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火把

  • 作者: 阿杜
  • 发表于: 2015-01-20 19:53
  • 字数:1639
  • 人气:1365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这里“火把”只是单纯的写一个农村时代晚上外出走夜路的一种照明工具,不是云南那边彝、白、傈僳、纳西、普米、哈尼等少数民族的火把节。
  在我住的家乡算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离乡政府30公里,县政府60公里,偏远而经济落后,及时基本的供电照明也是在我有模糊记忆时才有的,可以说的上是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欠发达的地方。哪里的人们常年维系着古老朝起日落的作息时间,守着只能勉强维系一家老小生活的农田,过着简单而质朴的田园生活。
  但是,在晚上有时候也避免不了有需要出走一走窜窜门的时候,那个时代还没有现在如此的方面,各种手电筒、手机电筒应有尽有,晚上出去走夜路如何照明就是一个问题。俗话说:可靠山吃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的先祖就发明了一种叫做火把的照明工具,火把就是砍下杉树柏树等可以剥皮的树干,剥下树皮榨干之后,掰成长条的小块,用藤条之类的缠起来,一个可燃烧照明的火把就做好了,看似简单很随意的一个火把,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好,可以燃烧做火把的。一根小小的火把也是暗藏玄机,里面一层是细的、薄的、柔软的容易着火的树皮,外面是厚一点、宽一点,一层错着一层包裹着,外面缠着的藤条也是松不得、紧不得,太松了不会燃烧,接不住火,太紧了,里面没有氧气,也燃烧不了。
  在老家就曾经有些没有使用过火把照明的人,拿着火把走到半路就熄了,运气好一点的就可以抹黑到最近的农户去再弄火把,运气不好的就惨了,就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路摸黑回家,摔个跤、滚落到田坎下,那都是好的,有的摔的鼻青脸肿,有的掉进水里,也有更严重的摔断了胳膊,碰破了脑袋等。
  至今我记得一个兽医的事儿,兽医白天去给一个农户看牛,由于牛生病严重打针之间间隔了几个钟头再打一针,这样是看药效如何,是否是对症下药。等打针结束,也就到了小半夜,用现在的时间来说也就是九点至十点的样子,因为这个兽医没有借宿的习惯,要回去他的兽医站,兽医站设在山下的小河边,从山上走下去约莫三公里的山路,加上傍晚下了一点儿小雨路滑,山路崎岖就更难走了。既然兽医执意要走,农户也不便加深挽留,找来放在屋后的干杉树皮,因农户保存不好杉树皮有些发霉、粉乱,兽医也是匆忙地找了几块儿好一点的杉树皮,捆绑了一个火把,放在火中点燃,举着就走出去了,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崎岖的山林小道之中,农家男主人还在外面多看了一会儿,怀着不放心的心态,还在道场边呼喊了几声,兽医也听见了,回应了几声,男主人想想没事了就进屋了。说那兽医举着火把晃晃悠悠地向山下走着,因做火把的杉树皮质量不好,火燃烧的越来越小,他心里也不免担心,大约还有里把路时火把终于没有陪伴他走回去,熄灭了。兽医也没有办法,身上是没有半点可以照明的东西,唯一就是摸着向前走,山里人明白走夜路,都必须靠着路的里面走,为的就是怕人摔下路坎下受伤害。兽医也不例外,遵循着不是规矩的规矩一步步摸索着移动脚步,嘴里还哼着歌,想马上就到了。
  突然一个趔矩脚下一滑,兽医顺势向下歪了下去,因为天黑无法看清眼前的东西,兽医用手去拨挡了一下,但一阵刺痛瞬间从左眼传入大脑,他意识到有树枝之类的尖锐物体刺入眼睛,在黑夜里他没有喊痛,因为没有人能听见,只能坚强地捂住眼睛加快脚步往回走。因偏远又是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没有办法去找医生,用他手里兽药消炎的药品简单处理了一下,度过了一个痛苦的夜晚,等到第二天东方泛白,兽医便前往最近的医疗诊所。医生看了一眼兽医的眼睛说,你的眼睛晶体破裂,左眼已经失去了功能,也就是左眼失明了,兽医叹了一声气,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在那个时候,因为火把的使用不当,出现各种问题比比皆是,身体伤害、火灾都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但在偏远的农村朴实的农家人没有埋怨,也没有放弃,一直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生息繁衍。
  火把虽然说不上是一种文化,但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段记忆的回顾,一种古老生存的自然法则。现在我们无法找到火把的迹象,也不可能去体验使用火把的滋味,但它确实是一段历史,体现了农家人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却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