者采访了研究北京城市发展史的学者吴建雍。

  康熙与大臣曾在瀛台桥边悬网垂钓

  据金梁《清宫史略》“瀛台”条云:“瀛台在勤政殿南,平堤石栏,历级而登。”勤政殿的正门为仁曜门,迎面是北向的“翔鸾阁”,为瀛台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瀛台岛。据《三海见闻志》讲,“瀛台二字题额,在当时当悬于今翔鸾阁之处”。清代文献中所称的“瀛台门”当指此处。从《康熙起居注》的记载看,勤政殿未建成前,夏季瀛台门即为听政处。

  仁曜门前大路与瀛台之间,隔着二丈多阔的水面。旧时上面有一座一丈五尺多宽的大木桥连接着。如果把木桥移开,隔着水便没有办法到瀛台了。

  后修的瀛台桥属皇家园林石桥,全部石结构,三孔拱形,中间孔略大,两边孔略小,为半圆拱桥。花岗岩石砌桥身,青白石铺桥面,桥面坡度平缓,每侧有22根连珠花蕊形望柱和21块镂空宝瓶护栏板。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初三,康熙下谕旨说,为了慰赏参加听政的诸大臣,于连接瀛台和北堤的桥畔设罾网,大臣们奏事完毕后,可在水边钓鱼,携回府邸。所谓钓鱼,并不是真正的垂钓竿,而是事先由太监张网捕鱼,将捕到的鱼,用细丝线系鱼口,一串串挂在桥畔水中,大臣经过时,提丝得鱼,人必有获。有一首清宫词描述这件事情曰:“高槐大柳傍宫墙,入奏瀛台趁早凉。举网得鱼归去乐,不须割肉羡东方。”

  乾隆起名“涵元殿” 入岛屏风有了哲学意味

  翔鸾阁之南,为第二进院,其正殿为涵元殿,是游览瀛台的休憩之地。康熙、乾隆曾多次在这里宴赏宗室和王公大臣,饮酒联句赋诗。16817月,康熙“瀛台听政”,因定三藩赐“瀛台凯旋宴”。史载:“康熙七月 因平定三藩,赐宴于瀛台,员外郎以上皆与,赐采币。”清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于农历八月廿八日,设“瀛台宗亲宴”,在瀛台赐宴宗室王族和公卿大臣一百五十多人。乾隆命宫廷画师张镐绘“瀛台赐宴图”。画中大小官员、仪仗侍从二百余人,各人冠服装束一丝不苟,极为壮观。

  此殿明代称作“香扆殿”,“香扆”在古代为屏风的美称,寓意涵元殿像是刚进岛的第一座屏风。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将其改称“涵元殿”,使殿名增添了浓厚的哲学色彩。他曾赋诗多首解释“涵元”的寓意,其中一首讲道:“涵元义寓涵元气”,“一元涵万汇,斯殿更涵元。义若符乾德,心因企善源”。显然,他是在阐述《易经》的思想,认为天下万物皆源于乾德,上天的恩泽生成了万物。

  涵元殿是慈禧太后囚禁光绪之地。光绪除每天清晨被拉去陪慈禧上早朝外,其余时间便被囚禁在此,严禁外出。

  “香扆”殿匾搬家 蓬莱阁北门也有了名

  涵元殿之南为第三进院落,内有香扆殿,此殿明代称作“涵和殿”。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涵元殿和香扆殿原是同一个殿的不同称呼,如今分别成了两个殿的殿名呢?原来,因为瀛台正殿易名为涵元殿,就把原来挂在那儿的殿匾“香扆殿”悬在相对的蓬莱阁北门上方,阁南还照悬蓬莱阁的阁名。香扆殿和蓬莱阁实为一体,只是一个匾额挂在北部,一个匾额挂在南面,它是一个殿阁合一的重楼重檐建筑。

  据乾隆所题香扆殿诗讲,雍正二年(1724年)他十四岁时,胤禛命其读书于此殿。晚年,每临此地,乾隆总是浮想联翩,感叹时光的流逝。由于岛上存在坡度,该殿北立面为单层建筑,南立面则为两层楼阁,亦称“蓬莱阁”,位于蓬莱阁的二楼建有茶室,凭海品茶,是为一景。

  “北山本平地,南俯却层楼”的景观形成

  瀛台总体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前三个院落基本在同一地平面上,过了香扆殿后,地势陡然转低,形成了“北山本平地,南俯却层楼”的景观。最南端有亭深入水中,名“迎薰亭”,紧贴水边有三间小殿,台阶下就是水面了。迎薰亭对面为宝月楼(今新华门),民间野史传说宝月楼是乾隆为香妃修建,而实际修建宝月楼跟瀛台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因为瀛台地势北高南低,从迎薰亭可以望得很远。乾隆觉得在瀛台的最南边应该有个建筑物,能够遮挡住瀛台的风景,保持皇家园林的神圣和私密。再加上为了保持南海景观的整体布局,就在与迎薰亭隔海相对的地方修建了宝月楼,并题写了匾额“仰观俯察”。

  桐树刮倒后补种

  乾隆题名“补桐书屋”

  涵元殿东西侧殿分别为藻韵楼和绮思楼。藻韵楼再往东有南向的补桐书屋和北向的随安室,取“随遇而安”之意。“补桐书屋”是一座朝南小屋,曾是乾隆少年时读书和居住的地方。院中原有两棵梧桐树,经常有鸟飞来在树上筑巢。后来其中一棵桐树给风刮倒了,乾隆拿来做了四把琴,放在屋内。为了留住少年时的美好记忆,又叫人补种一棵,题名补桐书屋。他还绘补桐书屋图一幅,挂在壁间,每年题诗一句于其上。在补桐已六十二岁那年,老皇帝感叹道:“瞥眼补桐读书处,对来乔木古稀年!”可见,乾隆皇帝对瀛台的喜爱之情。在补桐书屋,乾隆曾作《瀛台记》,收录在他早期文集《乐善堂集》。晚年的时候,乾隆吟诗道:“十五读书处,匆匆五十年,回思读书此,六十阅春秋。”

  岛上山石来自

  北宋开封艮岳奇石

  瀛台上的建筑基本沿轴线呈对称分布,如果不走中间的正殿,沿着东岸绕过去,又是另一番风景。一路上到处可见由太湖石堆积的假山,这些太湖石的一部分来自开封的艮岳,由清初南方造园名家张涟的儿子张然打造。据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清朝初期,张涟的儿子张然应邀到北京造园,瀛台、玉泉、畅春苑等皇家园林,“皆其所布置”。

  艮岳是北宋徽宗时,在汴梁皇城内构筑的一处大型园林山景。为了装饰这处山景,徽宗命人广搜天下奇花异木、太湖奇石灵璧以进,这就是宋史上著名的“花石纲”。在金兵攻破汴梁后,这满山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便随同徽钦二人一起,被带至中都城,叠砌在北海万宁宫琼华岛上。清乾隆时营造南海瀛台苑囿,从北海又将一部分运至瀛台,故今南海中也有不少艮岳奇石。《三海见闻志》记载道:“然则高学士所见者,白塔旁只余黄壤。而所谓艮岳之石尽移入瀛台欤?然以余今日所考证:琼岛之石与瀛台之石相类,可断定其均行艮岳运来。”所以说,现在琼花岛半山和瀛台的太湖石,就是当年的艮岳石。

  上亿年“树化玉”见证沧桑

假山背后是参天古槐、苍柏,郁郁森森,于树缝间隐约可见涵元殿等殿阁的屋角,顿觉肃然起敬。从香扆殿到迎薰亭的中庭中,竖着一个柱形山石,上面有明显的深灰色的“木纹”,上有不少绿色苔藓,敲击下又作石头音,这便是有名的“树化玉”(又叫“木变石”)了。它是上亿年前地壳运动的产物,同煤的成因一样,只是没形成煤却形成“顽石”了。乾隆《瀛台木变石六韵》曰:“香扆前墀屿,棱棱胜国留。莫稽来所自,难悟是何由。风雨长林里,荆凡大海陬。精华有独得,气味本相投。宁介荣枯意,还辞斤斧修。春明如续录,文献此堪求。”

来源:法制晚报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