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徐秀丽所著《我是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史》读者沙龙在北京举行。该书记述了一位美国籍中国共产党员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与理想,到场学者以此为主题,对口述历史的价值进行热烈讨论。
李敦白对中国的深情:自称是中国的美国人
李敦白,曾有“一位深度参与中国当代历史进程的美国人”之称,近日出版的这本书便是讲述他一生的传奇经历。在写这本口述史之前,徐秀丽与李敦白并不相识,仅仅有过耳闻。后来机缘巧合,徐秀丽在美国访问期间见到这位具有传奇经历的老人,交流之后,开始想要把这些内容记述下来。
“李敦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加入美国共产党,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参军,并被选拔去斯坦福大学学习一年中文。”徐秀丽介绍,或许正是流利的中文让他后来来到中国,“他到中国的时候二战已经结束,在昆明跟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一些人相识;随后1946年前后,他来到中原解放区,认识王震李先念等人。在中原解放区被国民党大军包围期间,李敦白因为是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便把粮食带进去送给李先念部队。”
1946年李敦白正式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新华社从事广播英文稿翻译的工作。之后两次入狱,1980年回到美国重新创业,此后三十年间一直往来于中美两国之间。
李敦白对中国的深厚感情让徐秀丽颇为感慨,“他经常讲他是一个中国的美国人。再次回到美国后,李敦白成立一家咨询公司,事业上很成功。但他无论对中国的政府机构还是公司,从来不收钱。”
学者研讨“口述历史”:注意史料使用 避免当事人记忆疏漏
近年来比较火热的口述历史是指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等访问曾经活跃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以文字笔录、有声录音等形式记述下来。
之后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将之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有关李敦白经历的书也是如此。
在沙龙现场,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等人对口述历史的价值展开讨论。因为内含当事人的回忆以及场景描述等内容,沈志华充分肯定口述历史的重要性,但他同时表示,在历史研究中,如何使用口述史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采访者稍不留意便会被当事人有意无意引进“陷阱”:“因为这些人在生活久远以后会出现记忆上的错误,而即便他经历过的事情,也可能对原因不知情。”
《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徐庆全对此表示认同。同时他还提出,人的记忆有时会存在问题。当回忆往事的时候,所想到的事情都是有利于自己这方面的,同时记忆也可以被篡改,即“记忆放大法”,可分有有意与无意两类,都有个人心理因素在内。
避免这种现象较好的方式便是尽力对疏漏之处添加注解。徐庆全认为,徐秀丽的这本书基本继承了该方式,改变以往撰写回忆录“你怎么讲我怎么记”的方法。
“真正历史学家在做一个历史的口述,而不是照录。”徐庆全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