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徽因
林徽因(1904-1955),外文名Phyllis,别名徽音,生于福建闽县。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林徽因,说她绝代美丽,也许有不妥之处,但说她才华傲世,决不过分。她清丽的文风所到之处无不留有余香,另人回味无穷。她细腻幽雅的文笔使枯燥的建筑都成为一首首美丽的诗篇。
林徽因的美,是一种整体的“美”,乃近于神。这种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如果硬要诉诸文字,可以借用贾宝玉所作《芙蓉女儿诔》对晴雯的礼赞,聊窥一斑:“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当然,这个里面不仅有林徽因本人的资质,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还有时代和艺术的需要,还有美好的想象与传奇,共同书写一篇爱与美的童话,让人唏嘘慨叹,让人流连不已。
她的美,也是一种清丽的美,禁不住要让人联想到一轮弯弯的明月,高悬于天际。那决不是可以单单用外表来衡量的。有人说,女人的美是多样的,少女有少女的清纯,少妇有少妇的娇媚,中年有中年的成熟,而老年则有老年的风韵。而这些美的女子,尽管容颜凋谢,人们也认为她是美的。就像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婆婆,你仍会忍不住赞叹她的可爱一样。而林徽因便是如此的,发自内里的蕴涵的美,而且是美丽了一生一世的女子。
美,几乎是全天下女子毕生所追求的东西。如今美女遍地的时代,时尚包装也便成为了美的道具。在这里提到道具,全然没有贬低之意。道具乃生存必须之物,毋庸质疑。世上哪个女子不爱美呢?爱美乃女子之天性,就像男子对权利的追求一样。包装的效果自然很好,无数男子的垂青就是良证。但美也有千千万万种,而如今世上独少林氏之美。
二、陆小曼
陆小曼(1903-1965),近代女画家,江苏武进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学生时代的陆小曼,不仅才能出众,美丽也含苞欲放,初露魅力。她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她为“皇后”。1922年和王赓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陆小曼到底有多美?为什么京城那么多的贵族子弟、知名人士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王赓风华正茂,对她一见倾心;徐志摩见了她马上从林徽因处转了过来;胡适看到她竟也有心猿意马的感觉;贺天毽、刘海粟、陈巨来等艺术家也对陆小曼有相当的好感;而翁瑞午更是个痴情种子,一直照顾陆小曼达几十年之久;这一些事例现象都证明了一点:陆小曼有非同寻常的魅力!胡适曾说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刘海粟说她是“一代才女,旷世美人”,可是从陆小曼传世的几张照片上,却看不出非常的美貌。那么陆小曼究竟美不美,有多美?
报上有这种说法:陆小曼究竟有多美?看照片不觉得什么,但面对真人相当惊艳。她是那种不怎么上相的类型,但五官柔和清秀,气质婉约颓废,很有惑人的女人味,一言蔽之为“风情万种”。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刘海粟说她“美艳绝伦,光彩照人”。很多男人都夸许陆小曼的美貌,很多女人也赞不绝口,连徐志摩前妻张幼仪那么反感她,也不得不承认陆小曼很美,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
对于陆小曼的美,徐志摩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徐志摩真正近距离描写陆小曼五官、容貌的字句却没有。陆小曼在他眼里,是“接近完美的女性”,只有诗才能表达对她的赞美。
她是睡着了——
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
她入梦境了,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她是眠熟了——
涧泉幽抑了喧响的琴玄,
她在梦乡了——
粉蝶儿,翠蝶儿,翻飞的欢恋。
停匀的呼吸:
清香渗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
有福的清氛,
怀抱着,抚摩着,她纤纤的身形!
奢侈的光阴!
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平铺着无垠,——
波鳞间轻漾着光艳的小艇。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
折一支藤花,
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
看呀,美丽!
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
是玫瑰,是月季,
是朝阳里水仙,鲜妍芳菲!
梦底的幽秘,
挑逗着她的心——纯洁的灵魂——
象一丝金络,
抽一丝银络,抽一丝晚霞的紫曛;
玉腕与金梭,
织缣似的精审,更番的穿度——
化生了彩霞,
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
可爱的梨涡,
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
像一颗露珠,
颤动的,在荷盘中闪耀着晨曦。
三、周璇
周璇(1918-1957),江苏常州人,中国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民国时期著名歌唱家。她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号称“金嗓子”。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曲的人,也会对她那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一个明星不断涌现又不断被遗忘的时代,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个世纪的周璇居然一直没有被遗忘,人们依然记得她在银幕上无邪而甜美的面孔,还有她天籁般的歌声。 她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
在近20年的演艺生涯中周璇拍摄了43部影片,演唱了200多首歌曲,成为早期娱乐界的一颗耀眼之星。她的代表作《马路天使》、《忆江南》等片更是享誉海内外,受到广泛好评。其中《马路天使》在20世纪曾被评为“中国电影90年优秀影片”之一,周璇本人则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她最适宜扮演的角色是那种天真未泯的小姑娘。看过《马路天使》的观众谁能忘记小红俏皮的笑容和受委屈发脾气时的伤心模样。古装片盛行的当儿,她披上了古典的衣饰,更显露了她的东方美。《孟姜女》、《李三娘》和《董小宛》赚得了多少人的同情之泪?她顽皮的表情、甜美的笑容,中国电影界似乎还无第二人可比。而周璇的歌声至今仍在各色场合流淌着,与今天的时尚依旧显得那么合拍,有一种老贵族般的华丽气息透过歌声流泻出来。
四、阮玲玉
阮玲玉(1910-1935),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人,出生于上海。阮玲玉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广大观众由衷的倾慕。
阮玲玉之美,一为双目流盼,二为体态苗条,且处处以笑靥示人,所以有人说,阮玲玉是上世纪上海的第一个“骨感美人”,颇有一种“烟视媚行”的风姿。有意思的是,“传统型”的胡蝶留存下来的照片里,绝大多数是西式打扮,颇有“现代”风格的阮玲玉却正好相反,总是一袭旗袍加身,镶花边的、高开衩的、格子型的、碎花型的还有纯色的阴丹士林布,阮玲玉几乎当得上30年代旗袍的形象代言人。
在电视剧《阮玲玉》中吴倩莲饰演阮玲玉。当记者问到吴倩莲是如何理解阮玲玉的?吴倩莲的回答是:“在我的印象里,阮玲玉是一个‘眉飞入鬓’的完美的女人。她生命中这三个男人其实都爱她,但是爱的方式可能错了,所以使她没有办法承受而且没有办法达到她所要求的完美,所以她会是一个想要完美而达不到最终放弃的一个女孩子。”
七十多年前的妇女节那天,一代名伶阮玲玉香消玉殒,留下一纸“人言可畏”的遗书,让世人为之嗟叹惋惜。她25年的短暂生命历程,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幕,在漆黑的夜空中留下一道不灭的光痕。她去世前最后出演的是一部叫《新女性》的电影,讽刺的是,她却在妇女节这一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旧上海的女性悲歌。
时代造就了阮玲玉,也毁了阮玲玉。那个时代,内忧外患的中国,纸醉金迷的上海,形成了奇异的对比,仿佛世界末日前的狂欢。阮玲玉就生活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她应该是中国第一代以演员为职业的妇女。事业上,她是绝对的强者,无冕的影后。她被称为是中国的嘉宝,感光最快的胶片,是中国电影百年中最美丽的女人。当年影评人一致评价阮玲玉“要哭,雨泪即至,要笑,百媚俱生。”她扮演过被封建势力压迫的弱女、被阔佬损害的风尘女子、打破传统婚姻观念的妇女,还有初步觉悟的进步女青年,这些女性形象塑造得很真实,使得人们提到女性电影的时候都会想到她。阮玲玉的美,不是一般的美。她没有沉鱼落雁之貌,但她身上那种发自内里的略带悲剧的幽怨,就如同天空中的弦月儿一般有着牵动人心的味道。她既柔弱,又坚强;既依赖,又独立。那个永远身着旗袍的婀娜身影,成就了上海的又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