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林徽因:建筑家的眼睛与诗人的心灵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2-13 21:15
  • 字数:1999
  • 人气:1064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提到美貌与才学并重的中国女性,林徽因绝对当之无愧。在五十一年的人生旅途中,林徽因在文学、建筑、美术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林徽因集》集结出版,相当数量的林徽因文稿、书信、照片首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大家还原一代才女的本真世界。

  林徽因(早年写作徽音)一九○四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童年时全家迁居北京。一九二○年,林徽因随父亲去英国,一年后回国。在英国期间,由于一位同窗英国姑娘的影响,她开始对建筑艺术发生兴趣。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林徽因结识了著名维新派政论家、学者梁启超先生的长子,当时的清华学生梁思成。不久,他们先后来到美国,就读于宾州大学,并共同决定要以建筑学为终生事业。一九二八年,这一对新婚的同行回到了祖国。

  虽然人们常常把林徽因说成是一位诗人、文学家,但实际上,从整个一生来说,文学创作并不是她的主要事业。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梁思成作为一个年轻、热情的建筑学家所进行的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开创性的科学研究活动中,林徽因始终是他最密切、最得力的合作者之一。

  林徽因在学术研究活动之外,开始发表一些文学作品,包括中、短篇小说、剧本、散文和诗。数量虽然不多,却引起了读者相当的反响。

  林徽因曾以诗闻名于当时的文学界,如果说她通过自己的小说、剧本和散文,是有意识地要对当时所观察到的社会现实有所反映的话,那么她的早期诗作,除少数几首曾表露了对民族命运所怀的忧患感和深沉的爱国心外,更多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着生活和爱的哲理。

  同他们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留学生一样,林徽因虽然在国外留学多年,却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她和梁思成在美国攻读建筑学期间,读到的是欧洲建筑史,而中国建筑,那无数古朴的寺庙、辉煌的宫殿,在西方建筑界眼中却像是不存在一样。这种情况,正是激励他们立志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观念来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基本的推动力。然而,当这项事业刚刚开始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踏遍了我国华北的大片土地,他们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断。

  此后不久,林徽因、梁思成便全家离开了已经沦陷的北平,迁到了昆明。一九四一年冬,他们又从昆明迁到四川宜宾附近一个偏远的江村。八年抗战,不断的“逃难”、越来越差的生活条件,使林徽因肺病复发。从一九四一年起,她就经常发烧卧床,从此再没享受过健康人的欢乐。这个时期,学术上的研究和创作活动在林徽因的生活中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她在疾病的折磨下,在几乎不蔽风雨的几间农舍里,常常伴着如豆的菜子油灯光,用了几年时间,帮助梁思成反复修改并最后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重要著作的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早在学生时代就已怀有的学术宿愿。

  一九四六年夏,梁思成应聘到清华大学主持建筑系的创建工作,林徽因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北平。在这个时期,她一再谢绝外国朋友的邀请,不肯到美国去长期疗养,而宁愿留在国内,同自己的同胞共命运。

  新中国成立前夕,她曾在朋友们面前激动地表示:深信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知识分子,是不会也不该选择在这样的时候离开祖国的。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的病势虽然更加沉重,但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以及极大的热忱。她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不久,又被选为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认真地参加了首都的城市规划工作,和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同志们一道,提出了很有远见的总体规划草案;她还提出了修建“城上公园”的新颖设想……

  后来,林徽因和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教师一道,接受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国徽图案的光荣任务。这以后,林徽因又参加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修建工作,并承担了为碑座设计饰纹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

  一九五五年四月,林徽因教授终因久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一岁。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白话文学发展的道路上,林徽因留下了自己明晰、轻盈的足迹;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中,她以开创者之一的身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建筑教育和美术创作中播下的种子和洒下的心血已开花结果,对死者来说,这应是具有深意的安慰。(文/梁从诫)(有删节)

  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挎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摘自《林徽因集·诗歌 散文卷》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