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北京图书订货会交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1-10 20:42
  • 字数:1429
  • 人气:1219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为期3天的第28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京开幕。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八大展馆内,来自全国各地的780余家参展机构、50万种图书、136场各类文化活动集中亮相。“订货会”首日,各家参展商的生意做得怎么样?记者走访之后惊奇地发现,如今“订货会”的现场交易功能已日渐削弱,然而“订货会”的人气和关注度却依然旺盛。新书展示、信息整合、经验交流,成为参展机构日益关注的重心。

  新书多,人气旺,订单少

  上午10点30分,记者来到四川出版展区,现场早已挤满了参展商代表和普通读者。川内近20家出版机构的展台上,近期推出的《我是马拉拉》《甘地传》《巴金选集》《青花里的乡愁》等众多图书吸引了不少人翻阅。业务洽谈区内也是热闹非凡,不少出版机构负责人正在与意向合作伙伴进行面对面交流。

  对于各家参展机构而言,新书展示都是订货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此次携2014年出版的300余种新书参会,包括《台湾请听我说》《历史的教训》等重点品种。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现场展示新书100余种。即便是主打古籍、图书出版周期较长的江苏凤凰出版社,此次也带来近20种新书。

  不过,尽管参展新书众多,现场直接产生的订单、交易却为数寥寥。已经参加连续近10届订货会的凤凰出版社负责人吕明奇回忆,“2010年以前,参加订货会的新华书店、民营书店负责人会找到我们,对着书单直接报订货数量。但这几年到现场来的书店越来越少了。”

  名不副实?出版商各有说法

  记者了解到,包括北京图书订货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内的全国三大图书盛会,目前都存在“订货”、“交易”功能弱化的趋势。

  原因何在?参展机构负责人大都将原因归结为两点:通讯的便利和电商的崛起。

  “以前通讯条件没那么便利,大家都必须到现场来看书、下订单。现在通过电子邮件,就能把新书简介、图片等各种信息发给客户。”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常青说。而在吕明奇的印象中,2010年之后,图书电商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现场订货、交易。“相对于传统的订货会,电商渠道显然更加快捷、便利,成本也更低。”

  同时,在图书出版市场化的背景下,出版机构对于现场订货也有自己的顾虑。“订货数量越大,我们反而越谨慎。”常青向记者举例,“比如有客户想订1000本,我们可能会打个对折,只提供500本。参展图书大都是还没上市或刚刚上市的新书,市场表现很难预测,发货的时候很容易,要是销量不好退回来就麻烦了。”

  “订货会”变身信息共享平台

  “订货会”日益“名不副实”,其存在是否仍有必要?很多参展机构负责人持肯定态度。

  在他们看来,如今“订货会”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展示、交流,谋求合作渠道,其作用无法单纯用订货的数据来衡量,因此出版机构依然趋之若鹜。“订货会依然是很难取代的。参展机构平时虽然都有交流,但集中在一起的机会很少,现场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和最新的出版工作计划。外地发行单位可能带来我们的潜在客户,订货会上也可能发现不错的选题。”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政说。

  常青则更加期待与作者和民营文化公司的交流。“有些还没成名的作者会来寻求合作,其中可能会发现比较好的线索。我们也希望跟民营文化公司强强联合,充分利用他们的制作能力和选题开发能力。”

  一些小书店店主,也在订货会现场搜集各家出版社书目。“我们平时没法获得出版机构提供的电子版书目,订货会是我们搜集新书出版信息的重要渠道,所以每年都会到现场来。”湖南书商吴明华拖着满满一行李箱书目告诉记者。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