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剧作家刘和平:反腐败会影响经济是个谬论

  • 编辑: 明月公子
  • 发表于: 2015-03-01 13:33
  • 字数:2326
  • 人气:1436
  • 评论:2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反腐败半点都不能退,一退就会溃堤千里”“反腐败只会促进我们各行各业健康发展”……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聆听大家”系列访谈第六期,著名剧作家刘和平在接受访谈时做出上述表示。

  “聆听大家”系列访谈,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中外大家谈人生、谈历史、谈文化、谈反腐。刘和平,著名剧作家、历史学者,代表作品有《北平无战事》《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甲申祭》等。

  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作用时,刘和平表示,在今天这个历史转型期,反腐败半点都不能退,一退就会溃堤千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他认为,反腐败是中华民族经济发展民族富强的护航舰队。反腐败这支护航舰队永远要护航到底,要不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无法实现。

  有人认为,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对此,刘和平表示“这是个谬论”。他说,现在很多人把那种畸形的不公正不公平不规律的经济发展拿出来说事,但它是个不合理的经济存在。那种经济就是一种病态经济。“反腐败只会促进我们各行各业健康发展。”

  刘和平说,反腐败,一方面严惩、零容忍,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教育。“要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找出一种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以及一些真正我们一看到,就能够改变自己内心和做人做事方法的东西。”

    刘和平:我从国家二级编剧升为一级编剧时必须写一篇论文,当时抽中的题目叫《论主旋律》。记得我开篇就写,什么是主旋律。第一句话,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任何历史阶段,只要你是在实现人类的自我完善,这就是主旋律。经济落后我们发展经济,这是主旋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严重的贫富不均、社会不公、腐败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主旋律。经济好像在发展,但发展成更多的财富集中在更少的人手里,贪腐横行的时候,这种经济立刻就会崩溃。这是铁律。现在很多人把那种畸形的不公正不公平不规律的经济发展拿出来说事,发展到后来,你那个“会所”经济是刺激了部分经济发展,但它是个不合理的经济存在。能进“会所”的,都是在挥霍、奢侈消费的人群。那种经济就是一种病态经济。

  再比方说,现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是利字当头,这是有大问题的。比如体育行业,像中国足球,最早大家寄予厚望,但也有了腐败现象。上到管足球的各级衙门和协会,下到足球队员和教练,甚至到裁判吹哨子都腐败。三年前狠狠地抓了一下,这次亚洲杯小组第一。反腐败只会促进我们各行各业健康发展。经济领域也是这个道理。你健康发展,怎么会影响你?只是触及了个别既得利益,你就拿着这个说话。老百姓从来不会说反腐败影响了经济发展。

  不要老是拿着经济说话。你这个经济都在这艘大航船上,有人混到这个船上来捣乱了,护航舰队上来抓人,你们反而不同意?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丝毫不能够撤离这个舰队。

    一个很值得我们来提倡的,就是湖南衡阳的彭玉麟。辜鸿铭曾经就说过,他在中国历史上最崇拜佩服的人是彭玉麟,给他的评价就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奇男子”。彭玉麟是湘军里的水师统领。后来清朝廷特别想重用他,首先就希望他当安徽巡抚、湖北巡抚,他不当。清朝廷就想,是不是他嫌这官小,要大一点。就试探性地希望他当湖广总督,不当。是不是他不愿意当地方官,封他当兵部尚书,不当。朝廷就觉得奇怪,你什么意思,是不是对我们不满。彭玉麟写了一封奏折,里面那段话特别感人。他说:“臣自兴兵以来,未曾一日离船居岸上,未曾一日离军省亲,未曾置片瓦寸地。臣以寒士出,仍以寒士归。”我本来就是个贫寒的知识分子,我是这样投军的,今天依然以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回乡去躬耕。当时朝廷为之动容,天下为之动容。但最后觉得他在军中在天下威望这么高,能力这么强,不能不用。最后朝廷破例给了彭玉麟一个“三有三不”。有官无衙,还是给他兵部尚书衔,但是不给衙门让你坐;有职无差,给你职务不让你担差事;有权无责,你可以行使这个官职的权力,不让你担责任。要他干什么?要他巡视长江水师,包括所到之地,各级官府有不法情事,彭玉麟都可以直接参奏或处置。给了他王命旗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中央巡视组。

  彭玉麟再出来,不用朝廷一分钱,也不用一个随从,带着自己的侄子,青衣小帽,微服出巡,就一路走。大家都不知道他怎么走,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有名的故事有几个,其中杀李鸿章的侄子是一个。李鸿章那个时候当两江总督,是天下第一权臣。彭玉麟微服出巡,收集了他侄子贪腐的大量证据。这天突然一个帖子丢到两江总督那里,要见李鸿章。李鸿章一听就心中忐忑,觉得来者不善,立刻打开中门迎接。进来之后,彭玉麟就把搜集的他侄子所有罪证往那儿一摆,说你看一看。史料记载,李鸿章就边看边出汗,以至于“衣襟皆湿”。完事后就跟他商量,怎么处理。彭玉麟就跟他说,犯了这些条,没有别的,就是极刑,就是要处死。李鸿章特别为难,因为老母亲就在后堂,最喜欢这个孙子,“老母在堂,我何以自处”。彭玉麟后来就想了一下说,我可以法外施刑,让他自尽。李鸿章跑到后堂请示母亲,母亲拼命地说,你当这么大官,救自己一个子辈还救不了,大不了抓他去坐牢,判个流放之类也行,救他一条命。他又跑出来跟彭玉麟说,彭玉麟坚决不答应。李鸿章又去跟母亲说。一来一往,最后李鸿章大局为重,同意了,就守在那儿。他的侄子一条白绫那就处理了。处理以后,彭玉麟非常好,给李鸿章说你自己写一个奏折给朝廷,交代这个事情……

  其实这样的例子彭玉麟还很多。我就想这个人可以作为我们纪检干部学习的榜样。因为中国郡县制两千多年,对御史的要求高于别人。高度的中央集权以后,所有官员都是中央选拔任命委派到各地去。问题是谁管他们?更多的时候就是靠御史。御史有监督纠察弹劾之权。所以我觉得要在我们的御史里面选几个榜样,彭玉麟就是一个榜样,特别了不起。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