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画家邵昌弟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1-28 20:44
  • 字数:2040
  • 人气:3067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邵昌弟走了。我失去了携手52个春秋的亲人和事业伙伴,学生们失去了一位敬爱的老师,中国画教学队伍失去了一位坚韧的研究者和探索者。

  邵昌弟1938年出生于北京,自幼聪慧好学,富有理想。她年轻时就决定投身于美术教育事业,受到卫天霖、李瑞年、张安治、白雪石、吴冠中等名师指导。在校学习期间,邵昌弟就显示出对艺术的领悟和创造才能。1960年,她与曾昭安合作的年画《人民公社好》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全国美展。其毕业创作《城市街道办工厂》是一套大型人物组画,由邵昌弟、杜希贤、宗念富、游从仁四人合作,由于作品从构思、构图到笔墨形象刻画十分有新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好评,也对中国人物画创作产生了影响。

  后来,北师大美术系与其他学校合并为北京艺术学院,她是第一届毕业生,也是美术系留校的第一位女教师。1960年,国家决定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分科教学,年轻教师邵昌弟就随我们班脱产进修。于是,我们俩成了“同桌的你”。

  我们共同度过了最为紧张也是收获最大的一个学年,授课教师有戴林、俞致贞、高冠华,请来任课的还有李苦禅、王雪涛、郭味蕖、田世光等名师。在这一年中,我真切地领略到她那种踏实钻研、孜孜以求、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和攻坚精神。

  1964年,艺术院校院系调整,北京艺术学院撤销,邵昌弟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组建美术系,参加了制定教学计划方案和招生工作。“文革”结束,她被任命为中国画教研室主任,从此一心扑在中国画教学上,为完善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方法,为建立中国画综合教育体系,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直至生命的最后。

  她爬的坡我心里最清楚,每一步的艰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的每一点收获我也一样欣慰。

  在艺术的长征路上,她自觉地从各方面,包括社会实践、生活蒙养、业务提升、理论修持、教学改革、创作研究,同步而各有侧重地交替进行着,走出了自己的路。她不肯走平路,硬是走那艰难崎岖的路,性格和抱负使其一生没有安逸下来,坚持不懈、勇于攀登,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她的自信和担当。

  我最喜欢她创作的三组作品——“生存系列”、“绽放系列”和“飞翔系列”。

  “生存系列”来自她对当前环境问题、对丧失自然家园而产生的强烈的创作冲动。她选择了对生命的特殊表现形式,从构图到表现技法产生了全新的变化,并借用综合材料,用坚定有力的构成手法,强烈的线条和浓重的墨、色,在繁复的节奏中如呐喊一样反映出对人类生存的焦虑。画面以黑白为主调,拼贴、拓印等多种手法并用,强化了作品的现代感,让人感到内心震撼。

  “绽放系列”,她反复画了十数幅,稿子更是不计其数,完成了《绽放》《盛放》《圣洁》《文殊兰》等不同形式和技法的作品。在辅导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高研班创作时,她看到许多同学用文殊兰为题材进行创作,但多数是直接用写生稿,或是参考照片来画,缺少艺术思考,更缺少艺术个性。于是她以文殊兰为例,开始了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研究,一画就是许多年。我家里也种植了文殊兰,每年花开花落,她都认真写生,尝试用慢写、速写、详写、略写、默写、意写、变写的写生方法,不断观察思考,手写心记。然后她又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白描、素描、勾染、勾填、淡彩、重彩,有时自然渗化,有时精勾细染,综合运用各种技法进行试验。从似到不似、从客观到主观,又从不似到似、主观到客观,来追求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之似的神似,以意造象。

  2008年,她为北京奥运会创作的大画《欢聚北京》,创作理念和技法都受到了“绽放系列”的影响,是“绽放系列”的延伸和试验成果。此作参加了奥林匹克美术大会。2012年,她又为伦敦奥运会创作了《绽放》。

  “飞翔系列”,是她生命的最后一次冲刺,画室墙上还挂着未完成的作品,许多小稿和资料还静静地躺在画案上。她以高昂的艺术激情、丰富的想象力、象征的手法,画出现代人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意境。这是在呼唤大美,让大美在宇宙中翱翔,以歌颂人类对精神之美和自由之美的追求。

  她的追求,是为了中国画教育事业。她用一生的心血践行着承诺,收获就在学生们对她的评价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胡明哲、丁一林至今记得,大学毕业留校第一天当老师,到邵老师负责的基础部报到时她说的话:“不要小看基础课教学,任何根本的改变都是基础的改变。”这句话影响了他们40年,指导着他们用心教授自己承担的所有基础课;画家史国良说:“我想很多成材的画家都会记住当年邵老师为我们浇的那瓢水,那是她的心血、汗水和无私的爱……”

  但邵昌弟自己说:“我不是一个巨人,无法让学生站在我的肩膀上,但是我可以是一把梯子,让学生一步步地踩着上。”用柔弱的身体,如何搭建这个一步一阶的梯子,让学生站得牢靠,爬得顺畅,她花费了50多年的心血:归纳中国画特点,厘清文化要素——找出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总结核心概念——改变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她是在做新时代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工程,通过努力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证,使这个框架充满着鲜活的生机与无限的美丽。

  (作者为中国画学会会长)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