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张恨水

  • 编辑: 明月公子
  • 发表于: 2015-02-12 20:36
  • 字数:5140
  • 人气:1826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张恨水(1897518日-1967215),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四部长篇小说为代表作。

张恨水的作品热诚关心并积极再现社会现实,不仅继承了章回小说的特点,同时吸取了西方小说的某些技巧,使传统形式与现代内容相适当,章回体与新文学相融合。他的小说虽通俗,却追求词章笔法的典雅,雅俗共赏,大大提高了中国通俗文学的水平。

 

张恨水现象

“张恨水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期作为一个悖论而存在着,一方面是学术界对他及其作品文本的理性思考,一方面则是笼罩在他身前事后的诸多谜团,对此缺乏较为系统的介绍——一种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史料考证。对于前者,我们的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对于后者,则涉及到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甄别,而此项工作对于张恨水研究来说却显得尤为重要,是一项艰难的基础性工作。

 

创作经历

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

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

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

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

1945年,创作小说<<虎贲万岁>>.该书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

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1949年初发表他的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写作生涯回忆》。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张恨水的小说取材广阔,新闻性强,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味,注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茅盾说:“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关于〈吕梁英雄传〉》,《中华论丛》第2卷第1期,194691日)

张恨水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他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

 

作品集结

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并拍摄发行)、《八十一梦》、《白蛇传》(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播出)、《啼笑姻缘》(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秋江》、《孔雀东南飞》(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发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北雁南飞》、《欢喜冤家》、《满江红》(已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水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现代青年》(已改编成电视剧梦幻天堂)、《秦淮世家》、《艺术之宫》等。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序》)。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

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

《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

《大江东去》是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中国作品。

《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中国军队“以一敌八”,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牲,惊天地、泣鬼神!此外还有《仇敌夫妻》等。

《八十一梦》、《巴山夜雨》则是张恨水先生抗战胜利后“痛定思痛”之作,享誉海内外……

《傲霜花》,长篇小说。

《巴山夜雨》,长篇小说。

《八十一梦》,长篇小说,于193912月开始在重庆《新民报》上连载,因政治压迫而未能写完。

《白蛇传》,写于1954年。[2]

《北雁南飞》

《别有天地》

《冲锋》,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春明外史》,长篇小说,于1924年连载于《世界晚报》的副刊《夜光》。

《春明新史》,长篇小说,写于1928年。

《大江东去》,长篇小说。

《丹凤街》,长篇小说。

《疯狂》,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凤求凰》,长篇小说。

《风雪之夜》

《巷战之夜》,中篇小说。

《鼓角声中》,1936年连载于南京《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

《虎贲万岁》,军事小说。

《欢喜冤家》,长篇小说,后改名为《天河配》。[3]

《记者外传》,未完,只完成上半部,长篇小说,19571026日开始在上海《新闻报》上连载。

《剪愁集》

《剑胆琴心》,写于1928年。

《交际明星》,中篇小说,1926年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

《金粉世家》,长篇小说,19272月开始于《世界日报》副刊上连载,历时5年,约百万言。

《京城幻影录》

《荆棘山河》,中篇小说,1926年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

《锦片前程》,写于1932年。

《旧新娘》,文言短篇小说,写于1913年。

《孔雀东南飞》,长篇小说,写于1954年。

《两都赋》,散文集。

《梁山伯与祝英台》,长篇小说,于19538月开始动笔,195411日开始于香港《大公报》连载。

《绿了芭蕉》,散文集。

《落霞孤鹜》,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城风雨》

《满江红》,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梅花劫》,白话短篇小说,写于1913年。

《美人恩》,长篇小说,写于1930年。

《孟姜女》

《秘密谷》

《南国相思谱》,长篇小说,1919年开始连载。纯粹以言情为主,鸳鸯蝴蝶派小说。

《南游杂感》,中篇游记,写于1955年,发表于香港《大公报》。

《偶像》

《平沪通车》

《潜山血》,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秦淮世家》,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青春之花》,写于1928年。

《青衫泪》,长篇白话小说,写于1913年冬。纯粹以言情为主,鸳鸯蝴蝶派小说。

《秋江》,写于1954年。

《热血之花》,长篇小说。

《如此江山》,中篇小说。

《山窗小品》,散文集。

《上下古今谈》,杂文集,收录一千余篇。

《石头城外》,长篇小说。

《蜀道难》,长篇小说,写于1939年。

《水浒别传》,写于1932年。

《水浒人物论赞》,古典文学论集。

《水浒新传》,长篇小说,19402月开始于上海《新闻报》上连载。

《斯人记》

《似水流年》,长篇小说。

《岁寒三友》,未完,写于1947年。

《太平花》,长篇小说,写于1931年,因东三省沦陷而添入抗战内容。

《桃花港》,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天明寨》

《天上人间》,写于1928年。

《啼笑因缘》,长篇小说,1930年开始于上海《新闻报》副刊连载。

《啼笑因缘续集》,长篇小说,写于1933年。

《弯弓集》,短篇小说集。

《皖江潮》,长篇小说,1921年连载于芜湖《皖江日报》。

《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长篇小说,1941年在重庆《新民报》上连载。后来出单行本时,易名为《魍魉世界》。

《未婚夫》,写于1919年。

《未婚妻》,中篇小说,写于1916年。

《我的生活与创作》,长篇自传,应中央文史馆之约写于1963年。

《我的小说过程》,自传,19311月开始于《上海画报》连载。

《雾中花》,写于1947年。

《五子登科》,长篇小说,1947817日于《新民报》上连载。

《西北行》,游记,写于1956年。

《现代青年》,长篇小说。

《小说迷魂游地府记》,1919年连载于上海《民国日报》。

《小西天》,长篇小说,写于1934年。

《写作生涯回忆》,自传,194911日开始于北平《新民报》连载。

《燕归来》,长篇小说,写于1934年。

《杨柳青青》,长篇小说。

《夜深沉》,长篇小说。

《一路福星》,未完,写于1947年。

《艺术之宫》,长篇小说,1935年连载于上海《立报》副刊《花果山》。

《银汉双星》,长篇小说。

《游击队》,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雨淋铃》,未完,写于1947年。

《玉枝交》

《战地斜阳》,短篇小说,1929年发表。

《斩鬼新传》

《赵玉玲本纪》

《真假宝玉》,1919年连载于上海《民国日报》。

《征途》,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

《纸醉金迷》,长篇小说。

《中原豪侠传》,1936年连载于南京《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

《紫玉成烟》,中篇小说,写于1916年。

《最后关头》

 

影视作品

1931年上映的电影《银汉双星》,影星金焰和紫罗兰出演,由《春明外史》改编而来,广受关注。

1974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改编啼笑姻缘拍摄同名剧集。

1980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连续剧集京华春梦是改编自金粉世家。

1987年香港亚洲电视有限公司再度开拍啼笑姻缘。

200340集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再次登上央视荧屏,以平均7.68%的收视率成为两年间中央8套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2004年上映了38集电视连续剧《啼笑姻缘》

2006年上映了30集电视连续剧《夜深沉》。

2008年上映了42集电视连续剧《纸醉金迷》。

 

茅盾说:“在近三十年来,运用 ‘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中、长篇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界的 地位。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诸多称谓的张恨水是不是“引雅入俗”第一人?对张恨水该做何评价?

孔庆东:《啼笑因缘》的爱情三模式,二十世纪我国产生了很多名家名作,但是最轰动的一部作品,它不是鲁迅的《阿Q正传》不是茅盾的《子夜》,不是曹禺的《雷雨》,不是郭沫若的《女神蔡文姬》,而是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为什么这部小说有这么大的轰动?

在《啼笑因缘》里,张恨水缔造了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是与这一男三女所担负的文化含量有关的。

张中良:张恨水小说的社会风俗画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的播出,再度掀起了人们关注张恨水小说的热潮,之后的《啼笑因缘》、《红粉世家》更使很多读者对张恨水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张恨水用犀利的笔锋画就了20世纪上半叶在门第、权力与金钱交织下的社会生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这个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态。有达官贵人的腐败、奢华,有穷苦大众的窘迫和情趣。

袁进:与“三”结缘的张恨水 、“三多”作家张恨水:首先,张恨水作品的数量多,他一生写了近三千万字;其次,他的作品发行多,就《啼笑因缘》这一部作品就至少印了26版;第三,张恨水的小说同时创作的数量多。张恨水在鼎盛时期,他要同时创作六、七部小说。事实上,张恨水的小说不仅能够打动普通老百姓,而且能够感动高层次的读者,做到真正地雅俗共赏。

徐德明:《金粉世家》与家族小说《金粉世家》里的金府是一个繁大家族,虽然没有《红楼梦》里贾府的三代同堂,但也不逊于它。家中的重要成员金铨是国务总理,这个身份足以支撑这个大家族繁衍发展。而与《红楼梦》里贾府不同的是,这个家族里没有《红楼梦》里的封建意识,多得更是一些先进的思想。这也是身处新旧之间的张恨水他笔下营造的家族小说。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