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正式开赛之前,巴西文化部会同巴西环球电视台,预热展示了巴西最为著名的遗产、景点,推介在巴西乃至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艺术家。6月12日至7月13日间,巴西文化部在世界杯比赛的12个主办城市举办符合不同年龄层喜好的文化活动,内容覆盖戏剧、马戏、电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还将开展文化创意工坊等活动,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展示巴西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消费券”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走近文化和艺术的机会。
随着巴西世界杯的火热进行,巴西的文化艺术也广受关注。人们发现,这个“足球王国”并不满足于足球文化带来的光环,而转向发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造福民众的同时丰富国家形象。
2012年,巴西文化部长玛尔塔·苏普利西上任,给巴西文化界带来了新气象。她不仅使文化预算提升了45%,还通过文化改善巴西社会分配不均的问题,使人人都能接受文化的熏陶,让世界更为全面地认识与了解巴西。
巴西不只有足球和嘉年华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苏普利西一再强调“巴西不只有足球和嘉年华”。她表示,2012年上任之初,正值伦敦奥运会举办,英国通过此次盛会向世界传递出的文化信息令人印象深刻。从那个时候起,苏普利西就想要借2014年巴西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这两大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在巴西举办的机会,向世界介绍巴西的戏剧、音乐、视觉艺术、舞蹈和马戏,同时,也让巴西人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在足球和嘉年华之外,树立起文化自信。
世界杯正式开赛之前,巴西文化部会同巴西环球电视台,预热展示了巴西最为著名的遗产、景点,推介在巴西乃至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艺术家。6月12日至7月13日间,巴西文化部在世界杯比赛的12个主办城市举办符合不同年龄层喜好的文化活动,内容覆盖戏剧、马戏、电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还将开展文化创意工坊等活动,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展示巴西文化的多样性。如“大巴西舞蹈”快闪活动,世界杯期间,将在12个主办城市举办超过48场快闪活动,其中3场在里约热内卢举行,首场将于6月22日在马杜里拉公园举办,届时将召集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会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活动。非主办城市则通过在体育馆专设贵宾室展示当地特色美食、景点介绍等方式进行宣传。
巴西文化部在世界杯活动期间的行动计划显示,有1880万雷亚尔(约5189万人民币)投入到文化项目中,200万雷亚尔(约551万人民币)投入到快闪活动中,另有1600万雷亚尔(约4407万人民币)投入到文化与交流中心。
此外,巴西文化部正在启动多项计划。比如,巴西国家电影局和电影中心正在筹建的艺术图书馆将收藏大量艺术文献及音频资料,供人们查阅和学习。
以文化调和社会分配不均
作为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经济和文化发展地区不平衡状况明显,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巴西文化部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通过将文化带进千家万户,调和社会分配不均所带来的问题。
2013年,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签署了一个项目,要求部分公司对低收入员工发放价值50雷亚尔(约134元人民币)的文化消费券,低收入员工可以用这些文化消费券购买电影票、博物馆门票,也可购买图书、CD或DVD等文化产品。文化消费券帮助没有足够经济实力的人走近文化和艺术,而雇主则可通过为低收入员工购买文化消费券享受税收减免优惠。该项目从2013年10月开始实行,约4200万人从中受益。苏普利西表示,该项目不但可以促进巴西的文化消费,还可以帮助那些经营不善的小型文化公司得到发展。
此外,巴西文化部2004年推出了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和在基层地区普及文化艺术为目的的“活文化”行动计划。政府与民间协作共建社区“文化点”项目是该行动计划的主体。迄今,巴西各地已建起了3000多个“文化点”。苏普利西上任后,更将项目重点放在贫困地区和社区,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特色来强化地区文化认同感,通过举办讲座、开设艺术工坊等多种形式,邀请老年艺人或专业人员向年轻人传授工艺品、乐器制作技能。
“培养欣赏艺术的眼睛”
近年来,巴西博物馆及文化中心的参观人数屡创新高。由于政府向赞助商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很多大型展览选择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巴西利亚举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苏普利西认为,很多展览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展览免费,与参观者个人品位、好恶关系不大。苏普利西说:“巴西文化部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培养欣赏艺术的眼睛,让他们尝试新的艺术,而不只是那些他们已经习惯的艺术。”为此,其所领导的巴西文化部在普及艺术教育、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和提高本土艺术创作方面开展了不少尝试。
为此,苏普利西推出了投资1亿雷亚尔(约2.8亿人民币)的“文化进校园”项目,公开征集方案,将讲座、表演等文化活动带入校园,同时也鼓励学校自行组织艺术文化活动。同时推出的“艺术和体育中心”项目则旨在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艺术和体育中心”选择在贫困地区和青年犯罪率较高的区域进行建设,吸引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其中。据初步计划,巴西文化部将在全国各地建起360所“艺术和体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